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逻辑推论比较研究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2861741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逻辑推论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逻辑推论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逻辑推论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逻辑推论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逻辑推论比较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语言及逻辑思维比较研究吴新民 (江汉大学 人文学院 武汉 430056)世界古代三大逻辑的起源,都导源于哲学,都得益于论辩的刺激,也都得益于语法学的滋养与数学方法的借鉴。如果以人类为出发点,那么逻辑学思想普遍存在,逻辑学具有全人类性。然而,尽管逻辑无二,但逻辑体系不一。也就是说,虽然逻辑最基本的特征是间接性、抽象性和概括性,它对于思维的研究,着眼于形式结构。但“作为观念形态的逻辑思想,没有绝对的独立的发展历史,它总是这样那样的受到一定时候的政治、经济、科学的影响和制约。”譬如,东西方哲学是有差异的,而逻辑在与哲学分离之前,为哲学所用,是哲学家手中的工具,而在与哲学分离之后,

2、依然为哲学家所用,而且成为哲学家手中更重要和更强有力的工具。在这一点上,逻辑与哲学的关系与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有很大不同。自然科学的出现并不在哲学之后,也不是应哲学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随着其自身学科的成熟而从哲学中分离出之后与哲学就没有什么紧密的联系了。但是逻辑是在哲学的土壤上,并且是为了哲学的需要而产生的,虽然它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和特点,但是它一直是哲学家使用的工具,甚至当它从哲学分离出去以后仍是如此。西方哲人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窗口,也是一个民族的徽识。历史上各国政治、文化、科技的差异,使得三大古老逻辑有着不同的个性,而要实现在历史纵深和文明广域之间,交错自如的穿越与个性的比较并不容易,但

3、正是由于这种不容易,才展现了阅读的效用,拓展了思想的视野。像英语里所说的you can not compare an apple with an orange(你不能拿苹果来比橘子),并不是说它们不可比,而是说由于它们不一样,需要在不同的层次,用不同的标准来判断它们的差异。实际上,世界古代三大逻辑的比较,必须深入民族文化以及逻辑的不同体系,去发现它们是否可通约,可兼容。也正是在比较之后,我们才能看到它们的相同或是不可通约的地方。如:在数学方面,古希腊的数学本质上是几何学,它重论证,有联系紧密的数学体系。德国逻辑史学家亨利希肖尔兹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真正成就是把逻辑尽量接近于作为典范的数学。也就是

4、说,“对数的认知是某种与几何认知同样的知识,一切都可以通过数并且在几何学空间中得到理解。” 古希腊麦加拉学派的创始人欧几里德(公元前450-前380)的几何原本,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公理体系。但是,古代印度的数学就不同于古希腊,印度的数学著作大多著述的是计算实例,止于经验的内容较多。同为东方思维的古代中国,其数学也偏重于计算、经验与实践。公元前四世纪成书的周髀算经就是一部讨论天文测量的专著。大约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的九章算术也是致力于方田、商功、均输、勾股等这类应用问题的解法。又如:在哲学方面,古希腊哲学思维的主流是对本质与属性问题关系的思考,并且这种思考可以追溯到巴门尼德,在巴门尼德有关存在的

5、学说中已经对本质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于属性问题的思考则是从柏拉图开始的。这些思考又深刻地影响着亚里士多德,成为古希腊逻辑产生的先导。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有个看不到的永恒世界,现实世界只是这个永恒世界的拷贝,但早期中国哲学绝未提到这种概念。基督教文化把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一分为二,但中国宗教传统也没有这种清楚的划分。中国的诸子百家也找不到任何类似的观点。而且古代中国哲人不象古希腊哲人那样,对抽象与本质一类形而上的问题特别关心,而是比较注重具像的事实,中国将哲学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基本上是魏晋以后的事情。也就是说,中国人只对不同的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兴趣,并不操心于它们后面的实体。中国的哲学发展是

6、横向扩展型,故有“诸子百家”之称谓,而古希腊哲学则主要表现为纵向延伸型。中国古代哲学家无论是出世的还是入世的几乎都是政治学家、伦理学家;而古希腊哲学家或最重要的哲学家都是数学家。古代印度的哲学是不同于古希腊哲学的宗教哲学。印度“最高的哲学就是世俗的宗教”。公元前七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古印度教派兴起、诸道纵横,各种门派较多,它们大致分为正统派和非正统派,此时的佛教属于非正统派,而且,早期印度佛教文化极端的否定现实世界,将现实世界视为虚无。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不仅数学、哲学有差异,而且语言的语法学方面亦不同。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学者们,已经在他们的诸多著述中用到了名词、动词;主语、

