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卷古诗文阅读主观题部分试题评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859447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卷古诗文阅读主观题部分试题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卷古诗文阅读主观题部分试题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卷古诗文阅读主观题部分试题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卷古诗文阅读主观题部分试题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卷古诗文阅读主观题部分试题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卷古诗文阅读主观题部分试题评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 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卷古诗文阅读主观题部分试题评析温州中学 林国爽总体评价这部分试题包括文言文翻译、文学作品鉴赏、 论语选读和名句名篇填空四项内容,总分为 22 分,平均得分 1137 分(该得分值由笔者任意抽取 175 份试卷得分情况统计而得,未必准确,仅供参考。下同) 。第 21 题是文言文翻译题,要求考生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指定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这主要是考查学生在理解文言文语句的基础上,用现代汉语直接表达的能力。学生在翻译时,应将原文中的字词落实到译文之中,并应照顾到原文用语造句的特点。今年文言文翻译题选取苏轼的宝绘堂记中的两句,赋分 6 分,平均得分为 272 分。去年高考翻译

2、题为 5 分,今年取消了文言断句题,翻译题增加了 1 分。第 22-23 题是诗歌鉴赏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鉴赏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古典诗词的鉴赏,是文学作品鉴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考一般选用唐宋诗词、元曲小令等作为测试材料,主要是考虑到这些材料相对具备完整性,便于学生阅读理解,便于赏析。我省诗歌鉴赏题似乎有意避开唐宋诗词,去年选一首金代的诗,今年选用元代王旭的词,赋分 6 分,平均得分为 246 分。题型基本上不变,仍然一小一大,小者 2 分,大者 4 分。第 24 题是论语选读

3、理解和评析题。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把握古代文化论著内容的能力,能吸收古代文化论著论文中的语言精华,评析其文化内涵。这是新课程实施以后新增的试题,赋分 4 分,平均得分为 146 分。第 25 题是默写题。要求学生能补写出常见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名句名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它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审美的享受。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去年我省默写题五选四,选材均为唐宋的诗文,以课内为主,课外为副。今年这道题的分值从去年的 4 分增加到 6 分,选材以唐宋诗文为主,还有论语

4、 、 报任安书等,都出自课内。平均得分为 473 分。总体上看,今年这部分试题难度值有所下降。有学生反映文言文阅读选材较难读懂,其实考点设置,却比较容易,这是我省文言文命题的一个思路;2008 年我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难度值为 0.43,今年难度值却是 045。诗歌鉴赏题命题立意相对稳定,虽然内容侧重点略有变化,难度值去年为 0.4, 今年为 043。去年的名句默写,平均分仅为 1.6 分,而今年的名句默写则明显容易,难度值为 0788,这对学生更注意背诵名篇有鼓励作用。至于论语选读部分的新题,难度值为 0365。之所以有难度,一方面暴露了学生对该部分的理解有欠缺,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新面孔,学

5、生还不是很适应。以下逐题加以分析: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3 分)(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3 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参考答案】(1)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 ,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2)别人拥有的(书画) ,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评卷分析】(1)译出大意给 1 分, “留意”译为“沉溺”给 1 分,或译为“沉迷” 、“很在乎” 、 “很在意”等也给分, “胜”译为“尽” 、 “完”给 1 分。这道题评判标准已经较低,但考生得分仍不

6、高,平均得分 0.765,原因在于考生未能将该句放在其上下文里考量,如把“释”理解为“解释” 。(2) 译出大意给 1 分,译出“所”字结构给 1 分, “不吾予”译为“不肯给我”给 1 分。该题相对前小题来说,翻译得较好。有一部分学生不懂得宾语前置句式。平均得分为1.954。(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22-23 题。 (6 分)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注】萼:花萼。这里指花瓣。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 “一家”指的是 。 (2 分)23指出这首

