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培训)十一五海口城市定位及核心竞争力研究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62343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经理培训)十一五海口城市定位及核心竞争力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职业经理培训)十一五海口城市定位及核心竞争力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职业经理培训)十一五海口城市定位及核心竞争力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职业经理培训)十一五海口城市定位及核心竞争力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职业经理培训)十一五海口城市定位及核心竞争力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经理培训)十一五海口城市定位及核心竞争力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经理培训)十一五海口城市定位及核心竞争力研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一五”海口城市定位及核心竞争力研究 一、海口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发展的宏观背景1.1 宏观经济发展相对平稳持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以高速增长为特征的起飞阶段的初期。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我国仍具有保持较快经济增长速度的潜力,经济高速增长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同时,出于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地区和环境问题、发展科技教育等目的,我国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种状况不但使海口经济具备国内经济长期高速成长的依托,而且还将拥有广阔的外部市场空间。此外,海口一些特色产业的发展还具有抑制我国过快增长的国外需求的作用(例如东南亚等地的出境旅游等方面)。1.2经济增长方式将会发生根本

2、性转变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以及政府每年规模庞大的基本建设投资的支撑和对外资越来越重的依赖。未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将越来越受到摒弃,取而代之的将是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这将意味着不单纯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生态环境效益。此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将越来越受到重视。1.3 产业结构将有比较明显的变化我国工业化开始进入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加工度产业主导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

3、业比重都有大幅度增长。然而,无论从高收入国家还是中低收入国家的经验数据来看,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并已引起国家决策层面的重视,亟待从政策上继续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对海口市依托地方资源等优势在全国三次产业分工中,提供了很好的结构调整合产业转移空间再配置的区位优势。近两年,国家采取了“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等宏观经济调控。对于国内增长最快的汽车、钢铁、铝、水泥、住房这五大行业进行了适当的调控,使得经济走势基本实现了平稳增长。除了上述五大行业外,以医药产业、旅游产业以及特色高效农业为发展目标的生命科学产业也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医药产业作为健康

4、产业,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于生命健康重视程度的加强将会进一步发展壮大。 21世纪旅游休闲需求将成为人们的第一需求,而旅游业也将从观光旅游过渡到健康生态游等方面。用相关科学技术支撑起来的健康生态旅游产业将是生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0年,国内旅游业在GDP中的比例有望从2003年的5.4%增长到11。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支持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结合,通过绿色食品以及无公害食品基地的检测和认证来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将传统农业的发展融入到生命经济大发展观的战略下,将会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新一轮增长的机会。1.4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内需和消费结构变化突出国内消费需求将呈平稳发展态势。居民

5、消费结构中的一般消费品已经得到初步满足,并且伴随着住房制度、工资制度的改革,城镇居民消费表现出高消费和大型化的趋势,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开始为住房、汽车、休养等高价值商品进行积累。此外,自从2003年春“SARS”以来,全国各地已经悄然兴起花钱买健康或提高生命质量的热潮,尤其数量不断膨胀的先富裕阶层对提高生命质量的需求增强,然而医药保健、休闲旅游等生命经济产业体系并没有与此种需求很好地吻合,以致一方面抑制了国内富裕阶层对高质量生命经济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让很多生命经济的需求流失到了国外。二、海口市社会经济与城市竞争力现状分析2.1经济持续增长,但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十五”以来,海口市GDP持续增长,2

6、001-2004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全省9.8%。2004年,海口市的人均GDP达到17928元(按8.2:1的汇率计算,约2186.2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但2004年GDP总量仅有253.01亿元,同全国其它省会城市相比规模较小。2.2投资增长较快,但消费拉动作用较弱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海口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012004年间,海口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年均11.9%的速度逐年递增。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据主体,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6.2%。相比之下,虽然海口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年增长,消费规模有所扩大,但是消费的内

7、容主要同日常生活有关,并且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弱。2.3 三次产业结构呈倒序排列,特色产业地位突出近年来,海口市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占据半壁江山,第二产业位居其次,三次产业呈现“三二一”的倒序排列格局。2004年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为8.4:32.6:59.0。“十五”期间,海口市工业迅速发展,并形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医药产业和饮料生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2003年,这四大产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6(见图1)。旅游、商贸和近年崛起的信息服务业(包括邮电通信)成为海口第三产业的主要部门,它们的产值占第三产业总产值的61%.2.4 对外贸易发展较慢,与其经济特区

8、的地位不大相称海口市进出口贸易的规模较小,产品层次较低。2004年海口口岸进出口总值15.06亿美元,其中出口3.43亿美元,进口11.64亿美元。现有的30家外贸企业出口竞争力较弱,其中年出口创汇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仅4家。海口市直接利用外资额较小,外资企业平均投资额也较小,而且外资主要投向第三产业,其次是第二产业。近些年来,海口市直接利用外资的规模增长缓慢,有时出现减少的现象,如1997年全市利用外资为5.55亿美元而2004年却为3.2亿美元。外来投资以港台为主,占全部外商投资的71.4。2.5 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居民消费水平处于温饱型“十五”期间,海口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9、但增幅不大,同2000年相比,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6.4,年均增幅为6.6。另外,城镇居民比郊区农民的收入高1.5倍,收入分配的二元结构明显。这种二元分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郊区的城市化进程,并不利于消费规模的扩大和内生增长动力的形成。从海口市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结构看,2004年恩格尔系数达到了0.468,除交通与通讯,教育文化以及娱乐服务消费有所增长外,其他消费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其中居住仅占10.5,医疗保健占6.3等等。这表明海口市居民的消费水平仍处于温饱型,要依靠内需来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将有很大的难度。2.6 区位竞争优势比较明显,但综合竞争力不强海口作为

