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肠梗阻减压管技术及其在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62478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置肠梗阻减压管技术及其在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安置肠梗阻减压管技术及其在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置肠梗阻减压管技术及其在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置肠梗阻减压管技术及其在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置肠梗阻减压管技术及其在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 探讨安置肠梗阻减压管技术在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小肠梗阻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胃管减压和灌肠等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安置肠梗阻减压管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24h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症状的平均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 两组患者

2、确诊后均需接受禁食禁水、灌肠、调节电解质和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传统胃管减压,具体操作为:患者采取保持仰卧位,由专业护士在胃管前端用石蜡油进行润滑,然后插入患者的一侧鼻腔,深度约为50cm,若患者无不良反应,则连接负压吸盘。观察组使用安置肠梗阻减压管技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在胃镜室完成,患者保持仰卧位,将肠梗阻减压管插入患者一侧的鼻腔内的,当送达至60cm处时让患者体体位变为左侧卧位,然后行胃镜插入,在内镜指示下将肠梗阻减压管送达至十二指肠段之下。将送入35cm左右的导丝,再沿导丝将肠梗阻减压管推进3040cm,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减压管距鼻腔130cm处停止,将20ml无菌注

3、射用水注入前水囊,并在导管内注入80ml,固定导管后取出导丝,若患者无不良反应,则连接负压吸盘。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状况,包括24h导管引流量、患者腹痛、腹胀、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等内容;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治愈的评价标准为:患者的腹部症状明显消失,可以自主排气和排便,经X线或CT复诊,肠梗阻症状显著减轻。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当P0.05时,则表明每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症状缓解状况 观察组患者的24h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症状的平均缓解时间显著

4、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临床治疗效果 经对比,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讨论在临床诊疗中,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是指肠内的容物无法在肠内正常运行而导致障碍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小肠梗阻,在肠梗阻中所占的比例高达60%80%1。小肠梗阻属于急腹症,具有发作迅速和病情发展快的特点,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导致肠绞窄、大面积的肠管供血不足和腹膜炎等出现,甚至死亡2。所以及时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胃管减压由于长度较短,只能通过胃液和潴留物来降低压力,治疗效

5、果有限。所以采用这种方法会延长保守治疗的时间,增加手术率。在本组的研究中,观察组所采用的是安置肠梗阻减压管技术,因为肠梗阻减压管的长度很长,能够直接推送到小肠的上端。在胃肠蠕动的作用下,还能不断接近梗阻的部位,可以提高吸引的效率,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3。在本组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24h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另外,因为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安置肠梗阻减压管技术可以提高小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参考文献:1张辉,潘琪,秦宪斌.肠减压与胃减压对急性小肠梗阻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02(21):206-207.2杜时雨,姚力,房龙,等.胃镜引导下经鼻肠梗阻减压管置入在小肠梗阻中的应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06(14):532-534.3王忠,李彬,韩廷超,尹桂亭,等.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1,09(42):54-56.编辑/哈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