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三历史质量检测.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68465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高三历史质量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高三历史质量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高三历史质量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高三历史质量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高三历史质量检测.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4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 分值:3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清华简系年记载,周幽王娶西申女子为妻后生平王,幽王因宠爱褒姒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平王逃到西申受到申人保护,周幽王起兵西申战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这说明A. 西周末年中央集权逐步弱化B. 母族干政是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C. 异姓诸侯始终是西周不稳定因素D. 宗法血缘仍是政治斗争焦点【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周幽王废嫡立庶后,幽王兴师诛杀平王,战败,导致西周灭亡。嫡长子继承制是西

2、周宗法制的核心,周幽王的做法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说明宗法血缘仍是政治斗争焦点,故D正确;西周时期,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C项,材料未体现母系干政的有关信息,犬戎不属于异性诸侯,排除。2.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 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B. 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C. 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D. 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答案】A【解析】唐设安西都护府统治高昌后土地买卖文书减少,说明土地自由买卖被唐政府限制,反映当时唐朝重

3、视保护自耕农经济,抑制土地买卖,故A正确;材料内容无法体现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故B错误;土地买卖文书减少并不能说明经济发展,故C错误;高昌地区土地买卖文书减少,也无法得出“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的结论,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保护自耕农经济,抑制土地买卖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3.城市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由上而下形成的;市镇则主要由于经济的原因,即乡村与商品经济联系的扩大,由下而上形成的。明朝前期,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市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市镇,但市镇的分布不

4、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这说明明朝前期A. 市镇分布受制于政府与市场B. 地域性商帮具有明显的排他性C. 农业对市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D. 重农抑商使市镇经济陷入停滞【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市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市镇”来看,农业的发展对市镇的兴起有促进作用,“市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来看,农业现状对市镇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现的是农业对市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故答案为C;A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市镇与商帮的兴起无关,排除;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下,明清时期市镇大量兴起,D项排除。4.1844年,徐继畲在

5、厦门认识了美国传教士雅稗理,徐氏从雅稗理那里了解到,些世界历史和地理情况,并见到了“绘刻极细”的外国地图。热衷于宣传上帝的雅稗理很失望,认为徐氏“对于获悉人间各国的状况要比听天国的真理急切得多。”据此可知A. 儒家思想对文化侵略有天然抵制作用B. 经世致用思想正在由传统向近代转型C. 先进国人认识到西方政治的优越性D.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对于获悉人间各国的状况要比听天国的真理急切得多”可知,徐继畲更想了解的是有利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西方社会知识而不是基督教的信仰问题,故B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儒家思想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中了解到的是“世界历史

6、和地理情况”,未提到西方政治制度,排除;D项,材料仅反映了有识之士徐继畲的思想变化,不能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情况,排除。5.1872年,李鸿章支出一些官款作为启动资金,谕令候补知府朱其昂招集商股,购置轮船,设立轮船招商局。可是,入股者不多,资金缺乏,李鸿章只得向招商局注入大量官款,实行官督商办。李鸿章将这种体制概括为“商为承办,官为维持。”这一体制A. 增强了与外轮公司竞争力量B. 明晰了民用工业的产权归属C. 保障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D. 使洋务企业垄断中国航运业【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谕令候补知府朱其昂招集商股”,李鸿章只得向招商局注入大量官款,实行官督商办,可以看出轮船招商局由

7、招募私人股改为官督商办,有了政府的资金支持,这样就可以提高其竞争力,故A正确。B项,官督商办的产权仍然归属于官府,排除;C项,官督商办不是为了保障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排除;D项,“垄断”不符合史实,排除。6.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总结发言中,毛泽东指出:“新中国与苏联应该站在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进行声明。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我们也不急于去解决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这反映了当时A. 中共需要苏联经济援助B. 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C. 冷战爆发影响中共决策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新中国与苏联应该站

