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高二历史期中.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666602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承德高二历史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承德高二历史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承德高二历史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承德高二历史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承德高二历史期中.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承德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题)两部分。2请把第卷的答案连同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请把第卷的答案用0.5mm黑色中性笔直接写在答题纸上。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季羡林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

2、一说法的有()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老子主张“天道自然”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 B C D2.某学者指出,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他的思想中是并存的,并得到了统一;他在各学派中是最讲功利的,但他倡导的功利并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这里的“他”应是()A.孟子 B.庄子C.韩非子 D.墨子3.下列各项为古代中国“学在官府”现象的演变,次序正确的是()4. 自汉文帝、景帝时起,汉代诏令一改汉高祖时期“既无典故,也不讲究对仗之美,直自道来,几近口述”的风格,开始注重文辞的修饰和句式的工整,且在措辞中称引儒家经传成为常态。这主要反映了()A黄老之学在汉代消失B百

3、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C儒家思想已经取得统治地位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日渐突出5.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龙场悟道”的故事是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说明王阳明领悟到“求理”的途径是( )A发明本心 B圣人托梦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7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的

4、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仰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而是企图用一个“明君”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 )A董仲舒B朱熹C黄宗羲 D李贽8.智者学派普罗狄柯认为,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人们因为看到太阳、月亮、河流对自己有好处,就把这些东西命名为神。克里底亚认为,神对人的命运是不关心的。这些认识()A有利于树立起人的尊严和权威 B成为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C打破了对希腊神系的图腾崇拜 D导致个人主义在古希腊泛滥9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5、 B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C实行民主政治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10.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一1444)认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这反映了()A. 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取得突破B. 神学丧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C. 史学领域出现人文主义思潮D.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高潮111521年,马丁路德说:“除非用圣经的文字和明白的理性证明我是错的,否则我决不放弃自己的观点,我的良心是被上帝的道束缚的。”据此可知,马丁路德()A反对宗教信仰B强调上帝是惟一的权威C肯定人性的重要D主张简化宗教仪式12 有学者在总结西方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

6、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智慧与德行;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 )材料空白处应是( )A权利与财富 B民主与独立C摆脱君主专制 D自由与平等13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 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B. 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C. 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D. 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14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

7、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A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D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15. “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16.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

8、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17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行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把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文人画的特点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以自然风景为主要内容诗经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A、 B、 C、 D、18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

9、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该现象表明( )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192015年为“中英文化交流年”。作为“中英文化交流年”的重点项目,杨门女将和霸王别姬两部经典大戏赴英国的利物浦和伦敦进行演出并获得巨大成功。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准确而全面的是()正式形成于清朝道光时期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京剧是在徽剧和汉剧的基础上,兼收昆曲、秦腔等优秀剧种的特长逐渐演变形成ABCD20伽利略认为,在讨论自然界的现象时不应当从圣经的权威地位出发,而应当从明智、有理性的实验和必要的演示开始。因为,

10、无论是圣经,还是自然界都同样出自神旨。这反映出伽利略()A深受宗教的困扰B仍受宗教思想影响C对圣经不以为然D对科学持怀疑态度21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普朗克的量子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2某书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的是霹雳般的震荡,像一颗炸弹一样投到“神学阵地的心脏上”,教会势力和老派学者攻击它是“恶作剧”,违背了上帝的启示,是一部“魔鬼的圣经”。这本书是()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物种起源C九十五条论纲D共产党宣言23近现代史上,

11、科技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产生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火车司机网络作家空姐汽车维修员A B C D24科学史上不乏富有传奇色彩又留下深刻启迪的故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了重物自由下落实验,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万有引力的灵感,爱因斯坦设想孪生兄弟中的一个以光速作太空旅行后将会比未旅行的兄弟更年轻。这些故事对我们的启迪是( )A科学发展以否定前人理论为前提B科学理论是在批判中向前发展的C三人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D物理学发展终于打破了神学桎梏25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出现就是一个缩影。像“喜

12、欢”叫做“稀饭”、“哥哥”简称“GG”、“我”叫做“偶”。下面有关对此的评价错误的是()A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习俗的变化B网络语言别具特色C网络语言毫无价值D对于网络语言,我们最好坚持“网络语言有风险,使用需谨慎”第卷 非选择题(50分)26.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的心理状态,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给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行为以重大影响。当今社会生活中,还有不少从历史上承袭下来的传统社会心态(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 鲁迅全集第1卷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孔子论

13、语多芷者厚亡,步高者易踬。故贵不如贱之常安,富不如贫之无虑。菜根谭“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失意事来,治之以忍,快意事来,治之以淡”。增广贤文材料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传统文化格言材料三 原始儒家的君臣观中存在一些明显消极的因素,他们虽然在理论(人性论)上承认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却没有推而广之于政治层面,承认政治权利上的平等,他们没有否定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和君臣、君民之间的从属关系。邵汉明儒家哲学智慧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有哪些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传统社会心态? (4分)(2)材料二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主要内容?(2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中国传统社会心态和传统文化的成因(6分)27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 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故谓人有男女之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藏书焚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