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868304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西省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西省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西省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西省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1个,每个2分,62分)1.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本杰明弗德曼在经济增长道德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由此可见 ( )A.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B.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C.文化的包容性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D.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状况2.纪录片本草中国由强大的幕后团队筹备拍摄近两年时间,足迹遍布了全国30多个省市,完成了对“人与本草情缘”的

2、一次真实探寻。本草中国以“中国非物质遗产中药炮制技术及中药传统制剂方法传承人”为灵魂展开,引导观众走进神秘神奇的中药世界。在探寻地道药材、还原炮制技艺、点拨医药原理的过程中,完成对中医药文化的启蒙和普及。这主要说明 ( )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纪录片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 B. C. D. 3.“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诗词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精神活动与物质

3、载体紧密相连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 B. C. D.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A B C D5.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

4、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A. B. C. D.6.目前,我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是缔约国中最多的国家,但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传统技艺仍在不断消失,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为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 )发挥文化教育传递功能,提高活态载体的传承素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开发,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缓解现代生

5、活方式冲击,有效维护非遗项目传承的生态环境加强大众传媒宣传,提升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A. B. C. D. 7.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是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B.C.D.8.“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在中国历史上,伴随着每一次朝代

6、更替,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A. 乱世出英雄,社会变革是文化发展的原动力B. 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D. 社会制度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9.中国医药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体质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照搬中医药典籍已不能完全解决现代问题。在“健康中国2030” 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吸收传统中医药典籍中的有益成分,不断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这体现了(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外来文化是中华文

7、化创新的根基 传统文化要不断注入时代精神A. B. C. D.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进一步佐证了()立足传统文化能够保证文化永葆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 11.同样是写梅,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毛主席的梅是战士之梅。做寒士时,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品质:做战士时,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

8、枝俏”的傲骨。两者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品格,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把“梅”作为精神追求的目标,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相得益彰“梅”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成为中华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形式传统的梅花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成为中华民族气节之象征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A. B. C. D.12.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期待起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作用。这表明()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端午插艾的习俗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端午插艾的习俗是我国优秀传

9、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A B C D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滋养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营养和强大动力。这告诉我们(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民族精神是民族传统文化在实践基础上的结晶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作用A. B. C. D.14.据典,如“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等 。下列说法和上述精神内涵相吻合的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愚公移山

10、、精卫填海 吴越同舟、众心成城A. B. C D15.游客李某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照片在微信上晒出后,李某的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国家旅游局也将李某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这表明我国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公民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非常重要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社会共识国家需要对商业性的大众传媒进行规范A. B.C. D.16. 苏东坡不仅是一个文人,也是一种象征。随着历史纪录片苏东坡热映,某校开展了系列活动:诵诗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临书法苏东坡作为写意书法的代表,其书法大胆创新,专门注重意趣,打破了前人法度。品美食东坡肉、糖醋东坡墨鱼、东坡豆腐、东坡饼家喻户晓。

11、上述活动有助于同学们体味诗文里超然物外、乐观豁达的中华民族精神领略书法张弛变化中的文化内涵和辩证思维感悟饮食文化的创新源于对食物的历史内涵的提升获得知识的增益、文化的熏陶、人格的滋养A. B. C. D. 17. 某村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核雕技艺,建起雕刻艺术文化区,逐步将该村核雕艺术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目前,该村有超过300户从事核雕产业,每年收入超过3600万元,并带动周边村的2000多人就业。某班同学在调研该村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开展“以文化元素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主题研讨,下列最适合作为同学发言要点的有( )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旨在实现其经济价值 文化体制改革助推非遗项目产业化依托传统技艺

12、传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 发展文化产业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A. B. C. D. 18. 和诗以歌,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将传统经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带领观众在咏唱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即便往事越千年,情感依然相通,哲理依然鲜活,意境依然隽永。该节目的热播反映出( )和诗以歌,咏唱经典,是传承经典诗词的最佳形式咏唱经典可以唤醒民族文化基因,契合人们的精神需求为经典注入时代内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经典诗词可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A. B. C. D. 19. 回顾商务印书馆的120年,她彰显了民族命运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的历史,体现了出版企业践行时代使命的独特方式。在启蒙与救

13、亡、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开放的历史浪潮中,她始终坚持民族利益至上,秉承“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的神圣使命,传播马列,译介新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整理国故,传承经典。商务印书馆的百年历史启示文化企业应( )坚持文化担当与经济效益双效合一的企业责任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媒体融合,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一体化发展有机融贯红色基因、民族传统、外来文化养料和时代生活底色A. B. C. D. 20. 文字学家讲解“正”“直”(下图)两个字的甲骨文起源。“正”的下半部是“止”,指人的脚。“正”的上半部代表目标。如果脚冲着目标走,走的就是正路。“直”的下半部是“目”,上半部是直线,表示人的目光是直的。“正”“直”二字合起来,就是目不斜视,奔向目标!这启示同学们( )A. 德是做人之本,要端正目标,践履笃行B. 关注社会,就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迷失方向C. 人生之旅,应勇往直前,不该踏上曲折的路D. 夯实学识根基,在未来引领社会正气21. 2020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把思想政治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