7、谓语;格、数等语法概念。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将概念论推进到了命题论,特别是“不定式”的出现,成为西方语言高度形式化的一个标志。古希腊的形而上学,就是在这种高度形式化成熟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学者在论及古希腊的语言与逻辑关系时认为:正是由于亚里士多德将分析方法和格式要求引入语词的研究和应用之中,最终使得古代希腊的逻辑学说具有了强烈的形式化特征或风格。古代印度语言与古希腊语言相比,不象后来德语和英语那样有非常相近的语源,并且古代印度与古希腊也没有共同的语言前史,但它们的语法特征却有着相似之处。公元前四世纪古代印度就有语法性质的书问世,古代印度的语言学者此时已经将词分为名词、述

8、词(动词)、近量词(本词)、投词(不变的词)等,在此之后的波尔尼语法又总结了前人及其同时代的语法成果,使之成为印度的语法经典。印度中世纪逻辑之父、新因明开创者陈那,就是在印度语法成果基础上,以语言材料为筹码,讨论了与现代逻辑相类似的诸多推论形式。与印度和希腊不同,中国古代典型的语言观是“得鱼忘筌,得意忘言”,只要意义明白了,形式并不重要,汉语的句法关系主要依靠词序和语义关系来表达。或者说,汉语没有繁复的变位、变格、形态变化,语言的结合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而主要取决于语义上的搭配是否合乎事理。美国汉学家赫大维安乐哲认为:“在古典时代的中国,我们称为隐喻、形象、概念的东西都是同等的,其结果是,很少

9、强调与关心确定意义句子的形式。由于不存在严格的逻辑的活动作为决定命题真假的手段,因而古典时代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可以认为是意象式和隐喻式地发生作用,虽然我们为了尽可能接近中国人的认识,对这些词的含义必须加以调整。”如语言学者黎锦熙所说:国语的用词组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的确,世界古代三大逻辑的起源都得益于论辩的影响,但古代中国、印度与希腊在论辩运用方面亦有区别。公元前四世纪末,亚里土多德的逻辑还只是孕育阶段,古希腊人好辩的习性,对事情总是要求说出logos(说法)的做派,促使古希腊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智者们收费授徒,教人辩论演讲才能,但到智者末流却盛行诡辩。为了驳斥智者未流的诡辩

10、,亚里土多德的逻辑逐渐产生。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激烈的思想论争时代,尤其是战国中期,辩论之风高潮迭起,诸侯间的各种利益纷争,除诉诸武力外,一般都借助于外交言辞。论辩的游说、辩难以及礼辩职能,在这一时期迅速地扩张。墨家学派算得上是先秦诸子中最具逻辑头脑的学派,墨家辩学的目的“要求他们必须精心选用恰当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与思想,。”墨子在论辩中早已认识到推论的目的和作用,非攻提出“以往知来,以显知隐”的思想。墨子本人就经常“言故”、“察类”。后期墨家将先辈的这种思考问题方法,发展成为较为完整的具有中国逻辑个性的推理论证,形成了相当科学和完整的中国古代推论学说。“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

11、行”(大取)。“故”是成辞之因,“理”是成辞之法,而同因、同理立辞,则必同“类”。同类便可相比、相通;通而行之,思维便可流而转回,论证便可密而无隙。这一时期问世的墨经,被后世学者称为中国古代语法学、辩学等知识的智慧结晶,并且有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之誉。古代印度的论辩不完全同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论辩,而是最为完备的攻防型论辩。据佛经记载,当时印度的论辩之风久盛不衰,不论王室、寺院,还是市井街头,到处都可以见到辩论的场景,而且辩论的目的就是为了与外道争论,弘扬佛教教义。公元前327年问世的政事论末章,向世人展示了一个“论辩的科学体制”,讲述了论辩的系统程序,其中共涉及到三十多种论辩术。而成书于公

