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1).pdf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66969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6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1).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试卷第 1 页 共 4 页 2018 2019 学年度下学期 抚顺六校协作体 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试卷满分 100 分 本试卷分第 I 卷 选择题 和第 II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第第 I I 卷 选择题共卷 选择题共 4848 分 分 本卷共 24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礼记 记载 妇人 从人者也 幼从父兄 嫁从夫 夫死从子 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因 为宗法制 A 家庭本位B 男尊女卑C 父系血系D 家国同构 2 公元前 720 年 平王去世 桓王继位 周郑交恶 桓王联合陈 蔡 卫国讨伐郑国 郑国

2、将 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 但郑庄公并未乘胜追击 仍遣使慰劳桓王 这表明当时 A 兼并战争局面已经形成B 分封制得到有效维护 C 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D 诸侯割据得到控制 3 春秋时 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 战国以后 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是脱离 生产劳动的读书人 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 这时诸侯公卿对士的渴求 A 冲击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威B 加剧了诸侯之间的纷争 C 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D 冲击了贵族世卿世禄制度 4 下列是对秦朝皇帝制度特征的评价 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权力不可转移B 地位不可僭越C 权威不可世俗D 决策不可独断 5 史记 秦始皇本纪 载 有一天 始皇帝外出 看

3、见丞相车骑很多 认为不是好事 宫中 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 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 这反映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 A 存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 存在皇权与百官的矛盾 C 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 存在相权膨胀的问题 6 西汉开国诸臣中 绝大多数 起自布衣 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 称之为 布衣将相 这反映西汉 A 承认秦末农民起义的结果B 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结果 C 削弱相权的必然结果D 加强皇权的必然结果 7 图 1 是两汉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示意图 对该图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 中央官僚机构形成两个系统B 中朝成为真正的决策机构 C 外朝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D 皇帝任用外戚行使权力 8 唐初 国家要

4、对突厥用兵 按照唐朝的部门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工部B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兵部 C 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 工部D 尚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 兵部 9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该诗表现出诗 人极度愉快的心情 这是因为科举制 A 提高读书人的文化素养B 把读书 考试 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C 益于社会重学风气形成D 与唐诗的繁荣密不可分 10 表 1 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 据此推断 该制度设计 图 1 高一历史试卷第 2 页 共 4 页 表 1 记述出处 太祖 太宗平一海内 惩累朝藩镇跋扈 尽收天下劲兵 兵无常帅 帅无常师

5、 内外相推 上下相制 等级相轧 是以天下晏然 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 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 兵也收了 财也收了 赏罚刑政 一 切收了 州郡逐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 虏骑所过 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A 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B 其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 C 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D 致使旧弊虽除 新弊渐生 11 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 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 内阁大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 廷秘书 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 于是皇帝在法理上 便成为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此材料说 明 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内阁制的最终结果是加强了皇权 内阁取代

6、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A B C D 12 清朝皇帝的谕旨诏令由军机处撰拟直接密封 经驿马递送给各地方督抚 称为 廷寄 直接交给中央各部院 称为 交片 各地方的奏折也直接交军机处 这从本质上说明 A 军机处无决策权B 军机处秉承皇帝旨意 C 军机处传达皇帝命令D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3 图 2 是木刻画 梭伦为雅典立法 该事件对 雅典民主政治 A 奠定基础 B 正式确立 C 发展到顶峰 D 走向衰落 14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 法源于自然 而 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 所以也赋予了所有 人 法 这反映罗马法的立法思想是 A 法律至上B 自然法思想理性精神 C 平等原则D 公平正义原则 15 1

7、840 年 英国议会对是否发动对华战争进行激烈辩论 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 最终以 271 票对 262 票通过对华战争法案 这体现英国政治体制的特征是 A 英王 统而不治 B 议会行使主权C 内阁集体负责D 集体负责原则 16 尽管我不完美 不彻底 但总算跟上潮流了 这里的 我 是指 A 英国君主立宪制B 美国民主共和制C 德国君主立宪制D 法国民主共和制 17 近代前期 清政府 争所不当正 弃所不当弃 下列最能体现清政府 弃所不当弃 的 是 A 割地赔款B 五口通商C 公使进京D 内河航运 18 图 3 是太平天国使用的一种土地证明 是太平天国为解决赋税问题而进行的一种 制度创造 该制度

8、A 体现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最高峰 B 反映太平天国向农民征收租赋 C 说明太平天国无力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D 导致太平天国的内讧 19 1895 年 4 月中旬到 5 月初 清廷各级大小官员 500 余人上折上书达 100 余件 为清朝前所 未有 他们就 割台 问题提出迁都再战 凭险据守等等对策 这表明 A 割台引发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B 反割台斗争激发了民族意识觉醒 C 马关条约 打破了 天朝上国 的美梦D 马关条约 加速了民族危机 图 2 图 3 高一历史试卷第 3 页 共 4 页 20 近代列强侵华 使得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取代传统宗藩体制 表明晚晴政权开始较为主 动地开展外交活动的是 A

