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47中学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光学 原子物理 .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62442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广州47中学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光学 原子物理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广州47中学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光学 原子物理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广州47中学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光学 原子物理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广州47中学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光学 原子物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广州47中学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光学 原子物理 .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广州市47中学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光学 原子物理1. 历史上,为了说明光的性质,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如今人们对光的性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四幅示意图中所表示的实验中能说明光的性质的是2太阳光的可见光部分照射到地面上,通过一定的装置可观察太阳光谱如图所示是一简易装置,一加满清水的碗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将平面镜M斜放入水中,调整其倾斜角度,使太阳光经水面折射再经水中平面镜反射,最后由水面折射回空气射到室内白墙上即可观察到太阳光谱的七色光带,逐渐增大平面镜倾斜角度以后各色光陆续消失,则此七色光带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以及最先消失的光是A红光紫光,红光B紫光红光,红光C

2、红光紫光,紫光D紫光红光,紫光3把一个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 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这时可以看到亮暗相间的条纹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薄片向着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大时,条纹变疏B将薄片远离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小时,条纹变疏C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条纹向着劈尖移动D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条纹远离劈尖移动4、紫光由折射率为n的棱镜进入空气,则下述正确的是A. 频率变为原来的n倍,波长变为原来的1/nB. 波长变为原来的n倍,波速变为原来的n倍C. 波长变为原来的1/n,波速变为原来的n倍D. 频率变为原来的1/n倍,波长变为原来的n倍OOOO A B C

3、 D5. 在一薄壁圆柱体玻璃烧杯中,装有某种透明液体,液体中插入一根细铁丝,当人沿水平方向(垂直于纸面)观看时,会看到铁丝在液面处出现“折断”现象,此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是6 科学家们公认,太阳能是未来人类最合适,最安全、最绿色、最理想的替代能源,太阳能利用的一种方案是在距地球表面约36000公里的同步轨道上,建立太阳能发电厂,然后利用微波将电能传回地球,据推算,到2020年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大约需要25万亿立升原油,如果用太阳能替代,只需要一块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半径约70公里的圆形转化太阳能的“光板”就可实现已知太阳距地球1.51011m,地球半径为6400km,太阳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4、109倍关于该方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圆形吸太阳能的“光板”在地球上会形成日全食B该圆形吸太阳能的“光板”在地球上会形成日全食和日偏食C该圆形吸太阳能的“光板”在地球上会形成日环食和日偏食D该圆形吸太阳能的“光板”可以不自转7.一九二三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用旋转棱镜法较准确的测出了光速,其过程大致如下,选择两个距离已经精确测量过的山峰(距离为L),在第一个山峰上装一个强光源S,由它发出的光经过狭缝射在八面镜的镜面1上,被反射到放在第二个山峰的凹面镜B上,再由凹面镜B反射回第一个山峰,如果八面镜静止不动,反射回来的光就在八面镜的另外一个面3上再次反射,经过望远镜, 进入观测者的眼中。(如

5、图所示) 如果八面镜在电动机带动下从静止开始由慢到快转动, 当八面镜的转速为时,就可以在望远镜里重新看到光源的像,那么光速等于 A. 4 B. 8 C. 16 D. 328.如图所示,一细光束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成a、b、c三束单色光,则这三种单色光中A. 光子的能量EaEbEcB. 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的关系是vavbdb dcD. 在真空中传播时的波长关系是abE2 E1I2 I1I2ABCDO/O 18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p=h/,它也遵守有关动量的规律。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字形装置可绕通过横杆中点的直轴OO在水平面内灵活地转动,其中左边是圆形黑纸片,右边是和左边大小、质量相同的圆

6、形白纸片。当用平行白光垂直照射这两个圆面时,关于此装置开始时转动情况(俯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顺时针方向转动 B逆时针方向转动 C都有可能 D不会转动19光热转换是将太阳光能转换成其他物质内能的过程,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一种光热转换装置,它的主要转换器件是真空玻璃管,这些玻璃管将太阳光能转换成水的内能。真空玻 璃管上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使尽可能多的太阳光能转化的热能,这种镀膜技术的物理学依据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粒子性C光的干涉 D光的衍射20. 红外热象仪是利用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进行探测成像的一种器材。它可以作为对电力系统线路状态进行监测的一种手段。红外热象仪可通过红外线遥感测出架

7、空高压输电线各处的温度高低,根据发热点(一般在电线接头处)相对周围环境温度的温升来判断线路缺陷。请思考:红外热象仪为什么要选择红外线来进行遥感呢?线路中有缺陷的地方温度为什么高呢?以下几种答案中正确的是A. 红外线光子能量小,红外热象仪发射红外线时消耗能量少;线路中温度高的地方电流大B. 红外线光子能量小,红外热象仪发射红外线时消耗能量少;线路中温度高的地方电阻大C.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不同的物体在不同的温度下发射红外线的频率和强度不同,线路中温度高的地方电流大D.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不同的物体在不同的温度下发射红外线的频率和强度不同,线路中温度高的地方电阻大21. 酷

8、热的夏天,在平坦的柏油马路上,你会看到在一定距离之外,地面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一片水面,似乎还能看到远处车、人的倒影,但当你靠近“水面”时,它也随你的靠近而后退。对此现象正确的解释是A. 同海市蜃楼具有相同的原理,是由于光的全反射造成的B.“水面”不存在,是由于酷热难耐,人产生的幻觉C. 太阳光辐射到地面,使地表空气温度升高,折射率大,发生全反射D. 太阳光辐射到地面,使地表空气温度升高,折射率小,发生全反射2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黄光,则条纹间距变宽C光导纤维丝的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

9、套材料的折射率大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23. 用a、b两种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其中图甲是a光照射时形成的,图乙是b光照射时形成的,则关于a、b 两束单色光,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光子的能量比b光的大 B. 在水中a光传播的速度比b光的大C. 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大 D. b光的波长比a光的短24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从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B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圆满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C贝克勒耳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核中含有质子。D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并用实验证实了电

10、磁波的存在25.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用10.2ev的光子照射 B. 用11ev的光子照射C. 用14ev的光子照射 D. 用11ev的电子碰撞26. 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用13.6ev的光子照射 B. 用14ev的光子照射C. 用13.6ev的电子碰撞 D. 用11ev的电子碰撞27. 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激发态时,发蓝色光,则氢原子从n=5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激发态时,可能发出的是: A. 红外线 B. 紫光C. 红光 D. 射线28美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型镍铜长效电池,它是采用半衰期长达10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镍63(63 Ni)和铜两种金属作为长寿命电池的材料,利用镍63发生裂变时释放电子给铜片,把镍63和铜片做电池两极外接负载为负载提供电能。下面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