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2卷 中国近代史综合卷(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862446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2卷 中国近代史综合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2卷 中国近代史综合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2卷 中国近代史综合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2卷 中国近代史综合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2卷 中国近代史综合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2卷 中国近代史综合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2卷 中国近代史综合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卷 中国近代史综合卷(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1、 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24.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A. 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B. 闭关锁国政策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C.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D. 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答案】A【解析】 B,C不能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史实,故排除;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择A,既能说明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未予以颁布,

2、也能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颁发各省的史实。25.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1和图2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 图1图2 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A. B. C. D. 【答案】C【解析】从图一到图二商业广告不一定是革命党人所为,武昌起义宣传阵地应该是民报;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元月,与材料时间不相符合;都是反映出这场革命浪潮所代表的民主共和已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

3、6.1926年6月,毛泽东在向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时特别提到,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很重视城市但忽略了农村。他断言:只有把农民的潜力发挥出来,革命党才能获得战胜帝国主义的力量。这反映毛泽东A. 坚持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B. 认为革命的重心应转移至农村C. 致力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成果D. 肯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答案】C【解析】A.1927年的南昌起义是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武装的开端,故不选A。BD.1927年底以来,随着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革命工作的重心转移至农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不选BD。C.题干所给材料中“1926年”“国民党的宣传工作特别重视城市而忽略了农

4、村”“只有把农民的潜力发挥出来,革命党才能获得战胜帝国主义的力量”反映出毛泽东在国民革命时期认识到发动农民对推动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的重要性,表明毛泽东致力于巩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成果,故选C。故选C。27.国民党参谋本部在民国26年度作战计划中提出:“作战时间,应有专门机关指导民众,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取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这反映了国民党当时()A. 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相结合 B. 对开展敌后游击战有所关注C. 密切配合敌后战场抗战 D. 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

5、,可知国民党已经注意到敌后游击战,故B项正确 国民党的抗战路线是片面抗战路线,故A项错误 C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故选B 28.洋务运动时期,清首任驻英、法公使郭嵩焘认为英国“所以持久而国事益张者,则在巴力门议政院(议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买阿尔(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愿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而中国“秦汉以来二千余年适得其反”。这些言论引起国内官绅的公愤,记录这些言论的书奉诏毁版。郭嵩焘被罢黜公使职务。上述历史现象集中体现了A. 中英国力强弱的主因在于政治制度差异 B. 中国由传统帝国走向近代社会起步艰难C. 外交近代化加快了西学东渐的进程 D. 洋务运动阻碍了国人民主意

6、识萌生【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以得出,郭嵩焘在英国期间了解了英国的民主政治的优点,并将其带回国内,引起了国内守旧派的不满,进而被罢黜公职,由此可以得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和束缚,B符合题意;A只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材料没有体现外交的近代化问题,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对民主思想产生的阻碍,反映的是守旧派对西学的排斥,D不正确。故选B。29.下表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表(单位:百分比)。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趋于平衡B. 西方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C. 中国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居优势D. 中

7、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答案】D【解析】A.“趋于平衡”不符合史实,故不选A。B.题干没有涉及外国列强,故不选B。C.题干没提供可比较的参照物,无法得出中国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居优势,故不选C。D.结合图表可知中国的轻工业品进口呈下降趋势,出口在上升,在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基础上,进口和出口都在增加,故D正确。故选D。30.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项目1912年1936年轻工业产品进口比例54.714.3出口比例10.925.2重化工业产品进口比例13.747出口比例3.66.9A.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C. 中

8、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认识图表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图表可以看出1936年和1912年相比,中国轻工业进口比例减少,出口比例增加,重化工业产品进口比例增加,出口比例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南京国民政府在此时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民族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C项正确;A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表述错误,排除。故选C。31.1906年9月9日,大公报刊载一则广告:“本号不惜工本,置有外国机器,聘请旁通泰西化学饼师,选买上等洋面以西式饼之材料制造中秋月饼

