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泰一中高二物理第一次质量检测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57227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新泰一中高二物理第一次质量检测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新泰一中高二物理第一次质量检测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新泰一中高二物理第一次质量检测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新泰一中高二物理第一次质量检测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新泰一中高二物理第一次质量检测 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新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多选已标出)1、(多选)关于磁场与磁感线,正确的描述为:( )A、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各点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它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与小磁针放在该点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B、磁感线从是从磁铁的北极出发,到南极终止的C、磁感线就是细铁屑连成的曲线D、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和电场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2、对

2、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分析,正确的是:( )A、 通电导线受安培力大的地方磁感应强度一定大B、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跟放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无关C、磁感线的指向就是磁感应强度减小的方向D、放在匀强磁场中各处的通电导线受力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3.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4(多选)如图2所示,一根通电直导线垂直放在磁感应强度为1T的匀强磁场中,以导线为中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有a、b、c、d四

3、个点,已知c点的实际磁感应强度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d点的磁感应强度为0Ca点的磁感应强度为2T,方向向右Db点的磁感应强度为T,方向斜向下,与B成450角5一根有质量的金属棒MN两端用细软导线连接后悬挂于a、b两点,棒的中部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棒中电流方向从M流向N,如图11所示,此时棒受到导线对它的拉力作用为使拉力等于零,可以( )A适当减小磁感应强度 B适当增大电流C使磁场反向 D使电流反向6.把一根柔软的螺旋形弹簧竖直悬挂起来,使它的下端刚好跟杯里的水银面相接触,并使它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接通后,将看到的现象是()A弹簧向

4、上收缩B弹簧被拉长C弹簧上下跳动D弹簧仍静止不动7(多选)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圆内,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电量为的粒子(不计重力),从A点对着圆心方向垂直射入磁场,从C点飞出,则A粒子的轨道半径为RB粒子的轨道半径为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D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8如图9所示,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宽度为d,一电子从左边界垂直匀强磁场射入,入射方向与边界的夹角为.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要使电子能从轨道的另一侧射出,则电子的速度大小v的范围为( ).A. B. 图9 C. D. v=09如图8,空间某一区域内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 一 个

5、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由A点进入这个区域沿直线运动,从C点离开区域;如果这个区域只有电场,则粒子从B点离开场区;如果这个区域只有磁场,则粒子从D点离开场区;设粒子在上述三种情况下,从A到B点、A到C点和A到D点所用的时间分别是t1、t2和t3,比较t1、t2和t3的ACBD大小,则有(粒子重力忽略不计) ( )A、t1=t2=t3 B、t2t1t3C、t1=t2t2图810、(多选)设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如图10-22所示,已知一离子在电场力和洛仑兹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自A点沿曲线ACB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C点是运动的最低点,忽略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6、 )A、这离子必带正电荷B、A点和B点位于同一高度C、离子在C点时速度最大D、离子到达B点时,将沿原曲线返回A点11(多选)如图所示为磁流体发电机的示意图金属板M、N之间的间距为d,板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将一束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微粒,而从整体来说呈中性)以速度v从左侧喷射入磁场,这时金属板上就会聚集电荷,产生电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板M上聚集负电荷,金属板N上聚集正电荷B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由a到bC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由b到aD该发电机的电动势12、如图所示,闭合圆线圈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其中ac、

7、bd分别是平行、垂直于磁场方向的两条直径试分析使线圈做如下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使线圈在纸面内平动B使线圈平面沿垂直纸面方向向纸外平动C使线圈以ac为轴转动D使线圈以bd为轴转动13、如图所示,通电导线MN与单匝矩形线圈abcd共面,位置靠近ab且相互绝缘当MN中电流突然增大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A向左B向右C垂直纸面向外D垂直纸面向里14.磁铁在线圈中心上方开始运动时,线圈中产生如图方向的感应电流,则磁铁(条形磁铁上为S级,下为N级) ()(A)向上运动(B)向下运动(C)向左运动(D)向右运动15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水平向右,面积为S的矩形线圈abcd,如图

8、所示放置,平面abcd与竖直方向成角,将abcd绕ad轴转180角,则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变化量为()A0B2BSC2BScosD2BSsin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8分)如图所示,在与水平方向成60的光滑金属导轨间连一电源,在相距1m的平行导轨上垂直于导轨放一重力为3N的金属棒ab,棒上通以3A的电流,磁场方向竖直向上,这时棒恰好静止求:(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ab棒对导轨的压力17.(10分)如图所示,直线MN上方

9、为磁感应强度为B的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一质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以v的速度从点O与MN成30角的方向射入磁场中,求: (1)质子从磁场中射出时距O点多远?(2)质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多少?(要做出粒子运动轨迹图)18. (10分)在一根足够长的竖直绝缘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球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开始下落。(1)小球开始下落时的加速度为多大?(2)小球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大?(3)小球运动的最大速度为多大?19(12分)如图所示装置中,区域中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水平

10、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区域中有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2B。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界O点正上方的M点以速度v0水平射入电场,经水平分界线OP上的A点与OP成60角射入区域的磁场,并垂直竖直边界CD进入区域的匀强磁场中。求:(1)粒子在区域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2)O、M间的距离(3)粒子从M点出发到第二次通过CD边界所经历的时间新泰一中2017级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1、2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DBBCDBCBDBCABCBDDABC二、(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8分)每问4分17(10分) 每问5分解:(1)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出电子应落在OM之间,根据几何关系可解得圆心角为300,根据得,r=则电子出射点距O点的距离等于电子的运动半径,为d=r=(2)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应为t=T=答:(1)电子从磁场中射出时距O点为(2)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18(10分)(1)(3分)当小球静止

12、时,所受洛仑兹力为零,圆环受到电场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3分)当竖直方向所受摩擦力为零时加速度最大,为重力加速度g(3)(4分)当竖直方向上所受合外力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19(12分)(1)(4分)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粒子过A点时速度为v,由类平抛规律知:v=2v0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Bqv=m所以:R=(2)(4分)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t1,加速度为a,则有:qE=mav0tan60=at1即t1=O、M两点间的距离为:L=at1t2=(3)(4分)设粒子在区域磁场中运动时间为t2,则有:T1=则:t2=T1=设粒子在区域磁场中运行时间为t3,同理:T2=则:t3=T2=粒子从M点出发到第二次通过CD边界所用时间为:t=t1+t2+t3=+=+答:(1)粒子在区域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2)O、M间的距离为;(3)粒子从M点出发到第二次通过CD边界所经历的时间+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