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高二历史入学考试.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66654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绵阳高二历史入学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绵阳高二历史入学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绵阳高二历史入学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绵阳高二历史入学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绵阳高二历史入学考试.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绵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第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这能够说明( )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 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2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与“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

2、也,以救世也”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接受了这一观点,主要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利于( )A光大儒家思想 B重建道德秩序 C建立太学机构 D加强专制统治4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孝者也判重罪。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这表明( )A儒家思想受到普遍

3、认同 B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C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 D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5宋儒通过对易经家人的阐发,搭建出一条理想的社会链条:女正家道正天下正。该观点( )A认为女性可以在政治中发挥作用 B对女性的道德贞操要求更加严苛C主张女性应该维系家族内外秩序 D肯定女性的自立意识和个性发展6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两位大哲是同时代人。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 明为“中国的路德”,这是因为王阳明( )A敢于公开挑战孔孟正统思想 B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C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寻找“理” D强调先知后行提升自我修养7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

4、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8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记载。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这说明( )A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 B中国医学一直重视总结实践经验C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 D中国医学极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9 1991年,宁夏出土了佛经吉祥皆

5、至口和本续九册,经专家鉴定为木活字印本,这是目前世上最古老的木活字印刷品,这个发现改写了关于木活字产生于元代的传统记载,把木活字的发明时间大大地推前了。材料说明( )A一切历史必须以考古为前提 B考古研究可以考证历史史实C元代木活字记载为前人杜撰 D活字印刷术的产生不能确定10在甲骨文里,“帝”字形所象的是架起木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褅祭,属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再从指最高天神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帝”的字意演变说明( )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有文化 B汉字是文明的载体C君权神授催生了天人关系 D皇权源于宗教祭祀11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6、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文理论,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其继承了( )A汉赋夸饰的特点 B诗经现实主义传统C楚辞的浪漫的风格 D骈体文的浮丽风格12筹办洋务始末载,恭亲王奕上奏朝廷,指出外国人“于中国书籍,潜心探索,往往辩论事件,援据中国典制律例相难”,因此,“(今)欲借彼国事例以破其说,无如外国条例”。这一建议体现了他( )A培养翻译人才的愿望 B师夷制夷的外交设想C重振清朝国力的决心 D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13民国二年袁世凯组成“第一流人才内阁”,梁启超担任司法总长。民国三年,袁世凯在当上大总统后仅三个月,就下令取消国会,改任梁启超为币制局总裁。十二月,梁辞

7、去币制局总裁之职。后袁世凯又任命梁启超为政治顾问,梁启超都推辞未就。这说明梁启超()A由维新改良转向民主共和 B助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C坚持民主宪政的追求 D政治立场摇摆不定14陈独秀主张国民应该“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惟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这体现了陈独秀( )A倡导天赋人权的思想 B认为人权取决于智能C崇尚无政府主义状态 D主张人性自由与解放15 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时期的南开日刊

8、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 )A民众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16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即1912年3月)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有七章。其中第一章总纲规定: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这些规定( )A完全照搬美国1787年宪法 B体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C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D反映了全体中国人的民主要求17民国初年,孙

9、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其主张的意图是( )A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B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铁路交通为富强的根本 D防止产生私人资本主义18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涨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心思想是( )A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 B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C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

10、后胜利 D阐释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19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以下著作分别体现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发展三个阶段特征的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井冈山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新民主主义论 论十大关系 C井冈山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 D井冈山的斗争 论十大关系 论人民民主专政20邓小平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吗?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这一论断( )A阐述的是经济发展的方向问题 B

11、解决的是经济发展的手段问题C论证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21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后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先后刊载了高二适的真伪驳议一文和影印的手稿。随后,郭沫若又针对高文发表了两篇文章,与之辩论。这说明( )A史界泰斗的鉴定更具权威性 B学术问题百家争鸣得到提倡C学术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 D辨析兰亭序真伪没有价值22中国的汉字简化运动从清末发端,直至新中国建立后才迅速开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A繁体字难识、难读、难写 B新中国实行大众的文化教育C新中国成立后强调科学研究 D新

12、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23表1 1876年、2010年中美世界博览会展品表 时间 国家 代表性展品 1876年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 1876年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2010年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2010年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表1两届博览会展品的变化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有较大提升 B中国传统手工业凋零C环境保护引起更多关注 D两国产业结构逐渐趋同24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这反映出古希腊( )A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B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C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 D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25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