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的社会人类学研究PKU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2852379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的社会人类学研究PKU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让”的社会人类学研究PKU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让”的社会人类学研究PKU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的社会人类学研究PKU》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的社会人类学研究PKU(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大学 政学者论文集(2003年) “让”的社会人类学研究以西村为例 “让”的社会人类学研究以西村为例 the Social-Anthropologic Research on the Ethics of Rang哲学系2000级 王璐摘要“让”的观念在中国社会的人群集体中十分熟悉,孔融让梨的故事妇孺皆知。当今中国在市场观念的引导下,在西方经济、伦理、政治思想的影响下,多元的价值观对传统伦理观念等等有着不小的冲击。在新时期如何看待传统的道德观念,在资源分配或者交往活动中,“让”德还有多大的宣扬价值解决这些疑问我们最好从这种观念产生的根源上做文章。本文便通过社会人类学方法,在中原地区一个小型村

2、落社会进行了几个系列试验并且配合观察、访谈,试图找到“让”德的现实可能性和必要性。一、文献考察及分类从字典对“让”的释义来看中华字海(中华书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中解释“让”:1、把好处或方便给别人,自己不要。谦让,忍让。让位,让贤。3、请,招待。让酒,让茶。4、出让。把多余的东西让出去古汉语词典(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中对“让”解释为: 2、退让,谦让。王充论衡治期“让生于有余,争起于不足”。又为推让,拒绝接受。3、让给,让位给。王力古汉语辞典(中华书局,2000)中解释“让”基本与上面相同。,“让”表示的一种状态简单说来便是,给与他人(便利好处),自己(在好处面前)退让。即对

3、他人是“增加”,对自己是“减少”。更简单一些说是“以己所有者与人” 辞源1591。这样一种伦理境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屡屡受到高度评价,儒家就将这个意义上的“让”上升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德性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问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篇第一)。孟子则把“让”提升为人间秩序的本源:“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还有所有德中最重要的德性:“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 (左传昭公十年)。除了各类经典对“让”德的褒奖,民间流传的故事著名的桐城六尺巷的故事: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桐城人张廷玉在京城做官,在家乡盖相府时,邻居与他家争三尺宅基地,官司

4、打到县衙里。张家总管写信给张廷玉,希望他给县令写信通融。张廷玉见信后,在原信上批了一首诗寄回家,诗曰:“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张家总管接到信后,立即让出三尺地来,邻居看到张家退让了三尺,也让出来三尺,于是留下了一条六尺人人都能通行的巷道。、俗语、谚语 “宁让而损己,不竞而损人。”“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朱仁轨诲弟子谦让:“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也能体现出“让”这一行为在人们生活中占的分量。即便不从字典、文献、民俗的考察中体味“让”,但看与“让”相关的词语,如“忍让”、“谦让”、“退让

5、”等,这种行为无疑是富于牺牲精神的,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他人。当代中国人在许多学者眼中,正处在价值观、信仰体系混乱中;牺牲奉献的精神面临过时的考验,人们更看重“双赢”。我们不仅要问,“双赢”表面上看比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更好,因为是大家分享利益。但是“让”的精神在中国提倡这么久,真的可以在短短的时代变迁中完全失去存在意义吗?新的历史时期下,“让”究竟有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入考察“让”德的产生根源,它的几种形式各自对应的应用场合等。这就是该篇论文的写作成因和对象。展开社会人类学的考察之前,我们必须对“让”德作出大致的分类,否则田野调查将是盲目的。对文献材料做了调查和整理之

6、后,我们认为“让”实际上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体现在资源分配上的让,即将某种利益与人。最著名的例子是中国人几乎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故事。 此故事记载于后汉书孔融传:“融幼有异才。”李贤注引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宋元时代流行于民间的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弟於长,宜先知。” 类似的记录还有王泰让枣的故事。见南史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问其故,对曰:不取,自当得赐。由是中表异之。”此典与孔融的故事成一成语“让枣推梨”,喻兄弟友爱。体现在权利和地位上的让。如让贤、让位、让国,这一方

