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中学高二历史期末等级考试.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66597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金山中学高二历史期末等级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金山中学高二历史期末等级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金山中学高二历史期末等级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金山中学高二历史期末等级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金山中学高二历史期末等级考试.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山中学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终考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 史书描述某一民族因人口过剩而向外殖民,指出:“这一个民族移植所到之处,其制度、宗教和生活方式亦随之而至。他们比照自己的母邦,建立独立自主的城邦。新殖民城邦与母邦相似的经济生活,产生与母邦相似的社会、政治纷争。”这一个民族应是A. 公元前七世纪向外移民的希腊人B. 十七世纪中移往美洲的英国清教徒C. 十九世纪初移民东南亚的中国人D. 二十世纪中移民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答案】A2. 一幅图画上描绘人类求知过程的“知识山”,一路逐级而上,分别是语法、

2、数学、逻辑、音乐、天文、几何、修辞,在顶峰则是神学。这种概念最可能出现在A. 公元前2世纪的麦加B. 公元3世纪的印度C. 公元13世纪的巴黎D. 公元19世纪的英国【答案】C【解析】略3.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是A. 商周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汉政治制度概况。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3、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设立郡县制,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的摆出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加强了思想的统一。综上可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明显不符合题干“中国版图之确立”,排除;C项不符合“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排除;D项不符合题干“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排除。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制度概况4. 有位传教者到了中国,他先剃去头发,穿上僧服,后来又脱去僧服,换上儒服。他把所传的宗教与儒学相结合,谓之“和儒”、“超儒”。为求与中国结合,他不惜修改教规,默许信徒祭拜祖先。与以上传

4、教活动特征相符的教派应该是A. 印度佛教徒B. 伊斯兰教徒C. 耶稣会士D. 太平道道士【答案】C.5. 诗人写了一首咏牡丹诗,其中有一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他因此遭到诛戮。当时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也变成“从不以字迹与人交往,偶有无用稿纸,亦必焚毁。”这种情况应是发生在A. 明朝中期B. 清朝初期C. 清朝末期D. 民国初年【答案】B【解析】略6. 19世纪末,有人说:“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座等邻邦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对待邻国之办法,不必因其为邻邦而稍有顾虑,只能按西洋人对此类国家之办法而对待之。”请问这段话作者的国籍是A. 日本B. 英国

5、C. 俄国D. 中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与其座等邻邦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说明该国属于东亚国家,因此排除英国、俄国;“对待邻国之办法,不必因其为邻邦而稍有顾虑,只能按西洋人对此类国家之办法而对待之”说明作者主张对邻国进行侵略扩张,因此排除中国,答案为A。考点:近代列强侵华点评:明治维新后,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7. 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

6、丑条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可知应该是A,其中有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的内容,符合题干意思。BCD条约内容的经济影响与题干不符。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影响8. 写成著名史诗吉尔伽美什的文字样式是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吉尔伽美什的文字样式是楔形文字,D项正确。A项为埃及圣书字,排除。B为克里特表形字,排除。C为中国早期

7、汉字,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9. “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杨向奎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中的这句话主要是肯定周公A. 助周灭商B. 封邦建国C. 辅助成王D. 制礼作乐【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周公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故D项正确。ABC都属于周公的成就,但是与题干“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不符,排除

8、。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0. 2007年12月,南宋时期的远洋贸易商船“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出水,新闻界以“南海一号”,之荣光为题进行报道,你认为标题中被省去的部分最可能是A. 丝绸之路B. 海上丝绸之路C. 朝贡贸易D. 中华文明【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陆上的东西交通要道,与题干中的“南宋时期远洋贸易商船”不符合,排除A。由题干“南宋时期远洋贸易商船”可知,指的是海上丝绸之路,B正确。根据题干可知,南宋时市舶贸易兴盛,而不是朝贡贸易,排除C。中华文明内

9、涵丰富,说法不具体,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11. 1861年,俄国开始改革,美国爆发内战。这两个相距遥远的历史事件的相似任务是A. 解决资金不足问题B. 解决自由劳动力问题C. 实现国内市场统一D. 力争废除关税壁垒【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和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但都面临劳动力不足问题,俄国农奴制和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都束缚了自由劳动力,B项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与美国不符,排除A。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实现国内市场统一,废除关税壁垒,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排除C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12. 美国学者彭慕兰(Kenn

10、ethPomeranz)在其著作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指出:中国曾经领先欧洲,可是后来欧洲却领先中国。你认为导致中、欧这种“大分流”的分水岭式的事件是A. 新航路的开辟B. 英国清教徒革命C. 法国大革命D. 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曾经领先欧洲,可是工业革命后欧洲却领先中国,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项正确。A新航路开辟是中国和西方不同走向的开始,此时中国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排除。英国清教徒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治制度上领先中国,但尚未全方位超越中国,排除B。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但不属于中欧“大分流”的分水岭式

11、的事件,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13. 如下图“老船长离舰了”,他完成了最主要的历史使命是:A. 把普鲁士带上资本主义道路B. 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C. 使德意志成为欧洲第一强国船长(俾斯麦)离舰了D. 建立了德意志的民主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船长(俾斯麦)离舰了”可知在俾斯麦的领导下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B项正确。在德意志统一之前,普鲁士已经存在资本主义的经济,排除A。C项说法正确,英国仍然是欧洲第一强国,排除。1871年宪法,德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制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14.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能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起源地之一的最有力证据是A. 距

12、今1万年前后人们已学会栽培谷物B. 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C. 新石器时代已形成农耕聚落D.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故可证明我国是是世界农业主要起源地之一,D项争取。A项没有史实作为支撑,只是推断,排除。B项属于传说,难以考究其真实性,排除。早在距今约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上就已经产生了原始农业与原始农耕聚落,但与题干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15. 下列两组图反映了我国近代史上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下列哪一人物与这一运动没有关系A. 陈独秀B. 孙中山C. 鲁迅

13、D. 李大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文字说明,旧文化的三从四德靠不住,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科学),根据材料可以得出上面的内容和新文化运动有关,ACD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物,排除。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因此选择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影响16.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精巧的设计”是指A. 英国权利法案B. 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C. 美国1787年宪法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C【解析】试

14、题分析:从材料中“稚嫩的国家”,成为“超级大国”可知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美国。美国1787年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这部宪法也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故选C。ABD项都与“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不符。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 孙中山先生在

15、其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待我平等之民族,共同奋斗。”在当时孙中山看来,“世界上待我平等之民族”主要是指A. 英吉利B. 俄罗斯C. 法兰西D. 美利坚【答案】B【解析】略18. 1819年一位伟人去世了,人们在讣告中这样赞颂他的科技成就:“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请判断他的科技成就是A. 改良了蒸汽机B. 发明了内燃机C. 发明水利织布机D. 研制了发电机【答案】A【解析】略19. 德国“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那么,德国“考问世界”的事实有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威廉二世促成三国同盟建立希特勒推行排犹政策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历史上涌现了诸如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