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第二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62861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第二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西南宁第二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西南宁第二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第二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第二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周礼载,周王召见诸侯之时,向其中没有血缘关系的庶姓诸侯,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往下动的“土揖”礼;向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施以合手平推的“时揖”礼;向同姓诸候,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向上举的“天揖”礼。材料的现象源于A.世袭制 B.宗法观念 C.分封制 D.禅让思想2、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来鲁国大夫季氏用六十四人在庭院奏乐舞蹈,孔子表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反映了A.西周

2、贵族奢侈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生活礼仪多姿多彩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高度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3、周人认为“追孝”“ 享孝”祖先,可以祈福长寿,井将“孝”的含义从“事死”扩大到“事生”,不仅要孝顺父母、祖父母,还要孝顺宗室、宗庙等。这反映出周代A.伦理政治的建构 B.宗法观念的淡化C神权政治的强化 D.君主专制的加强4、分封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虽然只是一种松散的臣属关系,但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由此可知分封制A.不利于国家统一和久安 B.加剧了社会等级的分化C.利于有序政治统治形成 D促成了中央集权式统治5、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

3、”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决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体现了皇帝决策时权力意志6、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7、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革过程,选官的标准也各有不同,主要有“文、武、德、才、血”等几种。如果“武”对应的是军功爵制,那么“德”指的是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8、通

4、典选举中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具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傥或道义亏阙,则降下之”由此可知,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 A选拔有才德者为官 B选拔有较多社会财富的人为官 C选拔豪门望族子弟为官 D优先选拔官宦子弟为官9、学者萧功泰评论说:这一制度“既是维系政治精英与社会精英相互依存关系的纽带,也是维系社会各阶层对君主、儒家意识形志和国家权威效忠的基础”,这一制度应是A九品中正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度 D藩镇制度10、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当时是

5、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11、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请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12、“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

6、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13、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 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以上变化表明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 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C.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 D.内阁拥有参与国事谋划的可能14、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撰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15、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

7、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A.保证了决策机密 B.强化了专制政治C.提高了行政效率 D.适应了军务需要16、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17、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曾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话反映了古代雅典A.民主政治避免了多数暴政 B.民主政治没有能与时俱进C

8、.城邦的小国寡民特征 D.公民参政具有自发性18、克里斯提尼在执政时期,面临与前僭主势力希帕克斯的斗争,还要与伊萨戈拉斯争夺民主派的领导权。他一方面选择与希帕克斯合作,一方面又制定陶片放逐法来防范希帕克斯。这表明陶片放逐法的制定主要基于A.激发雅典公民的热情 B.維护雅典的民主政治C.配合公民大会的工作 D.实现雅典国家的团结19、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20、十二铜表法第八表中规

9、定,“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形体。”查士丁尼民法总纲规定取消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种变化反映罗马法律A.由习惯法向成文法演变 B.由公民法向万民法演变C.由野蛮习惯向文明演变 D.从不公平向公平的演变21、罗马法规定,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A.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22、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斯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

10、.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相互牵制,限制国王权力 D.为光荣革命披上伦理外衣23、1839年5月,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年20岁)接见俄国沙皇的长子亚历山大二世,并迅速相爱,但引起了议会的不满,要求女王立刻划清与亚历山大二世的界线这场爱情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个事件最合理的解释是A.十九世纪议会内阁的专横 B.议会的权威高于国王权威C.国王作为国家象征而存在 D.需要确保王室血统的纯洁24、“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

11、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有产阶级更多参政25、1788年7月10日,组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A.邦联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联邦体制26、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说:“人类干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近代美国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举措是A.确立总统制共和体制 B.建立伟大联邦制政体C.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12、D.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27、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时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A.邦联制 B.两党制 C.议会制 D.共和制28、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一观点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认同民主政治促进工业化发展C反对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D赞同以和平方式推进政治变革29、1875

13、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定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30、1895年,李鸿章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做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描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会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误 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候,而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