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设计必修2.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62858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设计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设计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设计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设计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设计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宗教在我国还将长期存在,全面正确理解和贯彻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知识方面: 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理解:(1)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2)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3)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能力方面: 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正确性和必要性。3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加强宗教的政策观念,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活动,特别是认清功的邪教本质。教学重点和难点 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紧紧抓住中央一

2、再强调的三句话:(1)全面贯彻宗教政策;(2)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3)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教学方法和设想本课是新授课,学生对宗教问题较陌生,难点和疑点很多,采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分析交流-验证结果。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教学过程(打出第一张投影)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宗教政策。导入新课:(打出第二张投影)最近美国的一些新闻媒体对中国的宗教状况横加指责,认为中国取缔功,是对宗教的迫害,它们说,“中国限制宗教活动,没有宗教自由”。是否真象美国所说的中国没有宗教信仰自由。还是

3、先让我们来看看功到底是什么货色。播放反对功录象片段大约4分钟。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你对我国政府取缔功是怎样认识的。学生议论后,找一名学生回答(略)(打出第三张投影)“功”不是宗教,是地地道道的邪教。它具备邪教的六大特征。其本质是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的。它对国家、社会、人民的危害极大,必须坚决予以取缔。打出第四张投影: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五十七届会议4月日在日内瓦举行唱名表决,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提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这是美国在人权会上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第十次遭到失败。 这充分说明利用人权干涉它国内政是不得人心的。再次暴露了,美国某些人

4、打着“人权”旗号,利用“宗教”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那么,在我国到底有没有宗教信仰自由,我国对宗教实行什么政策呢?(一)、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板书)(打出第5张投影)请大家先来看看这几幅画面,第一幅:是按藏传佛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经金瓶掣签,诞生于藏北嘉黎县的6岁灵童坚赞诺布,被任命为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的转世真身。中央人民政府特准坚赞诺布继任为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其它略)以上事实说明我国存在宗教信仰的自由。再来看看下列数字,(打出第6张投影),新中国50年来,宗教的状况,说明我国对宗教实行的是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那么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我们又如何理解和贯彻这一政策呢?1要

5、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打出第7张投影)(见下图) 1.正确理解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自由的政策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全面理解和 贯彻宗教信 仰自由政策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 2 全面贯彻宗教信 政策的范围内进行 仰自由政策 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 办 的方针 全面理解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请同学们阅读并回答。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有“四个自由”(辅板书)从以上含义我们不难看出,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既保障公民信教的自由,又保障公民不信教的自由。不能只理解为一个方面。“两个方面”(辅板书

6、)全面理解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那么该如何贯彻执行呢?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自由权利,国家要给予保护。但是否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呢?不是,而是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请同学们看书,国家保护的范围有几个方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是“三个保护”(辅板书)。那么什么是正常的宗教活动,它又是以什么标准界定呢?请同学们阅读p128最后一段。教师总结,注意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宗教场所内”和“自己家里”进行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到宗教场所外,宣传有神论;同时,任何人不得到宗教场所内进行无神论的宣传或在信教群众中发动有神还是无神的辩论。由此看出,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自由权利,与其它一切自由一样,也不是绝对

7、的。公民在行使这一自由权利时,不得超越国家的宪法、法律和政策的范围。也就是说,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政策范围内进行。请同学们阅读P129第一自然段,看一看法律上对宗教活动的规定有几个方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对,有“四个不得”(辅板书)。其中不得利用宗教干预行政,即宗教不得干预政府部门的工作;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司法,即宗教不得干预法院、检察院的司法工作。(打出第8张投影)请同学们分析下列行为,是否符合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事例1:是利用宗教干预行政;事例2:是利用宗教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事例3:是到宗教场所外传教,宣传有神论。因此,以上三个事例,都是违背我国的宗教

8、信仰自由政策的。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还要坚持一个方针,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这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问题。(打出第9张投影)我国政府对“梵蒂纲”封圣一事强烈不满,如何认识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呢?教师回答:旧中国,天主教、基督教完全被帝国主义势力控制和利用,一些外国传教士曾经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直接参与者和帮凶。对此,梵蒂冈不仅不表示忏悔,反而要把这些作恶多端的罪人册封为“圣人”,这是对中国人民的公然挑衅,是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翻案,梵蒂冈的这一行径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和中华民族的尊严。是妄图继续对中国

9、的宗教进行控制。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在此基础上,还要发展宗教方面的对外关系,如以傅铁山为团长的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一行8人,于2000年8月28日出席了,“联合国宗教和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 傅铁山代表中国宗教界人士发言。1994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一个规定、一个条例,请看教材P129小字材料,教师问,国家为什么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作出如上规定?教师回答,一方面,通过法律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制止一切非法的宗教活动,真正使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执行,所以,要2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打出第10张投影),什么是依法加强对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为什么要依法加强对对

10、宗教事务的管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只有依法加强对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内,才能更好的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一方面: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正常的宗教活动以及宗教团体、寺观教堂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坚决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我国依法取缔功,就是打击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它不仅没有妨碍宗教信仰的自由,相反正是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体现了国家依法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因此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二者并不矛盾,是一致的。那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呢?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

11、适应。(打出第11张投影)请同学们阅读P129130 请学生回答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含义是什么? B:有无这种可能?(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相适应是否意味着信仰一致呢?不是的,就是要求教徒在政治上作到“一热爱,两拥护”,就是要求教徒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作到“四维护”(辅板书),并以此作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C:提问: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否克服了消极作用,只存在积极作用了呢?学生议论后回答,教师总结:作为与科学世界观对立的宗教,只要存在,其消极作用就不会消失。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把宗教的消极作用限制到最小限度。综

12、上所述,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关系是。(打出第12张投影)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二者是一致的。二者的共同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还有那些疑问呢?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前边我们学过,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其作用主要是消极的,我国为什么还允许其存在?还对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呢?老师:这个问题提的很好,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以下这一问题。(二)、我国制定宗教政策的客观依据哲学上我们学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要坚持唯物论的观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制定宗教政

13、策也要遵循这一观点。(打出第13张投影),提问:你对周恩来的一段话是如何理解的?在我国,宗教存在的条件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按照唯物论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还具有相对独立性。宗教存在的条件有如下几个方面:(打出第14张投影)1、传统思想、宗教观念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消除。这是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不可能很快消失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基本消失了,但其社会根源并没有消失。阶级根源是宗教存在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但不等于社会根源。在社会主义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技术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由此必然会

14、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由于某些严重的天灾人祸,因此人们还不可能从宗教的影响下完全解放出来。(社会根源不等于阶级根源)辅板书3、国际影响的存在。因此,宗教在我国将长期存在。这也是我国制定宗教政策的客观依据。(打出第15张投影),这是灵山大佛的开光仪式,有八万人参加。同学们,想一想这说明什么呢?教师;这一方面说明,在我国的确存在宗教,另一方面说明宗教是一只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我国总信教人数1亿人,如何把这一社会力量,引导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正是制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意义之所在。(三) (三)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正确性、意义)(打出第16张投影)1 符合宗教自身的规律宗教自身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只要宗教赖以存在的根源和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