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探究.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580890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探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探究摘 要:随着成长环境的变化,中职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显得越来越突出,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显得十分重要。 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一、学习习惯差二、纪律意识淡薄。三、卫生习惯差。四、思想观念偏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就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才能养成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一、明确规范,讲清原由。二、小处着手,坚持不懈。三、重视实践,培养习惯。四、以人为本,正确引导。五、允许反复,耐心教导。六、以身作则,示之以范。现在中职学校由于生源紧张,学生都是高中录取后剩余的,他们很多根本没有完成初中的学业,大部分人是没有参加中考而直接注册入学的

2、。这些学生普遍文化成绩差,但更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从小就没有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随着成长环境的变化,中职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显得越来越突出,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显得十分重要。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一、学习习惯差。这些被初中基础教育阶段淘汰出来的学生,他们大部分都是对学习感到厌烦的,他们上学都有被逼迫的感觉,他们迫于家长的压力来上学,没有学习目标,也没有学习压力,更没有学习动力。学习懒散,上课时很多学生注意力不在学习上,说闲话、玩手机、听音乐、睡觉,形态各异;有些学生甚至对老师的提问根本就不理睬,让老师唱“独角戏”。作业经常拖拉或拒做,连基本学习任务也不完成。厌学情绪严重,逃学事件屡见不鲜

3、。二、纪律意识淡薄。他们对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学校规章、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熟视无睹,法制法律观念淡薄。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在课堂上任意走动,顶撞老师、考试作弊。校园内抽烟、打牌、甚至男女同学在校园里挽手搂腰,校外酗酒、泡网吧。同学之间有时仅因一句话或看一眼便不舒服,便大打出手。三、卫生习惯差。现在中职生中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父母为她们服务,所以这些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比较低,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不注意公共卫生,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在食堂吃饭不知道收拾剩饭剩菜,浪费现象严重;不懂得班级卫生的维护,有的同学甚至连值日工作也不愿做,轮到自己做值日,有时逃走,有时胡乱应付。四、思想观念

4、偏颇。中职生的很多不良行为与他们的思想观念不正确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中职生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不分,对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没有认识,安之若素。很多中职女生留长指甲,染彩色指甲;男生蓄长发,穿着新潮,他们把标新立异、另类当时髦当作美丽,不懂得青春洋溢的美;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去,所以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不以为然,我行我素;有时他们对老师善意的言语不能理解,出言顶撞老师,和老师发生冲突,他们不懂尊重别人,所以造成人际关系紧张。“道德是规范人们的重要手段,习惯是左右人成长的重要因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就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就是说学生的各项素质以及

5、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而凡是习惯都不是天生的,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养成的。那么,如何才能养成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一、明确规范,讲清原由。中职生由于长期的自由散漫,造成他们很多认识上的错误,很多在老师看来理所当然的要求,在学生看来就很苛求了。因此,教师要明确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要求,让学生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有规可遵,让学生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乱说,并给他们讲清楚其中的道理,让学生从内心明白老师要求的真正意图。只有当学生在思想上对老师的要求有了一定的认同感,他们才会在行动上有所体现。此外,教师在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后,还要指导学生行为的完成方式,使学生掌握完

6、成任务所必须的技能、方式和方法,明确如何正确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学生内心装一把“自律”的尺子。二、小处着手,坚持不懈。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中“细节”的重要。因此,中职生的良好行为的养成,我们也应该从小处着手,只要一点一点地改变不足,就会慢慢形成一个完美的个体。让学生从每天的起床、跑操、上课、自习、集会、吃饭、说话、穿着打扮、值日、进出校门等日常习惯入手,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件简单而平凡的事情。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时,不能好高骛远,让学生感到目标高不可攀而失去信心。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提出简单易行的要求,使学生明白只要做好每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情

7、,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有研究发现,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为习惯动作,而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这表明一个习惯的形成,必须持续一段时间。因为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惰性,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难免的,尤其是对像中职生这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孩子。尽管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不相同,但是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稳定。因此,从“小处着手”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通过不断的努力,学生就可以形成稳定的良好行为习惯。三、重视实践,培养习惯。中职生来到职业学校,他们的目的是学的一门专业技能到社会上谋生。因此,他们对专业课、实操课比较重视。那么,教师就要利用好这些实践

8、课,让学生在技能的练习中来培养品质,来改变不良习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坚持不懈、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意志品质。这些实践课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将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活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利用好中职特殊的课程,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共同完成任务,让学生体会到服从分配、团结协作的重要,使他们体会到良好习惯对自己的好处,使学生改变思想误区,从心底发出“我要学,我需要好习惯”这样的呼声。现在的中职学生十五、六岁,特别好动,乐于到工厂、车间实习,乐于参与专业活动。因此,利用中职专业、课程的优势,让学生多实验,多动手,多体验,不仅能锻炼他们的专业操作技能,

9、更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以人为本,正确引导。虽然中职生虽然文化基础差、行为习惯差,但年龄都不大,进校才十五、六岁,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可朔性较大,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都可以成才;另外,中职生在以前的学校生活中,基本上是被老师漠视或指责的对象,因此他们很少能从老师那得到关爱。因此,教师想让中职生的行为有所改变,那教师就应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关心爱护,会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状态。此外,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友善态度和行为,本身对学生会形成一种示范作用。教师在爱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会在信任与爱老师的情形下,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行改正。参考文献1、李淑芹浅谈中职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09年第5期2、崔国青素质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0年第2期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评选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