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因果型选择题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67016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解答因果型选择题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解答因果型选择题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解答因果型选择题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解答因果型选择题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解答因果型选择题http:/www.DearEDU.com甘肃/石岩 在高考历史试题中,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对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比较、评价事物的能力,具有测试除文字表述以外所有历史学科能力要求的功能。由于选择题的知识覆盖面广,因而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必须准确、全面、系统,即掌握历史事实、概念、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这是解题必备的能力。 解答选择题,尤其是因果关系的选择题,首先要审准题。 “审准题目要求”就是对题干中明确规定或隐含着的限制条件以及题干的设计形式弄个清清楚楚,准确无误。其次,要区别若干相关概念的内涵。这是解答因果关系选择题的关键,也是本

2、文谈论的重点。 那么,要区别哪些相关概念呢?主要是原因中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等。对于这些相关概念的内涵如果能清楚认识、准确理解、区别对待,解答上述类型的选择题便能得心应手。 一般来说,历史事件、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多种,那么,如何区别这些原因呢?一是把握其内涵,二是做题训练,加深理解。 原因有一因或多因之分,客观原因:也叫外因,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客观因素(一般指历史条件)。它是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因素。主观原因:也叫内因,是人的因素(人们促成事物发生变化的主观努力)。它一般指与某件事(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例1.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侵略势力未能完全瓜分,其主观原因是 A.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B. 清政府竭力交涉 C. 列强之间相互倾轧 D. 帝国主义力不从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未被帝国主义灭亡原因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干中谁是施动者,是帝国主义还是中国。很显然本题是从帝国主义的角度来考查,那么选项A,B就是不受其主观意识影响的因素,应排除。选项C、D中,C项反映出当时帝国主义在争夺中国问题上的矛盾,D项表述错误,因为帝国主义当时处于上升时期。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例2.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A. 辛亥革命后受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

4、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侵略 D. 当时国民政府的大力扶植 解析:解答本题一要抓住关键词语“客观”,二要注意选项的叙述有无不符合史实之处。选项A、B、D都是从中国方面叙述的,受其主观意识的影响,不是客观因素,并且国民政府也没有大力扶植,故D项表述错误,新文化运动仅是思想文化潮流,即使推动也是客观性的,选项A属于主观努力的推动,是主观原因。只有C项是从外因叙述的,显然是客观原因。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主要原因:指在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即决定历史事件发生的因素。常与主观因素关系密切,一般都是史实性的。根本原因:指本质的原因,是事物的本源,是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因素。这

5、种因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映了客观历史规律的要求,多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阶级本性、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因素,反映的是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直接原因:是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近期表面因素。它在与历史事件的发生所构成的因果关系中是直接的,没有中介因素,一般指导火线或借口。 例3.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B.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 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区分现象和本质。选项A、C是表面的肤浅的因素,虽然叙述正确,但不是根本性的、必然性的因素。选项D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史实性的现象,因此是主要原因。选项B是从农民起义不可能获得成功的理论高度叙述,是必然性的因素,故D项是根本原因。用心 爱心 专心 119号编辑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