9、允许外国公使驻京 B 确立近代条约体制C 解决觐见问题D 设立总理衙门 21 没有割地 不开新商埠 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其直接目的就是控制清政府 征服中国 人民 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孙中山在充分考察西方民主政治基础上颁布的 下列表述正确的 是 A 三权分立制度参照了英国B 责任内阁制效仿了美国 C 因人设法违背了法治精神D 主权在民维护了共和政体 23 表 2 是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的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表中内容与特点对应关系不正 确的是 表 2 内容特点 A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倡导男女平等 B 开设的科目有修身 国文

10、外国语 历史 地理 数学 博物 物理 化学 法制 经济 图画 手工 乐歌 体操 强调学生全面发展 C小学手工科 应加注重 注重社会实践 D凡各种教科书 务合乎共和国宗旨 清学部颁行 之教科书一律禁止 废除封建教育 倡导国民教育 24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 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 不 字 从 此以后 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 新的阶级 新的思想和主义 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 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 材料中促使 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 不 字 的历史 事件 A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B 完成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 C 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D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君

11、主专制统治 第第 IIII 卷 非选择题共卷 非选择题共 5252 分 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5 26 题为必考题 每道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27 29 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 十九大报告彰显中国 制度自信 中国制度植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 制度化建设是中国 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 材料一西周王朝建立后 历经周公 成王 康王三世的经略 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 族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 逐渐建立起一个 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的华夏国家 这是以姬姓周室宗族为主干框架而融合诸族后形成的 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 具有划

12、时代意义的变革 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决策下 分封同姓 异姓诸侯来巩固 国土 建立起一个大小相系 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 进而演变成一种以封国或 采地 统 治者宗族或家族组织为核心的族群结合体 实际上已成为带有 华夏 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 实体 摘编自杨宁一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 根据材料一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影响 8 分 材料二图 4 秦朝 各级官僚体系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与西周分封制相比 秦朝郡县制具有哪些特点 6 分 材料三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 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 明确以犬牙交错为 图 4 高一历史试卷第 4 页 共 4 页 主导 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

13、的自然地理之险 区域经济之利 一方民众之心 这 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 行省官员通常 由左丞相 平章 参知政事等六 七人组成 无论行政 财政 军事 司法诸事权 朝廷在直 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 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 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摘编自李治安 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3 根据材料三 指出元朝地方政治制度作出怎样的创新 起到怎样的作用 9 分 4 4 根据以上材料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2 分 26 26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212 分 分 材料材料近代以来 欧美政治家们在争取民主 建

14、立民主 完善民主的道路上进行了诸多创 新 既有革命的勇气 也有妥协的睿智 有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更有和平中的稳步渐进 在与 各国国情相结合的基础上 发展出各具特色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 摘自学科网 中华资源库 运用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 围绕 创新与国情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 并就 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 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7 历史 选修历史 选修 1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一 1901 年 1 月 29 日 慈禧在西安以光绪名义发布了一道变法上谕 近二十年来 每有一次衅端 必申一次告诫 卧薪尝胆 徒托空言 理财自强 几成习套 事过

15、之后 循情 面如故 用私人如故 敷衍公事如故 欺饰朝廷如故 启动清末新政 进而发展成为清末立 宪 摘引自 义和团档案史料 下册 材料二 纵观 钦定宪法大纲 可以说 正文通篇都在强调皇帝大权 日本宪法中尚 有对君权的约束条款 到了清帝国的宪法大纲中不见了踪影 按照一般的立宪惯例 民众的权 利和义务应当占据主导地位 但在钦定的宪法中 只能处于附录的位置 并且用词上未出现 国 民 或 公民 一说 而是用了 臣民 摘引自方山 从 预备立宪 到辛亥革命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慈禧太后于 1901 年提出 变法 上谕的历史背景 6 分 2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对 清末预备立宪 进行评

16、价 9 分 28 历史 选修历史 选修 3 3 20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 分 材料一 1914 年 7 月 28 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北洋政府先是 中立 后来几经周折 终于在 1917 年 8 月 14 日 宣布 与德奥两国同时入于战争之状态 与两国所签条约一律废 止 对于中国参战的好处 早在战争爆发之初 梁士诒即有所预见 他对袁世凯说 德奥以 小敌大 战之结果 必难悻胜 在我见 正不妨明白对德绝交宣战 将来与和议中取得地位 与国家前途 深有裨補 摘自王建朗 参战问题再考察 近代史研究 材料二袁世凯死后 主政的段祺瑞亦相信 日本既已加入 我若不参加 日本对青岛势 必染指掠夺 而 德国虽系当今之强国 但众怒难犯 料其难以取胜 将来协约国取得胜利 中国将成局外之人 而我国参加 那将迥然成另一局面 到时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 和会上有我 一席之地 必将提高中国之国际声誉 摘自陈剑敏 段祺瑞力主中国参加一战缘由新探 安徽史学 1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 6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中国参加一战的影响 9 分 29 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