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一历史月考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63031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高一历史月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高一历史月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高一历史月考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高一历史月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高一历史月考 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富顺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0月11号;难度系数:0.550.62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30个选择题,共60分)1、“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土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国家与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D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2、“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对今天的影响表现在 A规范宗教仪式 B传承中华传统 C禁锢人们思想 D阻碍社会进步3、诗经:“

2、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周 A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 B实行宗法制维护政治体系C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 D通过宗法制实现权力集中4、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5、“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

3、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6、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7、曹兵武在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中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

4、治的作用C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8、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9、汉武帝时期是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在政治制度上,通过“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使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其“定型”的主要表现在完全解除相权对君权的威胁 加强对中央和地方监察制度巩固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确立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 A B

5、C D10、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下列符合这句话含义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刺史制度 C察举制 D行省制11、根据所学知识,如图所示表格空白处最合适内容当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12、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唐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的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行相权,参与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13、新唐书中记载:“(卢商)早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

6、萃,皆中。”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证明唐代科举制A体现九品官人法的原则B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C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D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1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15、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种设计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和谐对称 B中央集权 C皇权至上 D江山统一16、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

7、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 “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由此可见这主要说明了A中央集权 B规范法度 C君权神授 D皇帝独尊17、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A B C D18、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19、西汉时

8、期,汉武帝为限制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是A组建“中朝” B设立政事堂 C增设参知政事 D设置门下省20、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B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 C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D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21、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中书门下22、由下表可见,汉代察举制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

9、分类表官僚子弟富豪平民贫民696615787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皇位世袭制2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24、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25、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

10、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 B防止出现地方割据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26、“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这是古代某位皇帝所下诏书内容,下列措施属于该皇帝采取的是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 C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 D设内阁作为侍从顾问机构27、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如此安排的主

11、要原因是军机处官员能更好地照顾皇帝的生活起居 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受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较高A B C D28、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 A礼乐制度日益完备 B社会风尚的不断进步 C儒家思想地位巩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29、清朝在东北、西北、西南的边疆地区广泛建立了台站、卡伦、哨所、塘汛,派兵驻守, 并以驿站连接,形成遍布边疆的交通网络。其深远意义是 A这些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 B推动了“改土归流” C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30在某校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

12、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某学生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表述不准确的是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B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C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D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二、材料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31、古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存在着强化君主专制与官僚群体分权制约、强化中央集权与分权弱化地方自主权的矛盾统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体系。阅读以下观点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专注于政治运行机制建设,把最高领导人冠以皇帝称谓,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创设了郡县式的管理模式。秦代建立的行政、军事、监察、运行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