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政治学科哲学常识一轮复习辨证唯物论整理.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63599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政治学科哲学常识一轮复习辨证唯物论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政治学科哲学常识一轮复习辨证唯物论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政治学科哲学常识一轮复习辨证唯物论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政治学科哲学常识一轮复习辨证唯物论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政治学科哲学常识一轮复习辨证唯物论整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5年江苏省政治学科哲学常识一轮复习辨证唯物论整理一、考纲要求:1、 考点定位:(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物质(3)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4)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5)意识(6)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7)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8)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0)了解国情,立足国情(1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13)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

2、色社会主义2、重点与难点:重点: (1)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2)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 (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6)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难点: (1)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但自然界仍然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2)物质的概念; (3)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不同的;(4)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3、 基础知识: 见创新设计相关的考点探究。 4、教材要点: 5、知识网络:见创新设计相关的知识整合。二、点击思维:(一)重点考点提

3、要考点:物质和意识及其关系1、物质(哲学大厦的基石)(1)物质的含义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2、意识(1)意识的起源: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 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也就是说任何意识(正确意识或错误意识)都根源于物质,其内容归根到底都来自于客观事物,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无论是正确的、错误的意识,还是感觉思维及对过去、现状、未来的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3)意识的作用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AB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

4、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强调:意识对事物的反映有正误之分的原因第一,客观原因:-正确的意识(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导致 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 第二,主观原因:-错误的意识(歪曲地反映客观面目的意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更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 先有 ,后有 (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 特有的机能 意识是 的反映 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 (3)意识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能够反作

5、用于物质(通过实践)。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正确的意识 推动实践,促进事物发展 错误的意识 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指导 使用作用于意识 人的行动、人的实 一种物质的东西 另一种引起物质的东西 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强调:正确认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与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承认前者必须同时承认后者,反之亦然。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的泥坑。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基础,是第一位的,而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位的。

6、 练习:1(广东大综合卷第15题)2004年6月底7月初,有关部门连续举办了牢记“两个务必”永葆政治本色一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和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两个大型展览,弘扬西柏坡精神和延安精神。这一活动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2. (天津文综卷第28题) 某高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该校毕业生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一次就业率连续攀升。这表明A. 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 科学理论对

7、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 正确的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 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3(广东卷第17题)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从95号的镅(Am)开始,后序的20多种元素均是人造元素,这一科学事实说明:A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B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要了C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D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4(文综全国卷I,第29题)图6是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画面上明明画了一只逼真的烟斗,而画上的法文写的却是“这不是一只烟斗”。回答29当我们面对这幅画的时候,图形与文字共同组成的这幅画又启发我们思考艺术作品与现实对

8、象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表达两者关系的有艺术作品是不依赖原型的主观创造艺术作品体现了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的统一艺术作品是对原型的审美再现艺术作品应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 A B C D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都必然要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五个不同发展阶段。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但是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则众说纷纭,争论不已。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几乎都卷入了这场被称为“古史分期”的学术大讨论中,相继出现了“三论五说”: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魏晋封建论和春秋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西汉封建说、东汉封建说、东晋封建说。5(广东第30题,不定项)关于“古史分期”的学术争论至今没有定论说明:A争论的原因在于历史感性材料的相对匮乏和史学家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B尽管尚无定论,史学界仍然坚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地分析了矛盾的特殊性C历史就像小姑娘,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D对于社会形态由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史学界莫衷一是考点: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1)主观必须符合客观(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1、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怎样从实际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