9、,不独适口,而且花样新奇,至于一切人物、花草,均用外国糖浆推凸,玲珑导常,食之既见爽心,观之更觉悦目。”据此可知( )A. 西方饮食占据中国市场B. 中国盲目崇尚西洋风尚C. 中国社会习俗完全西化D. 饮食风尚发生显著变化【答案】D【解析】A.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西方饮食占据中国市场,故不选A。B.中国盲目崇尚西洋风尚与材料主旨不符,故不选B。C.中国社会习俗完全西化的说法过于夸张,故不选C。D.依据材料“本号不惜工本,置有外国机器,聘请旁通泰西化学饼师,选买上等洋面以西式饼之材料制造中秋月饼,不独适口,而且花样新奇,至于一切人物、花草,均用外国糖浆推凸,玲珑导常,食之既见爽心,观之更觉悦目”可

10、知,此广告反映了近代中国饮食风尚发生显著变化,故选D。故选D。32.清末民初“国学”兴起,国学大师刘师培认为“西人社会之学可以考中国造字之原”,又以中土文字的涵义证实两方社会学的观察。引用西方自希腊、罗马以至近代哲学、宗教、学术的种种观念,来阐明中国的经子诸学“合于西儒”。王国维主张将中国原有经、史、子、文四部分别纳入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西方的分科系统之内。这表明他们()A.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B. 对中国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C. 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D. 复兴国学以抵制西方文化侵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和理解分

11、析问题的能力。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文化侵略”,故D项错误;清末学者虽然以“国学”与西方学术系统做鲜明的对比,但却没有对中国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故B项错误;相反的,他们基本上承认了“西学”的价值,肯定“西学”有助于“国学”研究,同时希望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分别系于西方范畴之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故A项正确;清末学者主张整理“国学”,弘扬民族文化,同时学习借鉴西方文化,而不是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故选A。33.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

12、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A. 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B. 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C. 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D. 弘扬国粹以凝聚民族精神的理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思想的变化。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故A项错误;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故C项表述不准确;D与“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不符;近代中国文化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向现代形态转变,故B项符合题意。 34.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早期以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主义为主要内容,“五四”运动以后以“济弱扶倾”,支持全世界弱小

13、民族独立为目标,国民大革命时期则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追求中华民族独立。这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A. 始终围绕着民族独立的主题进行着 B. 是随着民主革命的发展不断丰富的C. 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根本目标 D. 把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独立相对立【答案】B【解析】A.该项理解错误,五四后以支持全世界弱小民族独立为目标,故排除A。B.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可知,“民族主义早期以推翻清土朝的封建擘制主义为主要内容,辛亥革命后以反对帝国主义,追求中华民族独立为核心,五四运动以后则以济弱扶倾,支持全世界弱小民族独立为目标。”结合时代背景可见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随着民主革命的发展不断丰富的,故B正确。C.该

14、项错误,这是民权主义的目标,故排除C。D.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故选B。35.在鲁迅1919年的小说药中,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革命者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A. 揭露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B. 主张进行深入的思想改造C. 深刻揭示国人的愚昧落后D. 反映民众的极度麻木冷漠【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并结合所学可知,群众对革命毫无认识,思想非常愚昧

15、,所以中国人必须进行思想解放运动,B项正确;C项从属于B项,可以排除;A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可以排除。故选B。 (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41题25分,42题12分,47题15分,共52分)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罗兰希尔的邮政改革之前,英国的邮政事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弊端丛现。当时英国的邮政体系非常复杂。以伦敦为例,就有三个不同的邮政机构,邮资通常由收件方负担,且由于邮费昂贵,除了议员等特权阶层之外,没有人享有免费通信的权力,因此,“即便中产阶级,也很少有人不觉得邮费负担沉重的”。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如果邮递员送信加收钱的话,一个半小时他只能送67封信;如果不需要收钱的话,半个小时就能送570封信。邮递员收来的钱在层层递缴的过程中时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