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行唐三中、正定三中、正定七中高二政治联考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62486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石家庄行唐三中、正定三中、正定七中高二政治联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石家庄行唐三中、正定三中、正定七中高二政治联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石家庄行唐三中、正定三中、正定七中高二政治联考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石家庄行唐三中、正定三中、正定七中高二政治联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石家庄行唐三中、正定三中、正定七中高二政治联考 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唐县第三中学、正定县第三中学、正定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11月联考试卷高二政治一、 选择题 1. 2012年12月1日,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中国首条,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新建高寒地区的长距离高速铁路。上述材料说明 ( ) 人类可以利用规律为自己造福 规律是可以改变和创造的 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来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A B C D 2. 有专家认为,能给病人服用价格低廉、无任何副作用的安慰剂而又能起到疗效,自然是一桩美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安慰剂未必能起到真正又持久的疗效,而真正意义上的治疗却

2、被耽搁了。人类对“安慰剂效应”认识的转变说明了 ( )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认识具有相对性,认识总会随着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真理具有差异性,人们对同一对象会存在多个真理性认识 A B C D 3. 十八大确定的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关于全面小康表述的差异,说明了( ) 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民

3、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 B C D 4.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 )A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5. 2010年春夏季中国报纸十大流行语真实记录了我国社会与国际社会今年春夏季走过的轨迹:地震、上海世博会、低碳、房价调控、南非世界杯、维和警察、债务危机、校园安全、十二五规划、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客观地映照了时代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社会现象,反映了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的热点、焦点信息。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具有创造性

4、,可以创造出新的东西 C我国是一个开放兼容的社会 D经济活动决定人的认识活动 6.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 B C D 7.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5、) 8. 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要按规律燃烧、按规律熄灭的永恒的活火。”被列宁高度评价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材料中列宁说的“辩证唯物主义原则”是指 ( )A.坚持了朴素唯物主义基本思想 B.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C.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科学地统一起来了 D.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因而是科学的绝妙的说明 9.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因此,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

6、区发展规划。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 A实践是认识来源 B现象和本质是不可分的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一切从实际出发 10. “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自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这种观点是( ) A 正确的,因为我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既有直接经险,也有间接经验( ) B错误的,因为它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C正确的,因为它肯定了人的认识既有感性认识,也有理性认识 D错误的,因为我们获得认识必须经过亲身实践 11. 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

7、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句话表明( ) A生活的积累就是艺术 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艺术创作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 12. “智慧城市”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对接融合,政府、企业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从哲学上看,“智慧城市” ( )A打破常规,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B发挥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C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说明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3.左侧 漫画我们的辉煌政绩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要重视关键部

8、分对整体的影响 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 要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A B C D 14. 右侧漫画冬天: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既要分析事物的偶然联系,也要分析必然联系 既要看到事物的现象联系,也要看到本质联系 既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又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 既要重视客观条件,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ABCD 15. 2013年11月1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 )改革既要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注重矛盾的次要方面 改革既要重

9、视全局性的顶层设计,又注重基层的实践探索 既要着眼于改革中的普遍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特殊性问题 既要着眼于改革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 A B C D 16. 月朗晴空今夜断言无雨,风寒露冷来晚必定成霜。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C来自实践的认识是正确的 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17. 201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承诺: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将细颗粒物(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省级财政将投入2500万元从源头上治理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应对PM2.5时,必须做到

10、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从广东总结出来的特殊经验,可到全国推广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治理PM2.5重在行动 18. 为创建浙江省特色学校,某校加强课程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耐心细致做好家长和学生思想工作,全面协调课程改革与学校管理的关系。该校的做法 ( )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看到了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A B C D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不能把经济发展速度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是强调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

11、城市和农村要协调发展,区域之间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科学发展观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A B C D 20.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做到统筹兼顾,需要 ( )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着眼于部分,发挥部分的作用 A B C D 21. 下列成语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

12、) A和而不同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对症下药 22. 为保证中非论坛峰会期间的交通畅通,北京市政府采取了提高公交出行率,延长地铁运营时间,号召单位错开高峰上下班,采取交通预报制度等多种措施。你认为北京市政府在峰会交通管理中运用的哲理有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A B C D 23. 在美国,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并不是很大,所以,大部分都选择在城郊或远郊买房或建房,反而往往是工薪族住在市中心的公寓房;而在中国,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化的

13、强制性划分,以及由此形成的福利待遇上的过分悬殊,人们买房子时一般是有钱人往城市买,工薪族住郊区。这表明 ( )矛盾的特殊性是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A B C D 24. 下列思想不能体现中国传统哲学中矛盾观的是 A万物莫不有对 B相反相成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D万物皆化 25. 手机本来是方便人们联系的通信工具。但在电影手机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手机,如果不善加利用,就不再是手机,而是手雷。”这表明 (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变化发展的 B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C事物都有前

14、后相继的发展过程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6.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正确的认识有 (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A B C D 27. 观察右图蕴含的哲学寓意不包括( ) A顺应发展趋势,转变思维方式 B承认因果联系,增强科学预见 C分清主流支流,辨别事物性质 D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28. 目前,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于光学、医药、半导体、信息通讯等领域。纳米科技通过操纵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和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物质。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A 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引起质变 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C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