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8502030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政治试题(文科)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该选项前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中对应题号下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48分。1“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的智慧在于指导人的认识活动 D哲学的智慧在于指导人的实践活动2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A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B具体科

2、学是哲学的基础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3“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4.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对应关系能分别体现“两个对子”的是形存神存心外无物 沧海桑田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削足适履 理在事先断章取义A. B. C. D. 5.“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3、。”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B C D6. 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涟漪,如同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100年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2020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对引力波的探索和证实表明物质的客观性及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 科学家的预言是引领科学研究的决定因素引力波的复杂性决定探索的反复性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A. B. C.

4、 D. 7.中国“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近日获得重大突破,可见光实时通信速率提高至50 Gbps,相当于0. 2秒下载一部高清电影。未来,该技术可实现有光照即可上网。关键技术的突破说明意识的能动性是客观世界发展的保证 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充分发挥了人的主动创造性A. B. C. D.8.狐狸看到一只山猪在大树旁勤奋地磨牙,好奇地问它:“既没有猎人追赶,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为什么这般用心地磨牙?” 山猪答到:“现在磨牙,等到要用的时候就不会慌张了。”寓言告诉我们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能够把握事物的未来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行动的依据追求真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5、 安危在有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把握事物的条件A B C D.9形者,状况也;势者,趋势也。解读中国经济,看形,更要看势,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A B C D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回答1011题。10“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帮扶、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这意味着扶贫工作要 从扶贫对象的实际出发制定扶贫措施 抓住时机,

6、促成扶贫工作的精准飞跃 具体分析造成扶贫对象贫困的具体原因 使精准扶贫工作成为脱贫致富的关键A B C D11.为了完成脱贫任务,要采取产业精准扶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四个一批”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脱贫的任务艰巨,要以国家扶持为主,也要激发内生动力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越历史条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A B C D12.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有人认为,大数据已成为微时代的伟大生产力,将释放出巨大的价值; 也有人认为大数据会威胁到

7、知识产权、隐私保护。人们对“大数据”有不同认识,是因为A人们对于大数据的认识受到立场、方法、知识等条件限制B大数据是复杂的、变化的,人们无法把握其本质c大数据对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有积极的推动作用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且往往是与谬误相伴而行13.国务院要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加强规划建设管控,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有效控制雨水径流,缓解热岛效应。海绵城市建设体现了A尊重自在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实践赋予客观世界“人化”的特点C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创造了具体联系 D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14.某地根据太阳能和风能在夜和季节上有很强的互补性的特点

8、,把独立的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组合为风光互补发电,有效克服各自缺陷,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这一做法创造了事物之间的人为联系 坚持整体着眼,又重视局部表明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表明实践是具有能动性的活动A B C D15.为了解决北京早已拥挤不堪的“大城市病”,北京市发改委规划“瘦身”。很多非首都核心功能将重新布局,往北京周边等更大空间范围进行疏解,形成新的增长空间,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关键部分在系统中具有引领带动作用 优化系统内部结构可以提升系统性能系统要素的离散有利于强化系统功能 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关系A B C D16.2020年11月2日,经过三代中国人的努力,中

9、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架商用喷气式大飞机 C919终于下线了,两三年后将投入商用,C919成功下线使中国制造迈向高端。C919大飞机的研制过程说明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A. B. C. D. 17为研究抗疟新药,屠呦呦查古医籍,从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抗疟单验方集;在190次实验失败后,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这启示我们既要学习前人经验,又要有创新意识 要坚定理想信念,秉承执着追求精神重视量的积累,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在矛盾特殊性

10、原理指导下研究普遍性A B C D18.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制出一种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氮掺杂有序介孔石墨 烯,可用作电动车的“超强电池”:充电只需7秒钟,即可续航35公里。该新型石墨烯超级电容器体积轻巧、不易燃也不易爆,可采用低成本制备,实现规模生产,可广泛应用于现有混合电动汽车、大功率输出设备的更新换代。这说明新事物总是在全面否定旧事物中发展 着眼实际需要是创新的必然要求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 新事物总是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A. B C D19.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奉行加法的时代,很多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无休止的加法,往往让人不能承受之重。其实人生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多为少,这就

11、是一种减法哲学。减法哲学告诉我们:减出轻松,减出健康,减出快乐,减出幸福。这表明“加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减法”转化要调控好“加法”和“减法”的度,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减法”作为关键部分,其功能关系人生整体的轻松和自在“加法”和“减法”同等重要、不可或缺,都能让人生更幸福A B C D.20. 2020年12月17日,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升空去探测暗物质存在的证据。“悟空”将在头两年对全天扫描,之后根据探测结果,对暗物质最可能出现的区域定向观测。这一思路的合理性是着眼整体抓住关键部分 立足共性,看清矛盾特点坚持两点,把握主要矛盾 抓住主流,反对均衡倾向A. B C D21.“物之不齐,物之

12、情也”。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河流”“河段”带给执政党一个铁律:罔顾社会发展阶段性规律特征,或无原则退让,或无根基超越,都会给社会发展带来颠覆性危害。从辩证法的观点看,这启示执政党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应当根本改变社会制度 规划好在新的发展阶段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始终把科学的战略布局作为发展的立足点 决策要保持战略定力以适应和引领新常态A B C D22.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发展农业生产,解决粮食问题,耕地是根本、科技是出路、安全是目标。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只有先保证耕地的面积与数量,才能再谈如何利用耕地,提高粮食产量。坚持耕地为

13、本是牢牢抓住了粮食生产的主要矛盾 是正确认识了粮食生产的主要方面准确地把握住了粮食生产的特殊性 粮食生产的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A B C D23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统筹兼顾,确保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坚持了从矛盾的普遍性中概括出特殊性 正确认识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坚持了在矛盾特殊性指导下研究普遍性 全面认识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A B C D24中国古人在中医学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上,把节气变化与饮食养生结合起来,所谓 “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乃顺天理”。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一认识强调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不同条件 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