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61678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A. 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B. 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C. 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 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先秦时期诸子思想是当时社会变

2、革在思想领域的变革,不是历史的倒退,故A项错误;材料中“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充分说明当时社会进步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故B项正确;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先秦诸子思想复古性,不是复杂性,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需要了解诸子百家思想中相互对立的观点相关知识,即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

3、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2.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 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B. 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C. 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D. 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苏格拉底、普罗塔哥拉、欧里庇得斯三者皆因“不敬神”被城邦起诉,遭到城邦不公平的对待,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下权力滥用,故A项错误;雅典城邦

4、普遍信仰神的存在,但是不能说明城邦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普罗塔哥拉、欧里庇得斯三者皆因“不敬神”被城邦起诉,能够看出神在雅典人心中的地位,但不能说明材料本质,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等人被控诉不敬神的存在被起诉,说明当时思想家体现的人文精神并不能被雅典民主政治治下的大多数公民所接受,故D项正确。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蒙昧中的觉醒苏格拉底的智慧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A. 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 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 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 借助传统文化外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与维新变

5、法不符;BC与文艺复兴不符;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国维新变法借助于孔子的权威,二者都借用了传统文化的外衣。故选D考点:文艺复兴和维新变法的比较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维新变法的特点:康有为托古改制和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与此相关的文艺复兴和维新变法的背景、影响也需要掌握。4.明初,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因为不堪官府奴役,经常怠工、逃亡。嘉靖年间,政府允许工匠以银代役,每人每年四钱五分,称“匠班银”。这一变化反映了A. 工匠对官府人身依附削弱B.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 雇佣关系逐步普及【答案】A【解析】从“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到“匠班银”的变化说明了官府对工匠控制

6、的削弱,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白银成为流通货币,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故D项错误。点睛:明确“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到“匠班银”变化,从而分析出答案。5.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A. “天人感应”学说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 “大一统”的主张D. “三纲五常”学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董仲舒思想的理解。由“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这主意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其它的与材料不

7、相符合。所以选A。6.“开封和唐朝的都城长安一样,人口众多。但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 宋代的开封成为纯粹的商业中心B. 宋政府不再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C. 开封城内坊市界限尚未完全打破D. 开封城市发展影响市民社会生活【答案】D【解析】A说法与史实不符,开封是宋代的都城,其政治功能也较强,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商业的态度,B不正确;由材料描述可以得出宋代商业发展打破了坊市界线,C不正确;由材料“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可以得出,开封商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

8、活,D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商业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材料得出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商品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等,以此作答即可。7. 历史学家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实施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A.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B.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C. “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D.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

9、,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现共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学习西方科技以强国御侮,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A不对,这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和科学的思想;B符合题意;C不对,这是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时的说法;D不对,这是孙中山等革命派的主张。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点评:【方法小结】1)阅读材料。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性选择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2)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

10、行有机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3)对材料来源、作者、时间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准确的做出判断。8. 按照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敇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敇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敇,严词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渔,明年无渔。”最终此提案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A. 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B. 中书省草拟的诏敇超越其部门的权限C. 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D. 体现了三权分立、制衡的原则【答案】A【解析】试题分

11、析:本题考查唐朝中央机构的运行情况。是要经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先经过草拟-审批-执行,对皇帝和丞相的政令进行审批的只在门下省。由此可以分析魏征任职门下省。故选A。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起草诏书的情况;C、D项错误,唐朝以分权得以集权,还是君主专制统治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9.古罗马法规定,不得令亲属相互作证,父亲不宜作儿子的证人,儿子也不宜作父亲的证人;家长有权不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即可以躲避复仇。这些规定体现了罗马法A. 抛弃传统习俗B. 忽视公平公正C. 强调等级秩序D. 尊重家庭伦理【答案】D【解析】材料“不得令亲属相互作证”“家长有权不向受害

12、人交出犯罪的子女”反映出罗马法中有许多关于亲属容隐的规定,这些容隐规定体现出罗马法比较重视家庭伦理,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罗马法抛弃习俗和等级秩序,故AC项排除;材料强调是亲属容隐规定,没有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故B项排除。10.历史学家田玄认为:“辛亥革命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的状况)。”这种“状况”说明A. 革命的领导人多是南方人B.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 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有斗争精神D. 北方社会矛盾比南方缓和【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辛亥革命主要发生在沿海

13、、沿江先进城市、南方先进城市,因为这些先进城市现代化起步早,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而南方城市现代化落后,反动阶级统治力量强,说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领导人地域分布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比较南北方人斗争精神的信息,故C项错误;当时社会矛盾大体上南北一致,并不是南方大于北方,故D项错误。11.刘盈是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所生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后,并不得父亲的钟爱,刘邦所中意者是妃子戚姬所生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此刘邦几次向朝中大臣提出改立太子事宜,却遭到萧何等大臣的反对。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此发表的评论,其中正确的是A.

14、甲:萧何等大臣的做法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B. 乙:萧何等大臣顶撞刘邦违背了三纲五常C. 丁:刘邦的做法不符合分封制的惯例D. 丙:刘邦的做法违背了宗法制的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古代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擅自改变这一原则,容易造成争权夺利的斗争,刘邦的做法违背了宗法制的原则,故D项正确;萧何等大臣的做法是维护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不是中央集权的巩固,故A项错误;大臣对皇帝不正确的做法提出看法属于正常,三纲五常是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时提出,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宗法制信息,不是分封制,故C项错误。12.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

15、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A. 推动实业救国B. 发展资本主义C. 提倡民主科学D. 挽救民族危亡【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列举的一系列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反映的共同的主题是救亡图存,所以推动近代中国历史“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挽救民族危亡,故D项正确;推动实业救国是民族资本主义资本家的要求,故A项错误;发展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要求,故B项错误;提倡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主张;排除C项。【点睛】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13.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庚子年的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宾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