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三物理周练 .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62864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三物理周练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三物理周练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三物理周练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三物理周练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三物理周练 .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高三物理周练试卷LC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电路,电感线圈L与灯泡串联后再与电容器C串联,电路采用交变电流供电,并且电压保持不变,当交流电流的频率增高时A电容器的容抗增大 B电感线圈的电感减小C电灯泡变暗 D电灯泡变亮vO A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形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且刚好不脱离轨道时的速度为v,则当小球通过与圆心等高的A点时,对轨道内侧的压力大小为Amg B2mg C3mg D5mg3、用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池组向线圈电阻为R的电动机供电,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测得通过的电流为I、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U。在时间t内,关于能量转化的

2、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组提供的总电能为(I2r+IU)t B电池组消耗的化学能为IEtC电池组输出的电功率是 D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是IEtI2(R+r)tOO甲乙MN4、两束单色光甲、乙同时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由于发生折射现象而合为一束,如图所示,(反射光未画出),由此可知A甲光的频率比乙光光子的频率大B对同种介质,甲光的折射率比乙光的折射率大C甲光比乙光容易发生衍射现象D在同种介质中甲光光速比乙光光速大5、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A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以此刻为计时起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

3、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信息可得( )11023t1t/st2t3t4v/m/sAB乙m1m2v甲ABA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且弹簧都是处于压缩状态B从t3到t4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C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1m2 = 12D在t2时刻A与B的动能之比为Ek1Ek2 =18Sabcdeabc6、波源S在t0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运动,形成向左右两侧传播的简谐横波。s、a、b、c、d、e和a、b、c是沿波传播方向上的间距为1m的9个质点,t0时刻均静止于平衡位置,如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1m/s,当t1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当t4s时质点d开始起振。则在t4.

4、6s这一时刻A质点c的加速度正在增大B质点a的速度正在增大C质点b的运动方向向上D质点c已经振动了1.6sQqba7、在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有一个带负电的带电粒子q,其重力因远小于所受电场力而可忽略不计,它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比较轨迹上a、b两点的电势和粒子通过该点时的动能,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AUaUb,EkaEkbBUaUb,EkaEkb CUaEkb DUaUb,EkaT3 B.v3v2v1 C.a1a1a2 二、实验题9、(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

5、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到运动C点,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J。(取3位有效数字)(2) 在“测金属电阻率”实验中,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的读数如图,则直径d= _ mm。 测得接入电路的金属丝的长度为L,已知其电阻大约为25 在用伏安法准确测其电阻时,有下列器材供选择,除必选电源(电动势15V,内阻很小)、导线、开关外,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代号)

6、并将设计好的测量电路原理图画在虚框内。 A1电流表(量程40mA,内阻约0.5) A2电流表(量程10mA,内阻约06) V1电压表(量程6V,内阻约30k) V2电压表(量程12V,内阻约的20k)R1滑动变阻器(范围0-10) R2滑动变阻器(范围0-2k) 若电压表、电流表读数用U、I表示,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计算金属丝的电阻率的表示式为r= 。 三、计算题10、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经历115小时32分的太空飞行后顺利返回。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加速度为g。(1)飞船在竖直发射升空的加速过程中,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设点火后不久仪器显示宇航员对座舱的压力等

7、于他体重的5倍,求此时飞船的加速度。(2)设飞船变轨后沿圆形轨道环绕地球运行,运行周期为T,求飞船离地面的高度。ACBFs1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间距s=2.88m。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板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10,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的恒力F,假定木板A、B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粘连在一起,要使C最终不脱离木板,每块木板的长度至少应为多少? OaxybcBE12、如图所示,坐标系xoy在竖直

8、平面内,空间有沿水平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x0的空间里有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E,一个带正电的小球经过图中x轴上的a点,沿着与水平方向成q=30角的斜向下直线做匀速运动,经过y轴上的b点进入x0的区域,要使小球进入x0区域后能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需在x0区域内另加一匀强电场。若带电小球做圆周运动通过x轴上的c点,且oa=oc,设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运动速率的大小。(2)在x0的区域所加电场大小和方向。(3)小球从b点运动c点所用时间及oa的长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C 3、C 4、CD 5、CD 6、BD 7、A 8、AD二、

9、实验题9、(1)7.62,7.57(2)0.900Al,V2,Rl,测量电路原理图如图 三、计算题10、(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5mgmg=ma解得a=4g,方向竖直向上(2)设地球质量为M,飞船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11、解:第一阶段拉力F小于CA间最大静摩擦力,因此CA共同加速到与B相碰,该过程对CA用动能定理:F-23mgs=3mv12/2,得v1=8m/sAB相碰瞬间,AB动量守恒,碰后共同速度v2=4m/sC在AB上滑行全过程,ABC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C到B右端时恰好达到共速:2m v1+2m v2=4m v,因此共同速度v=6m/sC在AB上滑行全过程用能量守恒:F2L=4m v2/2-(2m v12/2+2m v22/2)+12mg2L得L=3m12、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