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心理咨询师一些考点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858523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心理咨询师一些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级心理咨询师一些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级心理咨询师一些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级心理咨询师一些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级心理咨询师一些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心理咨询师一些考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背的内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1、精神状态: A.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敏感 )B.情绪、情感表现(经常委屈,哭泣,情绪较低,脾气暴躁,烦闷,心烦,感觉活着没意思)C.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工作劲头不足等) D.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2、身体状态: A 有无躯体异常感觉 (觉得很累,浑身不舒服,头晕,头痛,睡眠差)B 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C、既往病史3、 社会功能状态: A 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 B 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回避,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夫妻关系紧张)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1、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

2、性原则2、 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3、 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不应该使用的问题:“为什么给” 、多重选择性问题、多重问题、修饰性反问、责备性问题会谈内容的选择: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7、会谈的有效性摄入性会谈注意1、态度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实物3、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评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不应给出绝

3、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心理咨询师怎样就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1、咨询目标由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 2、具体 3、可行 4、积极 5、双方可以接受6、属于心理学性质 7、可以评估 8、多层次统一9、咨询目标可以进行修改,但需双方重新商定。阳性强化法的原理及工作程序。一、原理1、行为主义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2、如果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3、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是阳性强化法。二、工作程序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 2、监控靶行为 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 4、实施强化严重心理问题判断:

4、1、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型的刺激 2、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 3、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5、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鉴别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时应依据以下参照点:1.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进行谈话。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5.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在使用面质技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事实根据:在事实不充分、不明显时,

5、一般不宜采用面质。(2)避免个人发泄:面质是为了澄清问题,促进求助者成长,故应以求助者利益为重,不可将面质变成咨询师发泄情绪乃至攻击对方的工具。(3)避免无情攻击:在咨询中,不能不考虑求助者的感情,一味地、无情地使用面质,这样常会使求助者无法招架,陷入尴尬、痛苦状态。(4)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面质所涉及的问题对求助者来说有可能具有应激性,具有一定的威胁,有可能导致危机出现。故咨询师的共情、尊重、温暖、真诚等是非常重要的。(5)可用尝试性面质:咨询关系没建立好时,一般应尽量避免面质。若不得不用,也应用一些尝试性的面质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其一,阻抗来自成长中的痛苦。(1) 开始新行为的问题。

6、(2) 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的问题。其二,阻抗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1) 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获益。(2) 阻抗的产生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其三,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1) 阻抗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2) 阻抗来自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3) 阻抗来自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出现阻抗你如何分析并予以解决?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心理咨询中的阻抗表现:(1) 首先是讲话程度上的阻抗。表现为三种:沉默、少言和赘言。(2) 其次是讲

7、话内容上的阻抗。表现为四种: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题。(3) 第三是讲话方式上的阻抗。表现为五种: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4) 第四是咨询关系上的阻抗。表现为四种: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解决的几种方法:(1) 要解除戒备心理。(2) 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3) 以诚恳助人的态度应对阻抗。作为咨询师,你应如何向求助者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 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 积极主动和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 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1、 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

8、执业资格。2、 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 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 有权利提出转介和终止咨询。5、 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 遵循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 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章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

9、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三十一、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面质的定义:面质技术是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言行不一、理想与现实不一、前后言语不一、咨访意见不一) ,促进求助者思考的一种技术。在本案例中,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在于:1、促进该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等深入地了解;2、激励求助者解除防卫、掩饰心理,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3、促进求助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言

10、语与行动的统一;4、促进求助者明确自己的资源,并善加利用;5、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将来有能力对他人或自己做面质。郭念锋关于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1)周期节律性;(2)意识水平;(3)暗示性;(4)心理活动强度;(5)心理活动耐受力;(6)心理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能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以一般心理问题为例说明诊断过程1、根据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主客观统一、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可排除精神病性障碍2、根据许又新神经症诊断标准:求助者的冲突是常性的,病程短 1 分,本人痛苦程度未达严重 1 分,社会

11、功能妨碍不严重 1 分,不能诊断为神经症。3、对照症状学标准:虽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但从严重程度看反应不强烈,冲突为现实的,不良情绪控制在相当理智下,反应仅限于 XXX 范围,无泛化,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对社会功能未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看时间短,处于最近一段时间,所以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4、心理测验及相关资料支持本诊断。对求助者需要做的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三原则排除精神病性障碍2、与 XXXX 神经症相鉴别:XXXXX 神经症在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痛苦不能解决,社会功能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明显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不相称,持续时间大于三个月,而该求助者为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未泛化、回避,时间短,可排除神经症。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反应强烈,泛化病程大于 2 个月,而该求助者刺激为现实的持续时间短,反应不严重,未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