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消防员手册范本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862859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消防员手册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义务消防员手册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义务消防员手册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义务消防员手册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义务消防员手册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消防员手册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消防员手册范本(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阳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义务消防队队员手册目 录序言 1消防队员职责 2燃烧爆炸的基本理论 3燃烧与爆炸的破坏作用 11火灾基本知识 13灭火原理和灭火方法 14常见消防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 16个人防护器材及使用指南 35事故处理及应急指南 37附件1 燃气公司常见气体特性 43附件2 紧急救护方法 44序 言为了加强公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司员工、承建商、客户及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司成立义务消防队。为提高义务消防员的防灾、救灾和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能力,为义务消防队员工作提供指引,编制本手册。本手册介绍了燃烧的基本理论、火灾的

2、种类等基础理论知识,讲解了燃气火灾事故特点、燃气企业常用消防器材的分类及使用维护方法,个人防护器材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燃气企业常见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和程序等。可作为燃气企业义务消防队员培训用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消防管理和安全管理人员参考资料。 本手册为初编,希望各位提出宝贵意见,以供修改完善。义务消防队员职责一、遵守国家、地方政府、公司的各项消防法律法规及制度,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二、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培训,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及消防知识的宣传。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巡查,发现火灾隐患,积极整改,对职责范围内无法解决的

3、问题,及时汇报本部门领导和风险管理部。四、做到“五知”(知公司各火灾危险点、知公司消防负责人、知消防管理制度及消防措施、知火警电话号码、知灭火基本方法;会报火警电话、会使用和维护公司配备的各类灭火器材。)五、工作过程中发现火险、火灾,必须及时报警和通知公司相关领导,并积极参加火灾扑救工作。六、协助公司风险管理部做好火灾事故的调查。燃烧爆炸的基本理论一、燃烧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最常见最普遍的燃烧现象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二、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是可燃物(一种或多种)、助燃物(如氧气等)、点火源三个要素同时存在的情况

4、下,才会发生。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简称燃烧三角)。但当三个要素同时存在时,燃烧并不一定会发生。燃烧的产生还要一定的比例和足够的点火能。 图1 燃烧的要素可燃物: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如可燃固体(纸、木材等),可燃液体(汽油、苯等),可燃气体(氢气、液化石油气、甲烷等)等;助燃物:凡能帮助和维持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常见的助燃物是空气和氧气以及氯气和氯酸钾等;点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统称点火源。包括明火、电火花、摩擦与撞击、高温体、雷电等。 工业常见的点火源如图2所示。 图2 工业常见的点火源三、燃烧过程可燃物质状态不同,燃烧过程和机理及特点也不同,分述如下:

5、3.1 可燃气体的燃烧可燃气体的燃烧不需要固体、液体物质那样经过溶化、蒸发等准备过程,它们在燃烧时所需要的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气体,或将气体加热到燃点,因此容易燃烧,而且速度快。气体燃烧有两种形式:一是扩散燃烧,即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是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的,形成稳定的燃烧;二是预混燃烧,即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是在燃烧之前进行的,遇到引火源便发生爆炸式燃烧。例如,煤气管道破损漏气,煤气扩散到管道附近的空间,一旦遇到引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并向返回方向燃烧,直到漏气处,转为稳定的扩散燃烧。3.2 可燃液体的燃烧 液体燃烧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蒸汽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液体被点燃

6、后,开始燃烧得很慢,生成的火焰也不高,因为这时液面温度低,蒸发速度不快。随着燃烧强度逐渐增大,液体表面温度上升,蒸发速度和火焰的温度也就同时增加,如果不断地供给空气,就可能维持燃烧,一直到烧完为止。如果可燃液体流淌开来燃烧时,就会迅速扩大火灾面积。3.3 可燃固体的燃烧固体物质种类繁多,性质不一,状态不同,其燃烧过程有很大差异,大体上有三种情况: 简单固体物质,如硫、磷、钾、钠等都属于此类物质。它们燃烧时,先受热溶化,然后蒸发变成蒸气而燃烧。例如,用火焰接触硫块时,先熔化,后气化,与空气混合燃烧。这类物质的熔点、燃点低,只需要较少热量就可变成蒸气,而且又没有分解过程,所以容易着火。低熔点固体物

7、质,在常温下是固态,如蜡烛、沥青、石蜡、松香等,它们燃烧时,先受热熔化,然后蒸发、分解、氧化,直到出现有火焰的燃烧。例如,将点燃的火柴接近蜡烛,它并不马上燃烧,先蜡烛受热熔化、气化,并在火焰作用下,蒸气分解成碳和氢,与空气中的氧化合而燃烧。复杂固体物质,如木材、纸张、煤、赛璐珞、塑料、胶片、棉花、等,它们燃烧时,受热先分解,析出气态产物,氧化燃烧。木材燃烧时,受热先蒸发掉水份,继而外层开始分解出可燃的气态产物,以氢和甲烷为最多,同时放出热量,开始剧烈地氧化,直到出现有火焰的燃烧,当木材完全分解后,有火焰的燃烧就完结而转入木炭的无火焰的阴燃阶段。木材有火焰的燃烧阶段,由于火焰大,燃烧产物多,温度

