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第七中学高三历史二诊模拟考试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62260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成都第七中学高三历史二诊模拟考试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成都第七中学高三历史二诊模拟考试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成都第七中学高三历史二诊模拟考试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成都第七中学高三历史二诊模拟考试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成都第七中学高三历史二诊模拟考试 1.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二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3.12)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1.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

2、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这一举措的目的是A. 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B. 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D. 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答案】C【解析】【详解】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将王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其目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故答案为C项。宗法制的目的是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材料所述为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西周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可,排除D项。【点睛】分封制是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带有“家天下”的色彩,“国”乃是“家”的大而化之。从政权角度说,周王是最高统治者,是天下诸侯的“周

3、天子”,是君臣关系;从宗族角度说,周王是姬姓宗族的大家长,与同姓诸侯是兄弟关系或父辈与子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政治权力是根据宗族地位分配的;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2.下图所示内容为南朝梁元帝所作的职贡图(局部),记录了前来南梁朝贡的各国有关人物状态,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该图A. 将西方的写实与中国传统写意有机结合B. 说明南朝时期的绘画以写实人物画为主C. 可作为中原王朝与非洲国家交往的史证D. 是研究中国古代外交史的重要图文史料【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对史料价值的判断。材料主要强调

4、的是“前来朝贡的各国”,“金发碧眼的波斯人和黑人”体现了中外交流,可以当作研究中国古代外交史的重要图文史料,故D正确;材料未体现艺术手法,故A错误;材料并未强调绘画主题是写实,故B错误;“中原和非洲交往”只是其中一部分,故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对史料价值的判断。材料中“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说明南朝时中国与外国已经有交流,可以作为中外交流的研究资料。3.全唐文中共计出现22条“罢市”记载,有21条表示重要人物逝世,百姓悲痛,仅1条与经济利益有关。北宋时期,因经济利益受损而罢市的记载在史书中屡见不鲜。这反映出唐宋之际A. 市民阶层逐渐形成B. 拜金逐利之风盛行C.

5、重农抑商政策强化D. 史家撰述更趋客观【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全唐文中仅1条与经济利益有关。北宋时期屡见不鲜”可知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罢市现象多与经济利益有关,故A正确;因经济利益受损而罢市不能说社会拜金逐利,故B错误;材料是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不是强化,故C错误;材料与史家撰述是否客观无关,故D错误。4.明清时期,宗族组织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普遍出现。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北地区直至清代中后期宗族组织的发展依然较为迟滞,结构松散,规模有限,几乎没有族产,祠堂也很少见。造成宗族建设南强北弱”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 南北方战乱的影响程度不同B. 宗法观念强弱存在地域差异C

6、. 儒家进步思想影响区域变化D. 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别【答案】D【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不同地区宗族组织的发展状况来看,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普遍出现,华北地区“几乎没有族产,祠堂也很少见”,反映出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对宗族组织发展状况的影响,故答案为D项。明清时期的战乱与这种南北方宗族组织发展差异无关,排除A项;B项是现象,题干所问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排除;儒家思想在这些地区的影响没有区别,排除C项。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采信地圆、地动等天文地理学说,提出圆形的地球之上,“居中之国”并不存在;他还认为“今华夷通市,正朔相通”,故比较了中国农历与西洋历法的差异,“以便稽览”。这表明魏源A

7、. 倡导“师夷长技以自强”B. 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C. 突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D. 为制度变革寻求理论依据【答案】C【解析】材料“提出圆形的地球之上,“居中之国”并不存在”“比较了中国农历与西洋历法的差异”反映出魏源一些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观念,主张向西方学习,故C项正确;A项是洋务派的观点,排除;B项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排除;D项是维新派的观点,排除。点睛:材料“提出圆形的地球之上,“居中之国”并不存在”“比较了中国农历与西洋历法的差异”是解题的关键。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

8、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 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 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 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 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即可知,材料主张进行各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由此可知,这一论述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B正确。材料没有具体阐述新三民主义理论的内容,排除A。工农武装割据不与国民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党外合作,不符合材料,C、D两项排除。【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统一战线点睛:解答本题,应注意比较革命统一战

9、线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异同:相同点: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并推动实现的;都采取国共合作的形式;都适应历史发展,促进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都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破坏而告终。不同点:历史背景不同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前,日本大举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具体内容不同革命统一战线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新三民主义成为合作的政治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两党在民族矛盾上升时的协调行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有更大的独立性;影响不同革命统一战线时期,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因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蒋介石、汪精卫公开背叛并

10、大肆屠杀工农群众,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逐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领导,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7.“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发表:“东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两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决斗。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据此可知A.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形成B. 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C. 东北民众是中华民族抗日的先锋D. 中日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答案】C【解析】“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决斗”说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导致国人的抵抗,体现出东北民众是中华民族抗日的先锋,C正确;A是19

11、37年七月;抗日战争主战场是敌后战场,B错误;D是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8.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说明A. 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 国家开始关注民生幸福C. 物资短缺问题已经解决D. 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松动【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敞开供应猪肉”“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可知此时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松动,商品供应不再受到限制,故D正确;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1985年,故A错误;材料与国家关注民生幸福无关,故B错误;材料不能反映物资短缺问题,故C错误。【点睛

12、】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允许物资买卖,说明经济管理体制松动。9.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商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部门。许多经商致富的“新人”进入元老院,将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等法律事项视为重要的国家政务。这说明A. 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B. 罗马立法有灵活性和现实性C. 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原则D. 商品经济制约罗马社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许多经商致富的“新人”进入元老院,推动了法律的发展,说明罗马法随着经济政治发展状况而进行调整,体现了灵活性和现实性,故B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

13、现元老院职能的变化,故A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自然法,故C错误。商品经济推动罗马社会发展,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材料“商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部门将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等法律事项视为重要的国家政务”体现的是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法律的进步。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每个州必须给予所有其他州的公共法令、档案和司法程序以完全信任;每个州的公民享有(合众国)诸州公民的所有特权与豁免权。这些规定A. 重申了邦联制的原则B. 弥合了各州间的分歧C. 有利于加强州际合作D. 保障了各州司法独立【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每个州必须给予所有其他州的公共法令、档

14、案和司法程序以完全信任;每个州的公民享有(合众国)诸州公民的所有特权与豁免权”强调的是各州的法令应该要适用于联邦全体公民,有利于消除州和州之间的交往的障碍,有利于加强各州的合作,故C正确;1787年宪法确立的是联邦制政体,不是邦联制,故A错误;B项弥合了分歧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州的司法独立的问题,故D错误。11.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合作社已成长为联合了数百万农户的强大机体,要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流通过程,同时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通过生产本身的改组和联合,把个体的分散的生产单位改造成以新的技术(电气化等)为基础的大规模的公有化经济。由此可见当时

15、苏联A. 新经济政策推行效果显著B. 准备调整农村生产关系C. 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D. 扩大了集体经济的自主权【答案】B【解析】材料“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反映了当时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不是新经济政策,故A错误;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行体现了当时斯大林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当时苏联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的问题,故C错误;农业集体化并没有扩大集体经济的自主权,故D错误。故选B。12.1970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先后进行了13轮外长谈判,就互不使用武力问题达成共识。同年8月,勃兰特总理实现访苏。这反映了A. 两极格局出现缓和B. 苏联在军事上超越美国C.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 德国外交实现独立自主【答案】A【解析】联邦德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心国家,联邦德国和苏联关系的缓和说明当时两极格局出现缓和,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苏联和联邦德国之间关系的变化,排除D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13.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面对国民党的多次“围剿”,依然大力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