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班不管而管.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62161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育班不管而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化育班不管而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育班不管而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育班不管而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育班,不管而管摘 要:班主任应该是个文化人,用文化的视野来做教育,从文化的视觉去建设班集体。在教育实践中,需要从创设温馨耐看的物质文化、自主人文的制度文化、和谐共生的精神文化等层面来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些基本规律。文化育班能让班主任在管理中做到“不管而管”,用“文化”润泽教育必是充满潜力与活力的教育,需要班主任的智慧。文化决定教育的温度、厚度、力度与价值尺度。 /1/view-13056050.htm关键词:班集体建设;实践智慧;文化润泽文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名词,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去解释,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寻求班级中每个学生心中最善良的基因,然后展示出来。

2、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文化的营造,以优秀的文化凝聚人心、引导成长、促进发展。学生置身于班集体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班级文化建设如何做到既有个性又有操作性,我们从创设温馨耐看的物质文化、自主人文的制度文化、和谐共生的精神文化等层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一、物质文化在温馨中陶冶物质文化指班级所在的教室,以及能够充分利用起来的各种文化设施。设计时要着眼于整体,有一个主题。尽管物质文化属于视觉层面的文化,却是学生道德情感、行为赖以形成的“隐性德育场”。只要将其涂上浓浓的文化色彩,就能让学生在和谐统一的文化氛围中得到陶冶。教育实践中,笔者曾用心创造了独有的班级文化景观。我们的班名是“融

3、墨”,希望每个人能笔墨横姿,熙融和睦,每天做更好的自己!班级整体设计以古代文人书斋命名,充满了儒雅的文化气息,有铭记目标的静思堂、动态信息的清风阁、书写荣誉的鸿信亭、文采洋溢的墨香斋,教室两侧是学生的书法作品,内容出自“四书”中的学习格言。六个生动小组分别取名为:墨馨、墨淳、墨曦、墨芷、墨韶、雅澹,出自说文国语楚辞等古代典籍,是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生命是有个性的,建设一个班本化的、智慧温馨的、充满生命成长气息的、互动生成的班级环境,将教室创造成为一个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空间,让教室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微型世界,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二、制度文化在自主中成长制度文化主要是指为了维护学生良好的学习

4、、生活秩序而形成的各种行为准则。制度文化不等于制度,而是指制度制定过程中师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只有各项制度符合学生的需要,真正发挥了规范作用才能称其为制度文化。如班规的制定,我们应该用好“班规”本身的角色意义这一教育契机。好的班规同样要有先进的文化理念的引领,不是为了肤浅的“要”与“不要”、“可以”与“严禁”,而是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使他们自省和自我管理。郑学志老师曾带领学生利用罗伯特议事规则落实议事的各个原则,使得班规只是整个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真正的价值在于教育的意义和学生能力的提升、民主意识的启蒙,他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把班级事务的管理权、发展权、评价权还给学生,一个人性化的

5、班级制度必须体现出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制度中的每一项内容都应该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来生成,这样的制度考虑了学生的成长需求而充满活力。三、精神文化在共生中塑造精神文化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的反映。强调文化育人,寻求思想上的碰撞,再由精神回到行动上来,这是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所追求的。班级的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相互作用又渐次发展。以笔者所带的班集体建设为例:入学期,阐述班级理念,实现思想引领,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明确自我发展目标。教室醒目的位置粘贴“态度决定高度”的班级发展愿景,正确的态度决定我们人生理想的高度,使我们的人生绽放得极致美丽。适应期,通过制度文化建设班级主

6、题教育活动,落实班级理念,使班级理念以制度为载体,以活动进行内化,最终形成班级精神。开展“策划优秀”行动:1.班卡奖励制。每月评选个人风采和小组风采诸多个性化奖项,如美丽小组、活力小组、风采小组等,通过班卡进行表彰,粘贴风采照,写获奖感言。2.每周播报制。从“温馨记事”“喜事盘点”“问题点击”三板块回顾班级一周情况,学会自我评价和教育,以积极、规范的视角引领班级发展,内化班级精神。3.主题活动制。开展以“励志感恩”为主题的活动,通过五个系列推进:(1)走近老师(采访、画像);(2)让我们走到一起来(亲子活动);(3)身边的感动(同伴写感谢卡);(4)感恩社会(公益活动);(5)感动,就在身边(

7、颁奖词、总结)。这种系列化的主题活动,已成为班级特有的文化现象。提升期,通过整理、优化班级文化,设计班级的文化标识,最终形成班级“做最好的自己”的文化精神。我们要悉心寻找那些健康向上的主流精神,强化思想的正面提示,如强化自信心的成功宣言、励志歌曲、志愿者宣言等。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激活,促进学生由外到内的精神拔?和人格发育,建立一种长效的情绪鼓动机制,变成一种长期的、共同的精神动力。“文化土壤是教育的力量之源”,班主任需要用文化的视野来做教育,从文化的视觉建设班集体。文化育班能让班主任在管理中做到“不管而管”,用“文化”润泽教育必是充满潜力与活力的教育,需要班主任的智慧。文化决定教育的温度、厚度、力度与价值尺度,我们的学生定会幸运地浸润在和谐、凝聚、灵动的班级文化中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李季.小活动大德育:活动体验型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2郑立平.把班级还给学生: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创新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3符红艳.班级文化建设修炼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编辑 李琴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