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859481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家庭教育需要“立身自强,爱子有道。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历数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毫无疑问,应该是大名鼎鼎的曾国藩。曾国藩被称为晚清“第二号皇帝” 、 “第一名臣” ,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 、 “官场楷模。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以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示严格砥砺自己。其生前和身后都是焦点和热点,他的影响力已穿越时空,到达新世纪依然历久弥新,并将继续延伸下去。曾国藩出生于一个典型的、封建的、传统的中小地主家庭。自小便受到了其父严格的家庭教育,其父告诫曾国藩,遮学业上要想有收获,关键在于立志,在于有恒。学之有心,业之必成。而他自己一生的辉煌也与他不懈的努力有

2、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曾国藩认为家庭是人生的根据地,他有名言:“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教。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有没有高尚的人格,百分之四十是家庭环境决定的。我们现代人有多少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心烦,有多少人为工作、家庭所累,心力交瘁。从怀孕起,很多现代人就开始了五花八门的胎教,出生后又花大把的金钱抱着不谙世事的孩子往返于名目繁多的早教中心,进入幼儿园便开始了各种才艺的启蒙学习,如:乐器、语表、绘画、舞蹈,大人孩子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步入小学之后更是拉弓上弦,把小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理由很简单,绝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上学的日子,孩子完成了老师留的作业,还必须完成家长购买的教辅资料

3、,不加选择,一味让孩子徜徉于题海。没有读书的时间、丧失了童年玩耍的机会。而且经常会爆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战争,因为父母使劲逼着孩子学,而孩子却偏偏对着来,形成厌学的情绪。直至矛盾激化。到了双休日,大家可以在大街小巷看到许多家长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带着孩子穿梭于各个辅导班之间,时间对接得天衣无缝,孩子们则在家长的安排之下无言地接受、承受、忍受着这一切!每个孩子不停地接受着辅导班填鸭式的灌输,至于消化和吸收,那只好看考试成绩如何了。其实我们现代家长非常辛苦,因为大家都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只是缺乏具体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仅仅处于跟风和盲目状态。原来我们的先人曾国藩早已做了精要全面的总结。我们只要从百忙

4、之中抽出时间静心阅读曾国藩家训 ,相信您所遇到的所有的家庭教育问题、提升自身修养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今年以来,我抽时间阅读了这部书,真是感觉受益匪浅。感触较深的主要有以下三点:2一、酷爱读书,直逼经典曾国藩出身于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如何能够成为晚清一代鸿儒呢?读书是一个重要因素。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来的 100 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他在家书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一、

5、要读经典;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三、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这三条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他还非常讲究读书的方法, 每日所看之书,皆过笔圈点;读文以声调为本, 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并且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二、坚持不懈,注重反省曾国藩一生不仅“无一日不读书” ,他修身养性的功夫更是值得后人称道。32 岁的曾国藩,写下了有名的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最难能可贵的是,自写下的那夜起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历程,他几乎是非常完美的做到了,也是曾国藩

6、最惊人的地方。他自己总结为一个字-恒。曾国藩有句名言 “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这种恒心和毅力,让我们现代人自惭形秽、望尘莫及。这种自省的精神和毅力,太值得我们学习了!三、立身自强,爱子有其道。曾国藩的治家也很有名,八字格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即是他治家的宝典。曾国藩要求曾家每个子弟,都要身体力行,坚持不辍,他自己就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更是不惜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学问,哪怕这种学问他自己并不在行,也能尽自己所能去努力学一点,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国藩的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

7、家,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总能以高尚的人格与品行彰显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族传承的辉煌。我们现代人学习曾国藩,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他身上的那种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努力与实践的精神,还有“立身自强,爱子有道。 ”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策略!3当我们把孩子送到培训班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作为父母非常称职呢?因为我们付出了金钱和精力,貌似负责。可曾想过,孩子学了什么知识和技能,他对您的安排有没有兴趣,能否接受这些东西,孩子在学习中或完成作业时遇到了困难,您是否能亲自帮助共同解决呢?这可就因父母的文化水平、思想境界而异了。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父母,他们每天催促孩子写作业、读书、练琴等等,一副家教俨然严格的模样,可