8、在条战线上,是盟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可知C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中共需要苏联经济援助,排除;七届二中全会时间为1949年3月,“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是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以后提出的,BD排除;7.1984年,伴随着香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热播,内地掀起了第一轮“金庸热”。金庸小说一夜之间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仅仅一年时间,全国约有14家出版社,出版了将近20种金庸小说单行本。这最能说明A. 文学发展受制于电视艺术的普及B. 电视和文学相伴而生C. 文学和电视艺术都是现实的反映D. 电视艺术影响文学的走向【答案】

9、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电视剧热播,促进了金庸小说的出版发行,故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电视艺术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故A排除;文学出现时间早于电视,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文学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故C排除。8.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土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 两者的主张都是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B. 两者都认为法律就只是用来惩罚人民的C. 两者的主张

10、都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反应D. 两者都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不仅用于管理人民,还用于限制执政者,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说明两者的主张都是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故A项正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C项正确;根据“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可知D项正确。故ACD项不符合题意。9.16和17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不少殖民垄断公司,有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土耳其公司等等,这些公

11、司在19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卞义国家纷纷出现。这两类垄断性质的组织A. 两者都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B. 两者都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C. 两者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 两者都只给亚非拉国家带来了灾难和痛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早期殖民垄断公司推动了英国殖民扩张,打破了各大洲相互隔绝状态,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垄断组织促进了欧美对外资本输出,从而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故C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与殖民垄断公司建立时间不符,故A排除;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只符合英国东

12、印度公司,故B排除;两者在带来灾难的同时,还传播了先进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等,故D说法错误,排除。10.据统计,英国圈地运动高峰时期,在富裕的公共牧场,未圈地区每1000英亩土地需要470个劳力被圈地区则需要1500个劳力;未圈地区公地和荒地每1000英亩需要190个劳力,被圈地区则需要1800个劳力。这反映出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村迅速扩展B. 圈地运动破坏农业生产力C. 圈地运动造成了工业劳动力的短缺D. 农村人口呈持续增长态势【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圈地区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可知劳动力成为商品,原有的生产方式转变,故A正确。圈地运动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B项说法错误,

13、排除;圈地运动使更多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故C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农村人口呈持续增长态势,排除D。11.学者罗荣渠说,美国人在其开拓阶段一直秉持“走向文明必须改变周围蛮荒的环境”的思想,所以在工业化开始的政策制定上就埋下了资源粗放式开发的种了。据此可知美国A. 近代化一定程度受限于自然环境B. 工业革命的开展孕育粗放式经营C. 工业化进程伴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D. 政府发展经济以利益为主导【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走向文明必须改变周围蛮荒的环境”、“埋下了资源粗放式开发的种了”可知,美国在工业化的开端是建立在对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掠夺与破坏之上的,故C正确。近代

14、化一定程度受限于自然环境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主要强调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伴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BD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12.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根据冷战结束后对未来国际关系的描绘与预测画出下边示意图。据此可知,他意在说明A.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形成B. 世界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动态发展中C. 美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D. 世界多极与多文明关系取代两极对抗【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及示意图可知,图中主要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世界由两极变成为多种文明和多种力量的矛盾与冲突,有较轻和较重之分的现实,故选D项。由材料、示意图和

15、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世界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从当前来看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多极化只是趋势还没有完全形成,故A、C两项错误;世界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动态发展中不符合图片主旨信息,故B项排除。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代地方政府官吏责任集中,凡戍卫城池、稽查公共场所、缉捕盗匪、武器管制、邪教结盟治理、流民管理、禁赌禁烟、发展农业、征收赋税等皆其职责。乾隆时,随着人口流动加大城市强化保甲制度,将本地民户与以客商为主的短期流动人口编入保甲。此外,驻军、地方民团以及地方绅士也会参与城市治安管理。清乾嘉后,城市治安每况愈下,治安问题层出不穷。清代城市治安管理还是取得了一定成就,巩国了清王朝统治基础。杨发源(清代地方城市治安管理研究材料二 18世纪后期起,英国社会治安问题日益显现,呈快速增长趋势,并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治安问题的发生与城市人口暴涨有关。城市经济水平一时无力容纳大量人口,导致严重的流民问题。而传统的非专职性和全民义务性的治安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