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体性教学提升学生语用能力.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52148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本体性教学提升学生语用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注本体性教学提升学生语用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本体性教学提升学生语用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本体性教学提升学生语用能力.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本体性教学,提升学生语用能力语文教育专家吴忠豪教授认为,语文教学内容应分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本体性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等方面,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主要为文本内容所体现的思想情感。语文教学的核心指向应该是本体性教学内容。近日,笔者观看了特级教师余映潮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实录,深受启发。余老师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采取板块式的教学思路,采用巧妙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使语文学习的本体性内容得到极为深刻的体现,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得扎实。 /1/view-13076203.htm【教学片段一】提取关键信息,习得方法运用师:请大家概说圆明园,采用提取文中关键词的方法

2、。老师先举一个例子,如文中的“皇家园林”指的就是圆明园。现在请同学们边阅读边认真思考,判断文中的哪个词或短语指的就是圆明园。(学生默读三分钟)生1:“圆明三园”指的就是圆明园。生2:“博物馆”。师:“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你找得太准确了。文中虽然没有直接指出是圆明园,但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来表现圆明园的珍贵价值。生3:“一片灰烬”。师:这位同学的发现与所有人的发现都不同。“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换成了“一片灰烬”。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了思考,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什么是圆明?。皇家园林 圆明三园 幻想的世界 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一片灰烬(教师P

3、PT显示,学生齐读;教师范读,学生再读;学生读完之后,在文中圈出关键词)师:通过学习,我们概括了文章大意,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取关键词。【赏析】在课前导入时,余老师提供了一些与圆明园相关的背景资料给学生朗读,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所了解。在进入文本学习后,余老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取文中的关键词来概说圆明园。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与思考,以及老师的学习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自学思考。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较好地抓住了文中的部分关键词。在此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余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指向语文教学内容的核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学思考的能力。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在教学中,余老师也进

4、行了相关的朗读指导,提升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在自学时,培养了分析文本、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学片段二】关注言语形式,体会表达之美师:这篇文章里面的语言表达十分优美。我们一起来品味圆明园的毁灭中语言的美感,重点品味文中第三段的语言表达之美。(学生齐读第三段)师:同学们读得很好。怎样欣赏语言文字之美呢?从句式运用、词语运用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文中语言的表达之美。接下来老师来读这个段落,大家认真听,当你觉得某个句子很美的时候,就作上相关的批注。(教师范读,学生倾听、思考。三分钟后,学生与同伴之间进行交流)生1:我找的句子是“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这里运用了“金碧辉煌”

5、和“玲珑剔透”来说明殿堂和楼阁的美。师:你说得很好。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你们要把“有”和“也有”圈起来,这就叫作句式。为什么要用“有”和“也有”呢?那就说明了圆明园的建筑艺术是多方面的。生2:我找的句子是“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我觉得这个画面感很好,让我闭上眼睛就能感觉园内的美。师:我要表扬你。同时我也要告诉你们,“漫游园内,就像漫游在天南海北”,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生3:我找的句子是“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我从中感觉到圆明园中的建筑风格各异。师:很好。我们再来整体看看这个段落,它具有文段的层次美,采

6、取正面描述、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式。句式具有对称美,前有列举,后有对应,还有短语的丰富美,运用高雅词汇,写意抒情。【赏析】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中,第三自然段是教学的重难点,运用优美的语言再现了圆明园被毁前的宏伟壮观。在教学过程中,余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去感受圆明园被毁前的壮观景象,而是直接将教学指向了语言文字的表达之美。通过学生的自读、教师提示性的朗读,以及学生自己的思考,学生逐渐感受到了这个文段的语言文字表达之美。学生认识到了这个文段的层次美、句式的对称美、短语的丰富美,最后使学生情绪激昂、满腔热血。编者选取这篇文章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希望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发现、体会文中语言文字的美。在

7、这个教学过程中,余老师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语言积累能力都较为重视。从这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余老师具有深厚的教材解读能力、独特的教学视角、扎实有效的教学艺术。余老师这节课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关注语文教学的本体性内容。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虽然不可忽视,但并不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真正把握住文本的主体性教学内容,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扎实有效。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语言积累,掌握好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唯有如此,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才会取得质的飞跃。(作者单位:湖北省麻城市建设路英才小学)责任编辑 胡波波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