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管理探讨.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66682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门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管理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院门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管理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院门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管理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门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管理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门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管理探讨.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门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管理探讨摘要:目的 对医院门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我院门诊2014年1月9月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2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风险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投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包括血压、血糖、体温测量及常规用药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风险因素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2.1建立风险因素管理制度 完善门诊管

2、理制度,使患者的挂号、治疗、住院等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加强对药品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的管理,促进规范化用药,提升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由于医院面向范围比较广,来就诊治疗的人群也各式各样,医护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对医疗风险做到有效预防和处理。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和教育,让护理人员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能够从患者角度出发,积极解决患者遇到的困难及难题,满足患者的需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2.2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组织护人员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让其

3、在遇到医疗纠纷的时候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3。除此之外,我院加强对医疗环境的建设,对患者所处的环境定期进行消毒及清洁,以免出现交叉感染等问题,进而引发严重的医疗事故。1.2.3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需要等选择护理干预措施:预诊分诊:护理人员组织患者分科挂号,并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促进患者及时有效治疗;候诊护理:护理人员可根据候诊患者的病情急状态对患者进行调整,需要时对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测量。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休克、出血等症状,应尽早安排患者接受治疗。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细致、耐心的回答患者的问题,以消除患者的不

4、良情绪及心理,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急诊护理:护理人员在急诊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治疗,并采取相应措施抢救患者。在使用急诊室医疗器械时,应做好统计处理、登记等方面的准备工作。1.3观察指标 以我院自制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包括20个项目,满分100分,根据得分分为:十分满意:得分85分;一般满意:得分为6085分;不满意:得分60分。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小组人数。1.4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数资料以2进行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

5、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2投诉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没有出现投诉事件,投诉事件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出现8例投诉事件,投诉事件的发生率为3.2%,观察组的投诉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讨论医院门诊为患者入院后最先接触到的场所,是医院同社会的沟通桥梁,也是特殊时段患者比较密集的场所,有较多潜在的危险因素,给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的顺利开展造成严重影响3。所以,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加强风险因素管理对于降低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4。加强风险管理,首先应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及管理办法;其次,应提

6、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及业务素质,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最后,应完善医院门诊的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让护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及减少护理风险,一旦出现医疗纠纷,护理人员也能够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5。风险处理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及最重要的环节,是针对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之后的风险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也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一部分6。门诊护理工作中,尤其要注意:风险预防。即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如对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和患者身体危害的环境,应予以行为引导。包括传染病预检分诊、消毒隔离制度的严格执行。加强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

7、识;风险转移、回避。如改进可能产生某种风险的护理服务项目,合理引导患者的分流就诊制度。风险处理中的法律事项准备。对有风险性的诊疗措施,应严格履行知情同意,与患者及或家属签定告知书。如静脉输液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发症及危险性,要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并让患者及家属签字认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医疗事故争议的发生;风险教育。在患者权利日益扩大的今天,应强调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权利和护士义务有正确认识。曾经发生过的风险事件是最好的教育素材,可以利用这些案例向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防范于未然7。本研究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提示,在医院门诊护理中

8、加强风险因素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陈永红.医院门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管理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5):626-627.2张小燕,苏永静,黄天雯,等.加强细节管理降低护理风险J.中国护理管理,2007,7(4):59-61.3黄梅芳.医院门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管理探讨J.医学信息,2013,26(5):144-145.4刘华.风险因素管理在基层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0,24(2):120-121.5夏旭峰.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66-67.6王爱平,刘琰.护理风险事件原因调查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07,22(20):9-10.7张文娴,崔妙玲.在护理工作中影响患者安全的六大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3(6):560-562.编辑/哈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