8、高,燃烧速度快,能最快地扩大火灾范围。棉花、亚麻等纤维物质,如处于松散状态,与空气接触面大,则燃烧速度快;如处于堆、捆中,燃烧是从堆、捆的表面向里燃烧,则燃烧速度较慢,但不易扑救。有时即使把火焰扑灭了,堆内或捆内的燃烧还在继续。所以,在将表面上的火焰扑灭后,还应马上用水浇灭堆捆的内部燃烧。固体颗粒,俗称粉尘,其比表面特别大,当粉尘悬浮在空气中时,因与氧气充分混合,燃烧速度很快而发生粉尘爆炸。总之,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可燃物燃烧,气体燃烧速率最快,液体次之,固体最慢。基本燃烧方式可分为气相燃烧和固相燃烧两种情况。气相燃烧为均相燃烧,有火焰,燃烧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固相燃烧即表面燃烧是固体本身的燃

9、烧,是呈现光和热,无火焰。不同物质的燃烧过程和机理可用图表示如下:熔化 固体蒸发 液体蒸发氧化分解着火气体燃烧 图3 物质的燃烧过程四、燃烧的类型常见的燃烧类型有闪燃、着火、自燃。五、闪燃及闪点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当与空气混合后,一遇到火源,就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这种现象叫做闪燃。易燃与可燃液体表面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物质的闪点越低,其火灾爆炸危险性越高。表1: 常见物质的闪点 物质闪点()物质闪点()物质闪点()汽油10苯-11 氰氢酸 -20 二硫化碳- 20甲苯 6乙醇 12丙酮45六、着火及燃点(着火点)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当可燃物质达到某一特定温度

10、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在移去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表2:常见物质燃点物质燃点()物质燃点()物质燃点()黄磷34苯555汽油16纸120甲苯535麦草200蜡烛190二甲苯525无烟煤280-400七、自燃及自燃点可燃物在没有外界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产生自发着火并持续燃烧的现象叫自燃。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表3:常见物质的自燃点物质自燃点()物质自燃点()黄磷34木材400-500柴油350-380棉花407汽油255-530晴纶纤维525八、最小点火能 最小点火能是指能

11、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燃烧爆炸时所需的最小能量。最小点火能数值愈小,说明该物质愈易被引燃。如氢的最小点火能为0.019mJ,甲烷为0.25mJ ,丙烷0.305 mJ,丁烷0.52 mJ。因此氢气最易被点燃。九、爆炸及爆炸的种类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引起的。按爆炸物质在爆炸过程中的变化爆炸分:化学爆炸、物理爆炸、核爆炸三类。按照爆炸的传播速度,化学爆炸可分为爆燃、爆炸、爆震。常见的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类,见下图4所示。图4 爆炸类型及特征常见的爆炸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压力容器气瓶锅炉爆炸复杂分解爆炸简

12、单分解爆炸爆炸混合物爆炸爆炸所需热量是由爆炸物本身产生的不发生燃烧反应,如三氯化氮等具有不稳定结构的物质爆炸时伴有燃烧反应,燃烧所需的氧是由本身分解时供给,所有炸药均属此类。可燃气体、蒸汽、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物质等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遇火源引起的爆炸条件由物理因素如状态、温度、压力等变化而引起的爆炸物质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使压力急剧上升而引起的爆炸特征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成分均不改变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成分均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十、爆炸浓度极限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点火源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做爆炸浓度下限( 也称爆炸下限),最高浓度叫做爆炸浓度上限(也称爆炸上限)。可燃气

13、体和可燃蒸汽及粉尘在空气中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尝试范围越宽,则其爆炸危险性越高。表4: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名称爆炸极限(%) 名称爆炸极限(%)氢475苯1.28.0 一氧化碳 4.912.5甲苯 1.27.0 液化石油气 1.59.5二甲苯 1.17.0甲烷 5-15乙炔 1.5-82十一、燃烧与爆炸的关系燃烧与爆炸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图形象地表 图5 燃烧与爆炸的关系十二、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温度:若混合气体遇到点火源之前的最初温度升高,则爆炸下限降低,上限增高,爆炸的危险性增加。压力:混合气体在加压的条件下,其爆炸下限无显著变化,但上限一般都显著提高。当混合气体的原始压力减小时,爆炸极限的范

14、围将缩小,当压力降到某一数值时,上限和下限合成一点,压力再降低,就不爆炸了,这一最低压力称为爆炸的临界压力。含氧量:混合气体中含氧量增加,爆炸极限扩大,若渗入氮、二氧化碳等不燃气体,混合气体中氧浓度降低,爆炸的危险性降低。容器:容器的直径越小,火焰在其中蔓延速度越小,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容器直径小到某一数值时,火焰就不能蔓延,混合气体就不会爆炸。火源:如果火源强度高,热表面积大,与混合气体接触时间长,就会使爆炸极限扩大。十三、危险化学品及其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等特性,会对人员、设备、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如根据燃爆性分为:爆炸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根据其毒害性,分为有毒品等。我国目前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GB1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