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高一历史期中人民.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68391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成都高一历史期中人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川成都高一历史期中人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川成都高一历史期中人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成都高一历史期中人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成都高一历史期中人民.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下期2015级半期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位于成都平原的一座两千年前的大型水利工程经受住了考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井渠 C都江堰 D灵渠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说“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工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用途是(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

2、.冶铁4、曲辕犁用于农业生产,课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这一农具发明的时间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5、唐太宗贞观四年曾讲:“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谷不登,恐由朕不躬亲所致也,故就别院种三数苗禾,时自锄其稊莠。”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民本思想 B.中国古代的粮食问题C.古代农业歉收是因为统治者不亲自耕作 D.中国古代统治者的重农思想6、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禁止中国人与外国人通商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其主要根源C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殖民入侵势力 D是导致中国后来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7、18951912年我国民族资本

3、主义发展出现上升的原因主要是( ) A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放松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C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 D民众自发的抵制日货的运动8、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中国政府的鼓励措施9、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至今,不过十年,此时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4、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10、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关于宋朝“创新”表现的是( )发明了灌钢法 打破了“坊”、“市”界限 开创了科举取士 制瓷技术大放光彩,出现了五大名窑A. B. C. D.1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产生于( )A.南京 B.四川 C.山东 D.山东12、唐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的是( )A.邢州白瓷 B.定州秘色彩 C.越州青瓷 D.越州白瓷13、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

5、A.“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为机业”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D.“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14、在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A.外商企业 B.洋务派兴办的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15、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于( ) A19世纪40、50年代 B19世纪60、70年代 C甲午战争后 D一战期间16、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香港的政策自由 C.本国封建势力压迫 D.香港工业技术水平高17、20世纪

6、30、40年代,中国沿海企业大量内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军阀割据混战 B.国民党发动内战 C.国家的发展战略 D.日本全面侵华18、在一座古墓葬中发现丝织品、唐三彩、景德镇白瓷,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9、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为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政策 D.奖励农耕的政策20、下列企业中最能体现洋务运动初衷的是( ) A.开平煤矿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发昌机器厂21、某同学开展以社

7、会主义改造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这位同学最应该选取右图中的哪一幅?( )22、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60年218%261%521%1965年373%323%304%A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3、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业987%的户、988%的职工、995%的产值和私营商业822%的户、851%的从业人员、933%的资本额实现了公私合营,这说明中国基本完成了(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

8、造C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4、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是指下列哪一地区( )A广东、福建沿海 B海南省 C上海浦东 D广西北部湾25、有人把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初步探索、制度创新和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其中19932003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这里的“创新”具体是指( )A按劳分配制度的创新 B管理模式的创新C所有制方面的创新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2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中获得了( )A土地所有权 B进厂打工权C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D兴办乡镇企

9、业权利27、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营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 28、“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教师阅卷时不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A农业合作社广泛建立 B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C人民代表大会圆满召开 D“一五”计划进展顺利29、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偏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

10、启动 30、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因是( )A农业合作社的兴办 B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长江三角洲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C.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B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技术开发区32、1992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此后,党中央采取的重大决策是( )A强化社会主义计

11、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创建经济特区 D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3、2009年11月,安徽小岗村村主任沈浩去世,胡锦涛总书记致慰问电。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率先( )A撤销生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B.实行土地私有制C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34、衣冠作为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衣服上绣以飞“禽”走“兽”的区别,文官从一品至五品依次为鹤、锦鹤、孔雀、雁、白鹇等,武官从一品至五品依次为麒麟、狮、豹、虎、熊等。上述服饰的作用是( )A御寒保暖 B标识身份 C装饰美化 D个性展示35、新华网公布“西方镜头下的1850年中国”29幅图,再现了中国当时的社会场景。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贵族乘火车出行 C.军队在训练拉弓射箭 B传统纺织缝纫场景 D. 官员按等级就座36、一下哪个不是近代以来产生的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东西( )A中山装 B旗袍 C西装 D石库门37、1902年,上海的一个黄包车夫在看到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时有感而发,“完了!这东西要是多起来,我就得失业咯,到时候一家人的生计就没着落了。”该新式交通工具是( )A、轮船 B、火车 C、汽车 D、飞机38、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变化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A废止缠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