甘肃民勤第一中学2020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687480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民勤第一中学2020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甘肃民勤第一中学2020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甘肃民勤第一中学2020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民勤第一中学2020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民勤第一中学2020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齐人”“鲁人”这种表述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依据标准是()A功绩B品德C血缘关系D才能3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象征着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也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叛乱。试想一下,兵马俑应该面朝()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4秦朝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后所征服的地方,像“河南地”、五岭等地,当时称为“化外之地”,因人心不稳

2、,由中央直接控制。由此,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度D承相制度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分工的原则,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的运作,以管理庞大的帝国。其中履行监察职责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刺史6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中央集权B巩固国家统一C强化贵族特权D加强君主专制7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 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3、”C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很踏实。”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反映的是()A血缘世袭制度B社会推荐制度C门第恩荫制度D考试选拔制度9下面文字内容节选自一则民间收藏的清代圣旨。若其为真,则该圣旨的撰拟机构应是() A中书省 B内阁C军机处D吏部10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明代内阁出现 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ABCD11伯里克利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4、雅典人进行决策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五百人会议B公民大会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12十二铜表法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其原因是()A在平民的要求和斗争下颁布B法典赋予平民一定利益C贵族不能再随意解释习惯法D法典给予家长绝对权力13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首相是内阁政府首脑 掌握司法权ABCD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些规定()A解决了大州与小州的分歧B违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C调和了南方和北方的矛盾D奠定了长期稳定的基础15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

5、“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个国家应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16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为纪念这次伟大的革命,法国人把每年的7月14日定为国庆节,那么它应该属于()A农事节日B祭祀节日C纪念节日D贺岁节日171896年,德国首相俾斯麦说:“反对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最高层”是指()A皇帝B首相C联邦议会D帝国国会18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下列对该书的解读,正确的有() 出版于1848年2月 由马克思单独起草 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革命作用 提出“全世

6、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口号ABCD19下列是某同学在网上搜到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关键词“四月提纲”、“攻打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这个历史事件应该是()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B巴黎公社革命C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D俄国十月革命20“战争本身到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戳破天朝的威严门面。”这里的“战争”指()A第一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21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C列强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2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政体采用

7、美国式的总统制,但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却将总统制改为法国式的内阁制。这一修改()A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B避免了政权的频繁更替和政局动荡C体现了孙中山政治理念的改变 D反映了革命派有“因人设法”的嫌疑23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的重要历史意义是()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C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胜利D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24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 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起自()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51945年重庆谈

8、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的,其目的主要都是为了()A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B在两党政治斗争中争取民心C共同商讨国内和平D以和谈换取部署内战的时间2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27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然而民主政治却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是()A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B南京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临时政府不够完善D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缺乏民主精神28有关下列人物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由选举产生B都可以解散议会C都对议会负责D任期都

9、是四年一届,连任不超过两届29“导致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是政治上觉醒的工商阶层和1919年已达二、三百万之众的劳动大军的迅速崛起。”“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标志是()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30抗日战争与中日甲午战争比较,中国方面的最大变化是()A抗日的领导者已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D国家综合国力已经大大增加二、材料阅读31(16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8年)几乎在这个宣言发表的同时,欧洲好几个国家都爆发了革命。 材

10、料二 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是毛泽东(18931976)。他虽然也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却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他认为,中国革命的载体不是数量较少的工人,而是农村的广大贫苦农民。 以上二则材料皆选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实际上,俄国社会主义者即通常所说的布尔什维克,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地夺取政权,建立起有史以来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府。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宣言”及其发表的重要意义。(8分) (2)毛泽东所选择的“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他的依据。(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俄国布尔什维

11、克成功夺取政权的原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2分)32(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年代 阵亡人数 1937 125 130 1938 249 213 1939 169 562 1940 339 530 1941 144 951 摘自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族独立

12、、人民解放创造了历史契机。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还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李长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8分)高一历史(文)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及解析1-5ACACC 6-10ACDCC 11-15BCACC 16-20CACDA 21-25CDBAD 26-30CAADB31(1)“宣言”:共产党宣言;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