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4.6 国共的十对峙 6学案 必修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62379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4.6 国共的十对峙 6学案 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4.6 国共的十对峙 6学案 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4.6 国共的十对峙 6学案 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4.6 国共的十对峙 6学案 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4.6 国共的十对峙 6学案 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1937年之前)二、学习重点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时间和领导人 2. 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3红军长征的时间和历史意义 4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三、学习难点1.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 遵义会议【自主学习】一、南昌起义1背景:中共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2经过: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二、土地革命 (一)“八七会议”1时

2、间、地点: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2内容: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3意义: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二)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三)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1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2发展:1930年夏,在毛泽东“工农武装根据”思想指导下,全国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四)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和实践1理论: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

3、装割据”思想。2实践:(1)土地革命: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发动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2)根据地建设: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经济建设:毛泽东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经济建设,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3)武装斗争:从1930年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三、红军长征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过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

4、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师,长征结束。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标志着革命新局面的开始。【合作探究】 1. 如何理解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1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主要内涵是: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 2长征精神形成于工农红军长征过程中,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

5、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2.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遭遇的两次严重挫折分别是什么?简要回答挫折的主要原因及采取了怎样的挽救措施?两次挫折: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1935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挫折的原因:大革命客观上是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超过了革命的力量,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上是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第五次反围剿:由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取得统治地位,毛泽东被剥夺了领导权,第五次反围剿指挥失误,被迫

6、进行长征。挽救措施: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迅速召开“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最后走出一条正确的工农武装割据之路。长征途中,1935年初,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从军事上、组织上纠正“左”的错误,在军事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3.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内容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内容: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关系: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

7、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八七会议 D国民革命 2毛泽东 1927 年作的一首词中写到:“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赞颂的是 ( C ) A上海工人起义 B南昌起义 C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D

8、广州起义 3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D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B长征胜利完成C遵义会议的召开 D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420 世纪 30 年代的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建立的土地所有制是 ( B )A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B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C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D农民平均享有地权制度 520 世纪 30 年代初,红军能够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大“围剿”的主要原因在于 ( D )A广大人民支持 B土地革命路线正确 C国民

9、党腐败 D军事方针正确 6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逐步形成了 ( D ) 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人民战争路线 C统一战线理论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7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 B )A“左”倾错误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右倾错误 D秋收起义的失败8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B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一路坦途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9以下不属于1

10、936年10月在甘肃胜利会师的革命军队是( C )A红一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C红三方面军 D红四方面军10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此时,中央工农红军 ( D) 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国民党的的第五次军事“围剿”C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06 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 周年,全国举行了重大的纪念活动。长征以历史上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材料一: 请回答:(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红

11、色政权普遍出现在南方各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工农红军战略转移的原因是什么?其远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什么?普遍出现的原因: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大革命的中心在南方;在南方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直接原因是党内的“左”倾错误致使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 最后胜利的标志:是1936年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于甘肃会宁。材料二:毛泽东在七律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薄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2)在中国

12、工农红军长征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3)从上述图片看,中国革命的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转移: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瑞金)转向西北(延安)。 影响:长征使中国革命经历了严峻考验,保存了革命的力量,有利于人民武装的发展壮大。随着民族矛盾有加深,抗战的来临,革命中心陕北成为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材料三:“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讲话(2006年10月23日)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现实意义的认识。认识: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坚持为广大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为积极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