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课堂”到“大课堂”.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63094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小课堂”到“大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小课堂”到“大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小课堂”到“大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小课堂”到“大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小课堂”到“大课堂”.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小课堂”到“大课堂”5月15日上午,南宁市壮志路小学的43名学生兴高采烈地来到南宁市西乡塘区的“美丽南方”采风。学生们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永安村和忠良村,看到整齐的楼房、干净的路面,还有道路两旁绿油油的植物,无比兴奋,手中的相机“卡恰卡恰”地响个不停,有的学生还用本地方言与种地的阿婆交谈,了解种地的知识,并用笔记本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这样的采风活动让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集体观念,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 从2012年开始,壮志路小学本着“学校是社会的学校,学生是社会的主人”的理念,立足本地资源,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开发了许多适合学生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从教室里的“小课堂”

2、到社会上的“大课堂”,该校的师生们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正如该校校长陈丽所说:“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了老师、学生、家长的共同成长。”寻根溯源,传承文化2012年5月16日,壮志路小学政教处主任陈菊香带领部分学生来到学校旁边的粤东会馆附近,了解壮族传统手艺修容术。只见几个要求修容的人坐在一张小椅子上,脸上抹着白白的粉,一旁的民间修容师双手拿着一粗一细的白线在她们的脸上不停地刮、扯,不久,那些人的脸就变得光滑细腻了。大家被这项古老的修容术深深地吸引了,经过进一步的了解,同学们终于明白:这些民间修容师是通过两根线来回刮、扯,把人脸上细小的汗毛绞掉,让人的脸面变得光洁而

3、又富弹性。“真是灵巧而神奇啊!”同学们不禁赞叹起来,纷纷用相机、笔记本记录下了这一古老的传统手艺。实地了解当地的传统民俗和手艺,是壮志路小学开展“寻根溯源,传承文化走进水街文化”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水街,是南宁的开埠之地,它就像一个符号,见证了南宁的发展。壮志路小学就位于南宁市水街中心,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2012年5月开始,该校立足水街这一本地资源优势,开展了以“寻根溯源,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走进水街文化”系列活动。陈菊香说:“每个地方都会有一种或多种事物代表着当地特有的文化。我们通过走访水街的旧城区、老街道,采访民俗传承者和熟悉水街历史文化的老街坊,使学生积极投身到对水街文化的

4、探究、发掘和保护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水街,熟悉水街,更加热爱家乡。”为了让这项活动顺利推进,壮志路小学精心制订了活动方案,根据各年级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科学地分配了活动任务:一年级学生了解水街的新貌;二年级学生了解水街的旧貌;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分别了解水街的民俗,如修容术,以及特色美食粉饺、粉利、鸳鸯糊、伦教糕、马蹄糕、烧卤等;六年级的学生了解水街的古迹、建筑、学校历史和中草药等。领受任务后,各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他们的探索之旅。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浏览书籍、上网查阅资料、电话采访、与了解水街的长辈面对面交谈等方式,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资料收集回来后,由各班小组集中交流,并在老师及

5、家长的指导下,将获得的资料进一步筛选和整理,最后制作成展板进行展示。2012年“六一”儿童节那天,壮志路小学校园里张灯结彩,“寻根溯源,传承文化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暨走进水街文化成果展示活动”隆重举行。南宁市西乡塘区副区长李东红、西乡塘区教育局局长陆志海,华强街道办、大同和永宁社区的相关领导,水街美食专家、部分兄弟学校的领导以及100多位家长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学生把修容术、美食、中草药等内容编成歌舞小品;各班的“水街美食长廊”展示了各色美食,如天天生榨米粉、双色芝麻花生糊、粉饺、粽子、凉茶等,学生、家长、老师齐上阵,现场热闹非凡,所展示的水街文化令人交口称赞。陈丽校长说:“此次综合实践活动,

6、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环境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环境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加热爱生活。”主题活动的延伸“落雨大,水浸街,阿妈带我去买拖鞋。”“点虫虫,虫虫飞,飞到隔壁阿婆屋。”走在壮志路小学的校园里,可以听到许多学生哼唱着这些南宁白话童谣。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壮志路小学在开展“寻根溯源,传承文化走进水街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活动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传唱南宁白话童谣,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除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穿插南宁白话童谣外,该校还给家长发出了倡议书,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完成“挖掘本土童谣”工作。经过努力,该校现在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背诵十几首南