7、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4 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参考答案】22. 梅花与雪花 大自然23. 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评卷分析】22、表面上考查语意所指,本质上仍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考生一般都能答出,只有少部分考生答雪花瓣和梅花瓣,也有填“雪花似梅花 萼”和“雪花不似梅花薄” ,不理解拟题意图。 “一家”所指大多数考生不得分,填 “冬天” “冬季” “气候” “形状” “作者本身”等不一而足。平均得分 1.114。23、该题平均得分只有 1.354 分。首先许多考生答题不规范,未

8、能先答写作手法再简析作者情感,两者揉在了一起。其次,企图用多个写作手法来“巧遇”答案,如比喻、拟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一下子写出多个手法,反映出其未能真正理解。再次,在“简析”方法上也存在问题,如对比,应简析雪花与梅花哪些方面不同,从而突出了作者对梅花的感情。(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 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4.(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 ,例如“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 ,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1 分)(2

9、)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3 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评析古代文化论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F 级。【参考答案】(1)举一反三(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 ,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评析:略。【评卷分析】(1)该题答“举一反三”或“一隅三反”都可以。平均得分 0.84。部分考生由于审题不仔细而出差错,如填“过犹不及” 、 “祸起萧墙” “述而不作”等。(2)该题平均得分 0.617。应该说考生答得不太好。主要原因也在于审题不仔细。如题干上要求“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 ,不少考生对此视而不见,把第一条的

10、内容拿来评析,变成回答启发式教学原则了。再如教学原则应是比较概括,如“注重身教” 、 “学生主体” ,而有的考生则回答“教学时不一定要用语言来教” 、 “教导学生自主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另外, “评析”的要求应是要有简要的分析,还要作出评价。而许多考生却未能做到。(四)古诗文默写(6 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 3 小题)(1)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2)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 (论语 )(4)_,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_。(欧阳修秋声赋)(

11、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 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_。 (司马迁报任安书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 级。【参考答案】25.(1)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2)乱石穿空 一时多少豪杰 (3)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4)是谓天地之义气 春生秋实(5)通古今之变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评卷分析】今年的默写题应是我省自主命题以来得分率最高的,平均得分 4.731。答错的情况主要有:未能选 3 小题,如选 4 小题或 5 小题的,评卷时由第 1 小题往下数 3 道小题,即使后面一或两个全都正确也无效。记忆不清,如“良辰好景”写成“

12、良辰美景” ,“便纵有”句漏掉“纵”字, “乱石穿空”写成“乱箭穿空”或“乱时穿孔” , “于我如浮云”写成“与我如浮云” , “通古今之变”写成“通古今之辩”或“通百家之便”等。教学建议:1、文言文翻译最能考查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文言文翻译的基础是理解。解答这道试题的关键在掌握其中的实词与虚词,准确理解文意。而对文意的理解又直接决定于对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理解。评分参考中对译出大意与译出关键词语分别作了要求, “大意”中包含了对理解虚词的要求, “关键词语”则主要是对理解实词的要求。新教材中文言文篇数不少,但从今年的考生考试情况来看,考生翻译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教学时应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与运

13、用,同时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整体把握能力。2、诗歌鉴赏方面,我省命题思路相对保持了稳定,取材古代诗歌的二、三流诗人,并在诗歌内容上与课内某些诗歌有关联性,在理解诗歌内容上不为难考生。题型上保持一“小”一“大” 。教学时着重培养考生的答题规范,问什么答什么。同时要提高其结合诗歌内容展开分析的能力。3、 论语选读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虽说选修,但我省却将它作为必修内容来考查。考生必须完全掌握论语选读10 课时内容,该背的要背,一定要对论语中所有儒家思想做一个总结。只有理解字词句的含义,再依据语段所属的主题(如十章的每个标题)阐述其基本思想,才能准确评析。另外,要注意审题不清楚,不能充分利用题干中的所有信息,理解、把握不全面、不准确,以文解文,没有分析等缺点。4、默写题的教学重点应在于“写”,背得来却写错了,甚为可惜。复习时应全面输理所有教材中需要背诵的对象,记得扎实,写得扎实,才不会失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