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至中学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复习提纲必修2政治生活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59394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乐至中学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复习提纲必修2政治生活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川乐至中学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复习提纲必修2政治生活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川乐至中学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复习提纲必修2政治生活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乐至中学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复习提纲必修2政治生活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乐至中学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复习提纲必修2政治生活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国家性质(国体):人民当家作主。2、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产生: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3)体系:全国人大(最高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地方各级人大(地方权力机关),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关。(4)职权:立法权(法律立、改、废)、决定权(决定要做的大政方针政策)、任免权(人事任免)、监督权(监督一府两院做的工作;监督法律的实施)。(5)地位:“一府两院”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它们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3、人大代表。(1)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

2、成人员。(2)地位: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3)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有:审议权(审议议案)、表决权(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向人大提出议案)、质询权(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4)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4、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1)决定因素:国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2)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是基础,集中是指导),表现:人大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

3、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政府是行政机关;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检察院)(3)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组织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基石)(4)宗旨: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5)内容: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产生其他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等。(6)必要性:国家性质决定的;保障了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中国人民的奋斗成果和历史选择,适合我国国情。(7)优点: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维护了国家统一

4、和民族团结。(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完善人大代表产生的机制;加强人大的立法和监督职权;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的联系。国体(本质+优点)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性质+职权+地位)人大代表(职权+义务)二、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2、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1)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2)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最广大人民的

5、根本利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中共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作用: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3)党员和党组织: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4

6、、执政方式:科学执政(尊重规律,科学发展); 民主执政(发扬民主,为民执政);依法执政(依宪执政,依法治国,崇尚法律)。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政治原则方向,大政方针)、思想领导(马列主义)和组织领导(推荐干部)。依法执政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体现:支持人大,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意义: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5、党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6、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邓小平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内容

7、党的基本路线;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4)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7、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基本内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

8、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3)多党合作的组织机构:人民政协。性质:多党合作的组织机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主题:是团结和民主。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协商民主:人民政协+民主决策等)(4)优越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性质+宗旨+执政理念 地位+作用

9、党和政党制度 执政方式+加强党的建设 指导思想“中特理论” 政党制度 政协 三、我国的民族和宗教1、民族问题(1)民族概况: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民族关系:(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民族关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原则;坚持民族和宗教政策;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3)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无优劣之分,都是国家的主人,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

10、一的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4)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前提和基础:国家的统一。范围: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核心内容:自治权。有: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和其他自治权等。(5)必要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和现实情况(民族分布特点和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决定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

11、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6)怎样?坚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坚持民族原则;坚持民主政策和宗教政策;公民、政府、人大、党等。2、我国的宗教政策(1)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也是一种重要的的社会力量。(2)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基本国策)。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同时,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坚持政教分离,教育和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

12、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3)原因:宗教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加强团结,凝聚力量。(4)要求: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对邪教和封建迷信。 民族关系 民族原则(平等+团结+繁荣) 民族和宗教 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宗教政策弘扬科学精神 四、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论、道路和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制度保障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3、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了把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其他制度集合起来;坚持了国家民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人们当家作主(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有机结合起来。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政策(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 重要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