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下学期4月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2862918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下学期4月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下学期4月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下学期4月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下学期4月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下学期4月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下学期4月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下学期4月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届高三4月一模理综化学试卷1. 我国出土的文物呈现了瑰丽的历史文化。下列文物中,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A西夏佛经纸本B西汉素纱禅衣C唐兽首玛瑙杯D东汉青铜奔马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西夏佛经纸本,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选项A不符合;B、西汉素纱禅衣,丝为蛋白质,属于有机物,选项B不符合;C、唐兽首玛瑙杯,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选项C不符合;D、东汉青铜奔马,青铜是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属于合金,选项D符合。答案选D。2. 下列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方法中,其原理与其它几种不同的是A. 加食盐腌制 B. 抽真空 C. 充氮气 D. 使用吸

2、氧剂【答案】A【解析】加食盐腌制能破坏细菌微生物赖以生存繁殖的环境,达到减慢食品的腐败,延长其保质期的目的;抽真空、充氮气、使用吸氧剂均是使食品与氧气隔绝或减小接触,减少氧化延长保质期。答案选A。3.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F2在暗处遇H2爆炸,I2在暗处遇H2几乎不反应B. Br2和NaI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和NaCl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C. 金属Na和熔融KCl反应置换出金属KD. 常温下,NaCl溶液的pH=7,AlCl3溶液的pH7【答案】C 4. 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

3、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B. H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C. Cu2+将H2O2还原为O2D. 发生了反应Cu2O + H2O2 + 4H+ = 2Cu2+ + 3H2O【答案】C【解析】A. 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故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选项A正确;B. 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和-2价,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选项B正确;C. 反应中H2O2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不正确;D. 发生了反应2Cu2+ + H2O2

4、+ H2O= Cu2O + O2 + 4H+和Cu2O + H2O2 + 4H+ = 2Cu2+ + 3H2O,选项D正确。答案选C。5. 我国学者研制了一种纳米反应器,用于催化草酸二甲酯(DMO)和氢气反应获得EG。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u纳米颗粒将氢气解离成氢原子B. DMO分子中只有碳氧单键发生了断裂C. 反应过程中生成了MG和甲醇D. EG和甲醇不是同系物【答案】B【解析】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Cu纳米颗粒将氢气解离成氢原子,选项A正确;B.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DMO分子断裂时生成甲醇和CH3OOCCH2OH,故应有碳氧单键和碳氧双键发生了断裂, 选项B不正确

5、;C.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反应过程中生成了MG和甲醇,选项C正确;D. EG为乙二醇,是二元醇,和甲醇不是同系物,选项D正确。答案选B。6.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Ca2+ + CO32 = CaCO3B. Na2O2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2Na2O2 + 2CO2 = 2 Na2CO3 + O2C. 稀HNO3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 + 2H+ + NO3 = Ag+ + NO2 + H2OD. FeCl3溶液腐蚀线路板:Fe3+ + Cu = Fe2+ + Cu2+【答案】B【解析】A. 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发

6、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 + CO32 = CaCO3SO 2,选项A错误;B. Na2O2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CO2 = 2 Na2CO3 + O2,选项B正确;C. 稀HNO3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 + H+ + NO3 = Ag+ + NO + H2O,选项C错误;D. FeCl3溶液腐蚀线路板,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 + Cu = Fe2+ + Cu2+,选项D错误。答案选B。7. 某同学向SO2和Cl2的混合气体中加入品红溶液,振荡,溶液褪色,将此无色溶液分成三份,依次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和实验现

7、象记录如下: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溶液不变红,试纸不变蓝溶液不变红,试纸褪色生成白色沉淀下列实验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 说明Cl2被完全消耗B. 中试纸褪色的原因是: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C. 中若将BaCl2溶液换成Ba(NO3)2溶液,也能说明SO2被Cl2氧化为SO42D. 实验条件下,品红溶液和SO2均被氧化【答案】C【解析】A. 加热后溶液不变红,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蓝,说明没有氯气,则Cl2被完全消耗,选项A正确;B. 当二氧化硫过量,加热后二氧化硫与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中试纸褪色,选项

8、B正确;C. 硝酸根离子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故中若将BaCl2溶液换成Ba(NO3)2溶液,不能说明SO2被Cl2氧化为SO42,选项C不正确;D. 实验条件下,品红溶液和SO2均被氧化,故加热后溶液不恢复红色,选项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漂白性及还原性和氧化性。注意分清两者漂白性的区别,易错点为选项C,硝酸根离子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故中若将BaCl2溶液换成Ba(NO3)2溶液,不能说明SO2被Cl2氧化为SO42。8. 为消除燃煤烟气中含有的SO2、NOx,研究者提出了若干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1)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高温时将SO2转化为CaSO4的

