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高三历史联考 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632762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高三历史联考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高三历史联考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高三历史联考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高三历史联考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高三历史联考 2.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年级12月份联考试卷历史2018年12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被称为“素封”的群体,他们虽无官爵封邑却富比封君,“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这可以说明A. 分封制已瓦解B. 地主阶级实力上升C. 土地兼并严重D. 工商食官政策破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战国时期工商业的发展。战国时期分封制并未瓦解,故排除A项;根据“他们虽无官爵封邑”可知“他们”并非地主阶级,故排除B项;战国时期是井田制崩溃,封建地主私有制形成时期,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故排

2、除C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这些与王者同乐的巨万者应该是战国时期的工商业者,说明当时的工商业开始摆脱政府的控制有所发展,故选D。【点睛】工商食官是商周政府占有工商业者并进行垄断性经营的制度,西周,王室和各诸侯国拥有各种手工业作坊,占有大量手工业者即“百工”,并设工官管理。作坊内设有监工,督促众工劳动;生产用料及食宿皆由官府提供,按工师设计的官方“图程”生产各种器物。2.有学者指出:东汉士大夫风习为后世所推美。然分析其常见的美德高行,不外乎是让爵(父有高爵兄让弟袭)推财(兄弟分财推多取少)清节(一介不取推财与人)等。与上述士大夫所为联系最为密切的社会现象是A. 察举选官B. 佛道盛行C. 儒学正统

3、D. 知行合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察举制。让爵、推财和清节都是彰显高尚品德的行为,汉代通过察举制选官,才学和品德是选官的重要内容和标准,所以东汉士大夫的这种风习与察举选官最为密切。东汉儒学为正统,佛道并没有得到盛行,故排除B项;儒学正统与题意中的风习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最为密切的联系,故排除C项;知行合一是明代王阳明的主张,故排除D项。故选A。【点睛】察举制下,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唯一依据。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定的社会威望,或有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察举对象,从而登上仕途。3.李华中书政事堂记:“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复道于

4、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兵不可以擅兴,权不可以擅与,货不可以擅蓄,此堂得以诛之。”材料说明了政事堂的设置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加强了地方权力C. 有利于政治清明D. 不利于商业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根据题意内容可知,政事堂的设置可以限制君主行为,约束大臣言行和诛戮专权擅兵之人,说明政事堂的设置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清明。材料没有体现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权力以及对商业发展的影响。故排除A、B、D项,故选C。4.北宋张耒曾描述某种灌溉工具“踏车激湖水,车众湖欲竭”,清朝松

5、江府志也称赞其效率较高:“日灌田二十亩。”这一工具应指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翻车。根据“踏车激湖水,车众湖欲竭”、 “日灌田二十亩”可知题意描述的是依靠人力驱动的水利灌溉工具翻车。A项为冶铁鼓风工具水排,B项为翻车,C项为高转筒车,D项为筒车。筒车都是依赖水力驱动的灌溉工具,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点睛】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旧时中国民间灌溉农田用的龙骨水车。为世界上出现最早、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5.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

6、在姿。”关于下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 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彩B. 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C. 表现了市民阶层的文化追求D. 反映书法艺术追求得意忘形【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是在魏晋时期,故排除B项;书法艺术不能表现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的追求,故排除C项;题意反映了宋代书法艺术的丰富多彩,各有特色,而不是得意忘形,故排除D项。故选A。【点睛】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一个为自发阶段,一个为自觉阶段。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人们注重的是书法的实用功能;魏晋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人们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魏晋时期,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

7、书、草书和行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书法日臻成熟,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6.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由此可知王阳明A. 注重道德实践B. 批判虚假说教C. 强调重义轻利D. 提倡心性修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王阳明的思想。根据“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可知王阳明主张探求内心的良知,提倡心性的修养,没有主张道德实践、批判虚假说教和重

8、义轻利,故排除A、B、C项。故选D。7.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这表明清政府A. 禁止中外贸易往来 B. 重视海关税收征收C. 维护外商经济利益 D. 废除闭关锁国政策【答案】B【解析】材料“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表明清政府比较重视海关税收的征收,在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后,粤海关的税收成为清政府的重要财源,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禁止”;设立广州十三行

9、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故C项错误;广州十三行的设立是闭关锁国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故D项错误。8.“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里的“它”应是指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材料提及此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即从广东发端,曾占领北京,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故排除ACD,选B。9.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接着,参议院补充规定:新旧二历并存,新历下

10、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变化表明A. 近代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增强B. 临时约法的颁布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迁C.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开始呈现新旧并存特点D. 南京临时政府注重反对封建迷信活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与题意中的变化无关,故排除B项;题意只反映了历法新旧二历并存,不能说明社会风俗呈现新旧并存的特点,故排除C项;南京临时政府进行改元,体现了对封建传统和制度的废除,不是注重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故排除D项。根据“新旧二历并存,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可知这种变化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

11、开放性和科学性增强,故选A。10.蔡元培认为,民族文化如果能贡献于世界者,重要两个条件,第一应以固有文化为基础,第二要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以为养料。材料表明蔡元培A. 已经有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 B. 思想观点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C. 对中国的儒家文化非常推崇 D. 对西方文化有绝对肯定之倾向【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蔡元培强调有世界贡献民族文化,具有“以固有文化为基础”,同时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体现蔡元培主张思想观点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B项正确。教育思想只是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排除A。题干信息无法体现蔡元培对中国的儒家文化非常推崇,排除C。D项表述与题干中主张文化融合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

12、题正确答案为B。11.有关国民党抗战的三条记录:1940年12月16日,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渡湖返乡,与日伪军在小屯发生激战,斩获甚丰。1941年国民党游击队拔除了二郎庙、封新庄、栖山等日伪据点。1943年国民党游击队夜袭县城,击毙伪军大队长宋好禄,一时声势浩大。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这些史料可以纠正下列哪一认识A. 国民党军队整体上积极抗战B. 国民党抗战主要采取阵地战C. 国民党军队只在正面战场抗战D. 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答案】C【解析】国民党只有在抗战初期执行的才是较为积极的杭战态度和政策,在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之后,其政策的重点就变为“消极抗日”和“积极”,故A错误;运动战是国民党

13、抗战采取的办法,故B错误;国民党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同日军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故C正确。“国民党执行片面杭战路线”,即只依靠政府军而不敢发动人民群众,表述虽然正确但是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12.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历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A. 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B. 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C. 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D. 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

14、查了遵义会议和中共七大。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会议,没有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故排除A项;遵义会议和中共七大都没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也不是在这两次会议上,故排除B、C项。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都体现了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故选D。1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召开了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 中共十四大

15、【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里”是指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的伟大决策不是在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四大上做出的,故排除B、C、D项。故选A。14.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规定:“如果在夜里行窃物品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第十二三条规定:“白昼不得杀害窃贼除非窃贼携有防身武器。即使窃贼持有武器,如未使用并反击,亦不得将之杀害。即使窃贼抵拒。亦应先喊叫。”这些规定反映了罗马法A. 保护平民利益,注重按律判决B. 主要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 清晰界定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D. 尊重基本人权。主张重罪轻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白昼不得杀害窃贼除非窃贼携有防身武器。即使窃贼持有武器,如未使用并反击,亦不得将之杀害。即使窃贼抵拒。亦应先喊叫。”这个条款清晰界定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故选C。材料中提到“夜里行窃物品的人被人当场杀死”没有特指正当防卫的是平民故排除A,也没有特指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故排除B。材料是界定正当防卫的权限,不是重罪轻罚,故D项表述错误,排除D。【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