7、面的经典例子是古代尧舜禹的禅让。 其他例子还有:春秋时期泓水之战中一定要等到楚人渡过河摆好阵才开战的宋襄公,早在做太子的时候,就请求把王位给目夷,即后来的子鱼,目夷辞谢曰“能一国让,仁孰大焉。” 作为一种礼仪和修养的让。谦让、礼让、推让等。如一些礼仪场合的让座(相互让对方坐首座、上座),请客吃饭时争着买单(相互让对方接受自己的好意)、以及日常生活中熟人之间的让烟、让酒、让饭等。很显然,这样的分类是遵循一个基本的假设,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物质在先,精神在后。也许随着调查的展开情况会有所变化,但是这样的假设在目前看来是没有推翻的条件的。有一些文献曾经从学理上对“让”德进行了研究。吕耀怀在他的文章“让

8、的伦理分析”孔子研究2000年第5期中将“让”的道德意蕴分两部分:强意义的“让”与弱意义的“让”。前者指让位、让名、让利,后者指礼让、辞让、谦让。这种分类是很有意思的,但在他所谓的强道德的“让”中没有涉及到“让物”这一在我们看来更为基本的层面,而且将“让”分为“强道德”、“弱道德”和非道德也是值得商榷的。从学理上探讨这一问题的文献还有:陈绍燕:竞争与谦让中国古代“争”“让”范畴的现代启示,载于文史哲2000-6等。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这个题目。我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 通过试验和观察的方法来验证“让”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它遵循怎样的规则以及它是如何内化为行动的。我们的试验是在

9、一个小型社会西村中进行的,该村位于河南省东部,人口为2400人,600户。本研究为君政奖学金项目,研究者从2002年7月开始调查文献、拟定调查提纲、设计试验,8月10日至18日在西村做了为期8天的考察。回来后,从我们进行的试验中选取2个系列8个试验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提出初步报告。二、“孔融让梨”:试验与观察我们先来考察“孔融让梨”这一类型的让。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兄弟之间如何分梨,实际上它提出了一个“在一群人中如何分配有限利益”的命题。这里所谓的“利益”,既可以是实体的物(譬如梨子),也可以是虚体的权利或地位。在一群人中分配有限利益,可以有多种方式供选择:第一种是“孔融

10、方式”:群体中一人或数人作出牺牲,把利益让与他人。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公平竞争来分配,人人都声明自己吃最大的梨子的理由。第三种是凭借概率,如抓阄决定谁应吃大梨。第四种是“绝对平均”方式,即把梨按人数切成若干等份,每人分得一份。显然,第一种“孔融方式”要求参加分配的人具有很高的道德水平,这也是我们的传统一再提倡的。 弄清了这类问题的基本性质之后,我们还须考虑“孔融让梨”这一种“让”所包含的复杂变量。有三个重要变量:第一,参加分配的群体。包括“规模”,由多少人组成;该群体的性质,如是“内群体”(由近亲者或熟人组成的群体)还是“外群体”(非兄弟姐妹或其他陌生人组成的群体);群体内个人的年龄、相互之间角色

11、、交往关系等;第二,所分配之物。是“可均分”(如水果)还是“不可均分”(如一支笔),是“稀缺”还是“非稀缺”等等;第三个变量是情境。要考虑的因素如,是在什么场合、是否有不参加分配的(陌生)人在场等。因为变量改变时可能导致出现不同的分配行为,或者同样的行为会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利用这些变量分析可知,“孔融让梨”是在如下构成因素里发生的事件:参加分配的群体数量为7人(“兄妹七人,融居第六”),是在“内群体”(分配者同属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中,分配物(梨子)在当时可能是一种稀缺资源,并且“可均分”。“情境”应该是有不参加分配的人在场(“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做了以上