10、中国省会中最年轻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并不强,2004年在全国参评的200个城市中排名第46位。但利用其独具特色的海岛城市特色,海口通过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和特区政策优势,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潜力很大。与自身综合竞争力水平相比,海口目前在综合环境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第4位),综合就业增长表现尚可(列第25位)。但综合GDP增长、综合收入水平、综合生产率、综合市场占有率都缺乏竞争力。在十二个分项竞争力指标方面,海口的区位竞争力表现最好(列第19位),尤其是其资源优势度很高(列第5位);开放竞争力尚可,列第26位。由于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口作为其省会和最大的城市,其经济国际化和人文

11、国际化程度近十几年来得到了较快的提升,社会交流水平也逐步提高。然而,环境、资本、制度方面的竞争力相对缺乏。环境方面本应当是海口的优势,热带风光兼滨海特色是省会城市中独有的一个,但除了其环境舒适度和环境质量一般外,自然环境优美度和人工环境优美度都缺乏优势;资本方面,数量和质量都缺乏竞争力;制度方面,产权保护制度不够,法制健全程度不容乐观。此外,教育体系不够,发达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都没有优势;科技实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转化能力均不高;企业管理竞争力一般,管理经济效益需要提高。具体竞争指标及全国排名。三、海口市与周边区域(城市)之间的关系3.1海口在海南省的地位分析海口市是海南省首位度最高的城市,

12、长期以来,海口市作为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以及高等教育中心,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城市经济职能上来看,尽管它作为全省经济中心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然而,随着其它城市的崛起与快速发展,海口市的经济中心地位也呈现弱化的迹象,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所占的比重均不同程度地下降。这表明某些经济职能在弱化。与此同时,反映第三产业(包括港口交通运输、旅游业及中高等教育)、对外经济、金融在全省同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且反映发展水平和职能地位的某些指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某些职能方面,海口市面临着省内其它城市的激烈竞争。以旅游业为例,其强劲对手就是三亚市。三亚市过去曾定位于海南省的南部中心

13、城市,然而,近年来,其着力打造成一流的专业性的旅游城市,提出“一市两都三中心” 的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就旅游业而言,面议,由于旅游资源较为相似,且都属于比较典型的热带滨海风光,海口在与三亚的比较中自身的特色不明显,而处于竞争劣势,使海口难以成为旅游者的目的地,在更多意义上它成了人们去三亚等地旅游的交通要道,一个旅游集散地。3.2海口市与环北部湾的联系由于地理条件、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环北部湾地区 是经济上的欠发达地区。北部湾周边城市规模较小,城市间相互联系、影响能力较弱,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在全国城市中的综合竞争力较弱。海口市与环北部湾地区其它城市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尤其“2001年中国北部

14、湾(海口)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大会及随后的领导高峰会谈,为海口市积极参与北部湾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又成立的“北部湾旅游协作机构”,真正实现了北部湾旅游的畅通工程。同该地区其它城市相比,海口最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最为明显的城市。海口市的综合竞争力、综合GDP增长、综合环境资源成本、综合就业增长、综合收入水平等多项竞争力指标均排在前两位。该地区也仅海口一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入中国200个城市中的前50位。然而,即使在该地区,海口市的综合市场占有率、综合生产率也仅处于中等水平。未来,海口市应持续加强在这一区域的影响,并逐渐起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3.3海口市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珠三

15、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集群比较发达的地区。尽管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海口属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二级经济的影响区域,然而,由于深受海岛区位及交通条件的限制,“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扩散到海口的交通成本较高。所以,尽管海口拥有特区政策优势,“珠三角”以广州、深圳为主的城市正处于低端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转型时期,海口市理应成为接受“珠三角”城镇群产业转移的较为适宜的区域。然而,海口市并没有在其直接辐射范围之内。这种状况将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实力和辐射能力的大大加强,以及海南岛内与大陆交通通道的改善而逐渐好转。3.4海口市与“泛珠三角经济区”的联系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推动着泛珠三角地区合作进入实质性

16、阶段,为海口市进入大珠三角以及利用大珠三角的贸易优势和品牌优势与世界进行交流和合作奠定了基础。海南作为其中的一员,与“泛珠三角”其它省份特别是粤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联系十分紧密。从优势资源与产业来看,海南省的特色比较明显。目前,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已进入健康快速发展阶段,人们也越来越看到了海南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后发优势,“泛珠三角”又为海南在区域合作中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海南在区域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可以在“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中加深交流和合作,促进海南的发展。然而,在中央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方案中,广东省及“泛珠三角”区域发展问题没有列入中央级规划。 这种状况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泛珠三角地区合作的进程。四、“十一五”期间海口市发展条件判断4.1海口市SWOT分析优势(S)劣势(W)区位竞争优势l地处华南经济圈的前沿位置,毗邻港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