9、化学方程式是_。(2)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选取还原剂将烟气中的NO进行无害化处理。NH3还原NO的化学方程式是_。(3)以NaClO溶液作为吸收剂进行一体化“脱硫”、“脱硝”。控制溶液的pH5.5,将烟气中的SO2、NO转化为SO42、NO3,均为放热反应。在如图中画出“放热反应”的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NaClO溶液吸收烟气中SO2的离子方程式是_。一定时间内,温度对硫、硝脱除率的影响曲线如图,SO2的脱除率高于NO,可能的原因是_(写出1种即可)。 烟气中SO2和NO的体积比为41,50时的脱除率见图2,则此吸收液中烟气转化生成的NO3和Cl的物质

10、的量之比为_。【答案】 (1). 2CaCO3+2SO2+O2 2CaSO4+2CO2 (2). 4NH3+6NO5N2+6H2O (3). SO2+ClO+H2O = SO42+Cl+2H+ 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O (4). SO2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强于NO (5). SO2与NaClO溶液的反应速率大于NO 213【解析】(1)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高温时石灰石、氧气和SO2转化为CaSO4的化学方程式是2CaCO3+2SO2+O2 2CaSO4+2CO2;(2)NH3还原NO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6NO5N2+6H2O;(3) “放热反应”的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能

11、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NaClO溶液吸收烟气中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ClO+H2O = SO42+Cl+2H+;一定时间内,温度对硫、硝脱除率的影响曲线如图,SO2的脱除率高于NO,可能的原因是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O、SO2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强于NO、SO2与NaClO溶液的反应速率大于NO;烟气中SO2和NO的体积比为41,50时的脱除率见图2分别为100%和80%,根据反应SO2+ClO+H2O = SO42+Cl+2H+、3ClO+2NO+H2O = 2NO3+3Cl+2H+,则此吸收液中烟气转化生成的NO3和Cl

1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 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为原料,用真空氯化亚铝(AlCl)歧化法,无需进行分离提纯,直接制备金属Al。其反应过程主要由两步组成,如下图: (1)已知: Al2O3 (s) + 3C (s) 2Al (l) + 3CO (g) H+1346 kJmol 13AlCl (g)AlCl3 (g) + 2Al (l) H140 kJmol 1第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第二步AlCl分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第一步是可逆反应,选择在接近真空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3)第二步反应制备的Al中含有少量C,可能的原因是

13、_(不考虑未反应的C,写出1种即可)。(4)如图为真空AlCl歧化法制备Al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控制AlCl3的凝华装置、Al的生成装置和AlCl的制备装置的温度分别为T1、T2、T3,其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5)制备Al的整个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答案】 (1). Al2O3(s) + 3C(s) + AlCl3(g) = 3AlCl(g) + 3CO(g) H+1486 kJmol 1 减小 (2). 第一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降低压强,利于生成AlCl (3). CO与Al或AlCl反应生成Al2O3和C (4). CO在Al或AlCl作用下生成CO2和C (5). T3 T

14、2 T1 (6). AlCl3【解析】(1)已知: Al2O3 (s) + 3C (s) 2Al (l) + 3CO (g) H1+1346 kJmol 13AlCl (g)AlCl3 (g) + 2Al (l) H2140 kJmol 1第一步反应为Al2O3(s) + 3C(s) + AlCl3(g) = 3AlCl(g) + 3CO(g),根据盖斯定律,由-得反应Al2O3(s) + 3C(s) + AlCl3(g) = 3AlCl(g) + 3CO(g) H+1346 kJmol 1-(140 kJmol 1)=+1486 kJmol 1;第二步AlCl分解反应3AlCl (g)AlC

15、l3 (g) + 2Al (l) H2140 kJmol 1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故化学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第一步是可逆反应,选择在接近真空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第一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降低压强,利于生成AlCl;(3)第二步反应制备的Al中含有少量C,可能的原因是CO与Al或AlCl反应生成Al2O3和C;(4)如图为真空AlCl歧化法制备Al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控制AlCl3的凝华装置必须在较低温、Al的生成装置和AlCl的制备(升华必须在较高温度)装置的温度分别为T1、T2、T3,其由高到低的顺序是T3 T2 T1;(5)AlCl3的凝华和作为反应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