12、的分析之后,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试验,把符合或基本符合“孔融让梨”条件的试验称为“孔融让梨试验”,把改变了变量的试验称为“变体孔融让梨试验。”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孔融让梨”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当改变一些变量时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等。试验1、经典孔融让梨试验 时间:2002年8月11日上午被试:同一家庭四个孩子,Sa,女,14岁;Sb,女,12岁;Sc,女,10岁;Sd,男,三岁。分配物:三只大梨和一只小梨情境:在被试者家中。研究人员不在场,试验经过由被试母亲向研究者报告。试验经过:试验前,研究者先向孩子们的母亲CM介绍试验目的,要求在孩子不知情的状态下,让孩子们分食梨子,并将结果向研究者报告。约40

13、分钟后,CM向研究者报告:“我回到家,把几个梨拿出来,对孩子们说:来,给你们吃梨。老大,和老二各挑一大梨。老三正在离梨较远的地方包红指甲玩,没有过来吃,只说了声搁那吧。最小的(Sd)拿了那个最小的梨。”试验分析:这个试验目的是观察“孔融让梨”的行为是否会出现。在现在的西村,由于计划生育实行多年,已找不到由“兄妹七人”构成且有一个四岁左右儿童的群体了。选择的这个家庭在当地已经属于子女最多的家庭之一,在目前情况下可以说是最接近孔融所在的群体。这个试验最终没有出现“孔融让梨”的行为,且有两个被试对梨子表现出消极态度。试验后我们询问被试老三为什么没有吃梨子,她回答说:“地里有梨,不想吃。”最小的男孩(

14、三岁)挑了一最小的梨子,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挑的时候不见得有顾虑,见到姐姐们拿大梨自己拿小梨也不生气,可见大梨对他来说也不具有诱惑力。这两个被试对梨子采取消极态度,最主要原因不是因为要将梨奉献出来,而是因为梨子在当地已然不是稀缺食品。从80年代末期,当地从山西引进梨树品种,几乎每家都种植了梨树。试验时,早熟品种已经采摘下来,梨子对被试没有诱惑力。用当地的人的话来说就是“不稀罕”了。结论:孔融的行为之所以有很高的道德意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所分配之物是一种稀缺资源。在所分配资源不是一种稀缺资源的情况下,即便出现“让”的行为也不具有道德意义。试验2、变体孔融让梨试验A时间:8月11日上午被试:同试验1分

15、配物:四袋薯条,三个为大包装,一个为小包装情境:同试验1试验经过:母亲CM拿四袋“上好佳”薯条给四个孩子,让他们自由选取,以观察他们如何分配。试验后母亲报告:“我拿出了薯条,最小的首先抓过一大袋,老大和老二随后也各抢得一个大袋。老三因为正在包指甲,离得较远,赶到近前只剩下那一个小袋,大为不满,闹着说为什么只给我小袋。老大见状,便以自己的大袋与她交换。”试验分析:在此试验中我们改变了“分配物”这个变量。根据我们的判断,薯条比起梨子在西村,属于稀缺物品,儿童对此会很感兴趣。这个实验中先出现了“争”:老三对自己吃小袋食品表示不满。这证明了我们的判断:“稀缺资源”对被试有较大的诱惑,分配的时候自然有“争”有“让”。而理论上每包薯条可以分开来来平均分配,但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而是出现了“让”的行为来解决问题。当研究者试验后询问老大为什么将大包让给妹妹,她回答:“我是老大,得让着点儿。”由于她做出让的行为“有利害人己的意识”,因而具有伦理意义 “伦理行为与非伦理行为的区别,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利害人己的意识。”参见伦理学原理,王海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页140。但她的行为得到的评价与孔融所得到的不同,因为她在群体中年龄大,年龄大的让年龄小的被认为正常,即所谓“要要好,大让小”。为什么认为年龄大者应让年龄小呢?有一种可能是因为年龄小的是弱者,大让小更有利于整个群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