7、宁白话童谣了。为了营造浓郁的童谣传唱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壮志路小学还举行了童谣书法比赛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该校学生加深了对南宁本土文化的理解。五(1)班的肖雨恬说:“白话童谣见证了南宁的历史,它是南宁本土文化的珍贵遗产。我们之所以要学习它,就是为了把它传承下去。”四(1)班的孙凯并不是南宁本地人,说白话对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学习,放学之后,他们全家总动员,一起学习白话童谣。孙凯说:“虽然现在我还不能用正宗的南宁白话念一首童谣,不过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快乐,这些经历都是有趣而难忘的。”壮志路小学不断探索在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逐渐走出了一条社

8、会实践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路子,2012年9与3日,经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友好协商,“共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在壮志路小学正式挂牌。陈丽校长表示,希望通过共建活动,带动全校学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意识。内容是活动的基础,没有好的内容就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壮志路小学开展的一系列“走进水街文化”活动,其内容除了具有针对性、教育性和实践性,还体现了地方性和时代性特点,使得“寻根溯源,传承文化”这一主题活动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延伸,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肯定,还吸引了许多媒体的关注。中国文明网、今日神州网、南国早报、南宁日报等媒体都对该校的主题实践活动进行过报道。 壮志人的幸福梦“捧起可爱的书来吧

9、,让悦读开启梦想,让翰墨香飘壮志!”一阵阵激昂的朗读声在壮志路小学的校园上空回荡。为了营造读书氛围,积极响应“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号召,壮志路小学于4月22日上午隆重举行“悦读开启梦想,翰墨香飘壮志南宁市壮志路小学世界读书日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该校颁发了12位读书小明星奖,韦跃宁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读书经验,陈丽校长、梁崇波书记向全校老师们赠送了图书,林灿文副校长和韦月华副校长给各班流动书箱充实了图书,最后,陈丽校长带领全校师生朗诵了她自编的充满激情的悦读开启中国梦诗歌,把活动推向高潮。壮志路小学结合中国梦精神以及南宁市教育局提出的“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方略,从4月1日开始

10、,全面启动了“幸福寻梦文化”系列活动。4月1日至19日,该校开展“教师成长大练兵活动”,全校教师分学科开展教研活动,学校行政领导进课堂听课。4月16日,根据城区教育局精神,由林灿文副校长负责策划、设计“美丽南方”劳动实践基地,初命名为“壮志幸福园”。4月22日,在“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该校举行“悦读开启梦想,翰墨香飘壮志”活动,通过表彰“小书虫”、给班级赠书等方式,再次在校园内掀起“读书”热潮。5月1日至30日,该校政教处和大队部联合组织开展“五一”劳动节“我能行”学生学做水街美食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探究、挖掘身边的美食,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会制作,锻炼和提高动手能力。5月13日

11、母亲节,该校大队部发出倡议,全体学生开展“我为母亲做一件事”或“做一件让妈妈温暖感动的事”活动,号召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为母亲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承担一件家务,尽一份孝心。5月31日,该校开展追逐美丽梦想,欢喜庆祝“六一”暨南宁市壮志路小学“幸福文化月”展示活动,将系列活动的成果面向社会和家长进行综合展示,让全体师生体验成长的幸福和收获的喜悦。陈丽校长在总结这些活动时说:“全体师生心怀美丽梦想,追逐美丽梦想,两个多月来,校园充满了活力,人人参与,个个实践,天天成长:教师追寻幸福课堂苦练内功;师生悦读开启梦想,晨诵午读不间断,南宁白话童谣照传唱,书香满壮志;学科竞赛让每一名学生展示了学习梦;水街美食传承梦更让同学们动手实践,爱上了水街美食;寻梦美丽南方创作园地小社团采风创作令人向往;篮球比赛让篮球壮志梦更近;强身健体、抖擞精神的广播操比赛,让壮志的梦想在校园里起飞!”“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会成就一个个小小的梦想,只有实现这一个个小小的梦想,将来的大梦想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这是陈丽校长在采访行将结束时对记者说的一句“结束语”。壮志路小学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学生开启了从“小课堂”到“大课堂”的“寻梦之旅”。现在,该校正在这“寻梦之旅”上,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步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责编 欧金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