8、是自己却在孩子学习的时间段翻手机、聊 QQ、打电话、玩电脑、看电视。完全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反面的榜样,当孩子看着你在他苦苦学习的时候却轻松自在,他的心里能平衡吗?有时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需要向家长求助,可是家长们又搬出自己忙得厉害为借口,以此婉言推脱,甚至会对孩子破口大骂,你在学校干什么了,上课学什么了,怎么就做不出题?而曾国藩却恰恰相反,他认为做家长的要带头起,要求孩子做到的,他自己全能做得到。在封建社会的达官贵人中,曾国藩可以说是教育子女最成功的佼佼者.他教育子女常常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遵奉身教重于言教”的古训。他说:“人不勤则万事俱废。 ”别说是圣贤豪杰,就是做奸雄也不能!早起三朝当

9、一工。曾国藩把早起看作是“勤”的表现,而“勤”又是万事兴的根本。他不仅要求儿子早起读书写字,而且自己做到早起,不失掉高祖以来所形成的好家风。其二:在教育子女上,绝不行使父亲的特权,高高在上,任意责罚。他尽量不夸夸其谈,而是从自己的的亲身体会中晓以立身做人的道理,且娓娓道来:我之所以没有成为“圣贤” ,是因为年轻时, “欠居敬功夫” 。你们现在还年轻,因此不能贪图安逸和享受,更不能养成懒惰的习惯。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平常百姓家,无论是手工之家还是商贾之家,如果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没有不兴旺的;如果骄奢倦怠,就没有不衰败的。同时告诫儿子:读书做“圣贤”是全靠自己刻苦努力达到的,与天命和机缘没有关系!

10、除此之外,还表现在他身为两江总督,总能从繁忙的公务中挤出时间来教育孩子,不懂时,只要孩子喜欢也会努力研究,学一点。这更难能可贵。到儿子曾纪泽身上更突出,他是外交家,虽然请了家教,还总是亲自教孩子,练书法,音乐,陪聊天画画,郊游,他说:“每天只要能抽一点时间来陪家人,陪孩子,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简单但又是深刻,正因为这样的家风,代代皆有英才。家风的传承起了作用。同样作为家长的他,最可贵的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自己的努力与实践让人钦佩。而我们现代人工作再忙也无法与曾国藩这样的名臣所承担的公务之繁忙相提并论,我们所缺乏的是他那种“立身自强,以身作则”的教育子女的具体方法。当然有一些家长自己也读书

11、,但是读的书目时尚、潮流、花花绿绿,养生、家教、4菜谱、娱乐、时装、装修、婚恋等等,读经典丛书的家长寥寥无几。读书绝对不是翻翻书页、更不是在热门话题里略知一二便聊以自慰。从中不难看出做家长的浮躁,我们自身就缺乏足够的阅历、文化底蕴和坚持读书的精神。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缺乏自己正确的认识,只能在家长群里津津乐道地去交流去报什么辅导班,哪里有名气?哪里离得近?哪里孩子学得有兴趣?然后在讨论之后形成共识,最终一窝蜂似的去报班、以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平衡。现代社会中的家长最需要身体力行,坚持不辍,自己一丝不苟的带头去做的精神,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我们更是需要不惜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琐事中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

12、学习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学问,哪怕这种学问他自己并不在行,也能尽自己所能去努力学一点,再言传身教。还有一部分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除了自己辛苦上班,下班后在家里包揽了全部家务工作:洗衣、做饭、收拾家、整理书包等,一切大包大揽,完全照着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标准去培养。而曾国藩家书中对子弟的教育是从生活行为入手,着眼道德培养。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却是一味地让孩子学知识、技能,导致了很多孩子不懂得“孝”是“仁”的基础,不懂得要去敬爱自己的父母。这样又怎么去爱他人、爱祖国。?对家庭失去责任感,又会去担负什么社会责任呢?不“修身”怎能“齐家”何谈“平天下”? 在曾国藩

13、的 330 多封家书中,他讲求人生理想、道德修养。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这也折射出我们现在社会家庭教育的问题来,我们的教育似乎太过重视“才”,忽视了“德”的教育。我们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谈、口号的层面。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曾氏后裔却能历经百余年而不衰,这与其严谨的家训、家教都是紧密相联的。曾国藩“立身自强,爱子以其道”的教育方法及教育内容,对其后人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儿子曾纪泽能诗会画,且精通英语,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小儿子曾纪鸿成为古算学家。曾国藩不仅儿子个个成才,孙辈还有成为诗人的曾广钧;曾孙辈还有成为教育家的曾国荪,成为学者的曾约农。邓小平晚年提出的教育问题。“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我们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现在的社会、很多家庭为孩子的教育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孩子们不堪学习重负也成为普遍社会现象。但教育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教育问题不容乐观。曾国5藩的教子方式和方法,以及他的教子经验,在今天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做父母的借鉴和学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