12、元二世纪的遮罗迦本集,则专门论述了论辩的原则,阐述了因明立、破的形式与方法,还涉及论辩与逻辑的关系,以及论辩中的语义、语用等诸多问题。公元三世纪正理派的经典正理经,称得上是古代印度论辩术的第一份总结。逻辑学家刘培育先生在论及古代三大逻辑比较研究的状况时说 :“20世纪将名辩与逻辑、因明作比较且贡献较大的学者,有孙诒让、梁启超、章太炎、谭戒甫、虞愚、章士钊、沈有鼎、张盛彬八位学者。其研究经历了一个由着眼于同到着眼于异的过程,且紧密围绕三个传统的推理进行比较。”笔者曾就古代三大逻辑的比较问题,去信与张盛彬教授交流,张回信谦逊道:“我与他(逻辑学家刘培育)80年在成都会议上结识。我当时写了论类比,发

13、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内刊未定稿上。他与倪鼎夫(也是逻辑室的)次年署文批评我,文中提到因明、墨辩,我找来一看,正合我意,写了那文(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的“论因明、墨辩和西方逻辑学说推理理论之贯通”)。张盛彬教授认为:中国逻辑较侧重于概念、判断、推理等实质性的研究,较少注意形式方面的分析。所以说中国逻辑在这方面稍逊于印度逻辑。但中国逻辑研究结合汉语语言的特点,也有其独到之处。事物的比较是异中可似同,同中可含异。世界古代三大逻辑是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的生成物(与三大逻辑密切相关的文化要素:语言、数学、哲学等差异之源孕育出的三大逻辑的推论个性),它们的推论功能与价值的认识不同,表述方式不同,作为主体的推理类型

14、也有差异,系统化与理论化的水平亦不尽相同。以推理为例,如印度因明的三支论式:牛马为物(宗),牛马是四足兽(因),凡四足兽皆是物(喻体),如犬羊等等(喻依);与西方逻辑的三段论相比:凡四足兽皆是物(大前提), 牛马是四足兽(小前提) ,牛马为物(结论)。大多因明学者认为两者虽然在结构上有所不同,但实质上都是一种推理。然而,推理与论证是逆向运行的,推理是从前提到结论;而论证总是先有论题,然后引用论据加以确证。三支论式与三段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但三支论式是先示论题宗,后用论据因、喻去进行论证,而不是从喻、因到宗的思维进程,而亚氏三段论是由前提到结论的推理过程。凡推理规则只限于推理形式的正确性,但

15、论证几乎都是规定论据和论题的真实性、确切性或同一性,以及论据与论题之间充分必然的内在联系。新因明的主旨就是用三支论式来表示和概括一切关于证明的形式,使一切证明都围绕论题“宗”的确立而提出充足的论据“因”。这也正如新因明开创者陈那在集量论中所说,言三支是形诸于语言文字用以开悟他人的“为他比量”即论证,而不是仅仅内心推度用以自悟的“为自比量”即推理。印度因明重在立、破,宗、因、喻三支论式就是甚为规范的论证形式。与亚氏逻辑相比,因明重实质,重内义,不研究量词,而亚氏逻辑重形式,重外形,讲究量词。另外,三段论推理规则与三支论式规则也不相同,三段论推理规则对其前提的内涵并没有做出任何规定,而三支论式规则

16、略似论证规则,对其论据的因、喻内容有着全面而细致的约束。印度因明的“因”,既略似亚氏三段论的小前提,但实际的作用与意义,又远远大于小前提。尤其陈那的新因明,非常重视“因”的研究,陈那把“因”分为“狭义因”与“广义因”。狭义因指推理论证的依据,而广义因则研究得更为宽泛,广义因分为生因与了因。生因从立论一方而言:任务在于开悟论敌,它又分为言生因、智生因、义生因。了因则从敌论者一方而言:在立论者的启发下,加上主观能动作用,终于有所解悟,了因又分为智了因、言了因、义了因,如此等等。印度因明对“因”的研究,堪称一门广义的语义学。如果以因明与墨辩两家相比,它们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如:“相符极成”和中国名辩中的“辩,争彼也”、“彼,不两可”有相通之处,都是为了辩论提出的规则,在西方形式逻辑中没有此类谬误。从现存的文献看,印度因明对逻辑谬误的论述可能始于大乘论师。大乘论师在如实论中将过分为3类16种。陈那及高足商羯罗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删订、整理,提出了33种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