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67008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学科试卷一、选择题(共60分)2019.71.春秋时期,有些人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还有个力士叫牛子耕。这说明A. 当时盛行图腾崇拜而以牛来命名B.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C. 春秋时期已有牛耕D. 巧合而已,无任何实际含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耕作技术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利用材料佐证历史观点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的“耕”“牛”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可以佐证春秋时期出现牛耕。而无法佐证当时的牛耕是否使用铁犁。故选C。A和材料无关,排除;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不符

2、合所学,排除。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犁牛耕2.有人到新疆考察农业,在吐鲁番看到了一种古老的灌溉设施:从山地水源开凿的暗渠,延伸二三十公里,每隔一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灌溉。这种源于古代关中地区的灌溉设施是A. 耦犁B. 都江堰C. 郑国渠D. 井渠【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所述的新疆地区的灌溉设施是井渠,有利于保存水源,减少蒸发,适合新疆地区,故D正确;耦犁是耕作工具,不是灌溉设施,排除A;BC项都与新疆地区无关,排除。3.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是在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3、汉代D. 唐代【答案】C【解析】【详解】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竖炉冶铁由起初的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然后又发展到畜力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C正确;A和B没有出现材料中现象;D时间晚于汉代,排除。4.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A. 青瓷、粉彩瓷器B. 粉彩瓷器、白瓷C. 青瓷、白瓷D. 白瓷、青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

4、古代中国陶瓷业成就,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可以看出越窑生产青瓷;从材料大邑“君家白碗胜霜雪”可以看出大邑生产白瓷。综上可知,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粉彩瓷器与题干“君家白碗胜霜雪”不符,排除A;粉彩瓷器是在清朝康熙晚期才出现了,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排除B;D项表述顺序颠倒,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的进步 【名师点睛】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1)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两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呈现不断萎缩状态;私营手工业不断

5、发展壮大,到明朝中后期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2)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地域分布广泛,生产规模巨大,分工细密,产品种类多,生产技术先进。(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欧非地区,广受赞誉。(4)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5.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 黄遵宪旨在批判清朝的“海禁”政策B. 清实行“海禁”政策有民族自卫的说法C. “海禁”政策维护了出海者的利益D. “海禁”政策使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国初海禁严 “此事实大错”,说明黄

6、遵宪批判清朝 “海禁”政策的弊端,C表述不对,“海禁”政策破坏了沿海人民的生计,因此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6.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市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A. “夜市”的繁盛B. 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C.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D. 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宋代市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正确;唐朝也已经有了夜市,排除A项;B项在宋朝之前已经有,排除B;D项不符合宋朝的史实,宋朝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故排除D。7.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

7、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这反映汉初实行A. 海禁政策B. 抑商政策C. 奖励农耕的政策D. 禁奢侈【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可以看出汉初统治者实行抑商政策来限制商人,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应排除故选B。8.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

8、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B.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C.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D. 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在表面上却附于日本”,以及题干设问“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故本题答案选B项。AC两项不符合题干设问,排除;D项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成立B. 三大改造的完成C. 新宪法的通过D. 土地改革的

9、完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B正确;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本是属于基本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10.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 中共八大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 中共十四大【答案】B【解析】据材料“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

10、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共八大的会议内容,故B项正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1949年召开,故A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1978年,故C项错误。中共十四大在1992年,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共八大11.下图反映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土高炉炼钢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 领导人的果断决策【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高炉炼钢属于大跃进运动的表现,这是

11、“左”倾错误的产物,故C选项正确;经济建设缺乏经验,不一定导致“左”倾错误,故A选项错误;自然灾害不是大炼钢铁的原因,故B选项错误;当时领导人的决策属于“左”倾错误,故D选项排除。故选C。点睛:本题要求迅速能够准确再现“大炼钢铁”运动相关知识,明确“大炼钢铁”运动属于脱离实际、盲目冒进的“左”倾错误,据此才能正确判断。1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A. 中共八大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 中共十五大【答案】B【解析】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12、,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A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正确;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具体化,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排除C;1997年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提出新的论断,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排除D。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 农村B. 沿海地区C. 城市D. 国营企业【答案】A【解析】【详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13、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农村地区展开,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A正确,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1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出自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的这段顺口溜反映的是A. 农业合作化运动B. 人民公社化运动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企业股份制改造【答案】C【解析】从材料内容判断,材料内容显示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5.“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A. 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B. 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C. 实行全面公私合营D. 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答案】A【解

14、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仅仅是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尚未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是三大改造而非企业改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实行全面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而非企业改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20世纪80年代中期尚未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名师点睛】纵观当今历史试题的命题动向不难发现,高考题虽然仍旧依托教材知识点,但所要表达的内容未必与教材一致

15、,这就要求学生在分析题干时切忌想当然,而是要研读题干、材料,用题干检验选项,用选项检验知识点,做到首尾兼顾,一定要做到一切从题干出发才可以。16.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下表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A. 长袍马褂B. 西装C. 中山装D. 列宁装【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五权分立和五族共和”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是中山装,中山装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故C项正确;A项是清代传统的服饰,与材料中“五权分立和五族共和”不符,排除A项;B项是西式的服装,与“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不符,排除B项;列宁装是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后传入新中国而流行的,排除D项。17.某班学生在历史课上表演反映清末明初礼仪风俗的课本剧,下列表演的内容不属于新式礼仪的是A. 握手B. 跪拜C. 鞠躬D. 拥抱【答案】B【解析】【详解】跪拜礼是中国古代的礼仪,不属于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