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项练习:内能(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850012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6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项练习:内能(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项练习:内能(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项练习:内能(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项练习:内能(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项练习:内能(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项练习:内能(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项练习:内能(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能考点一:内能1.与物体的内能有关的因素是()A 物体的运动速度B 物体的高度C 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高度D 物体的温度2.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总是从内能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低的物体C 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 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3.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B 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C 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D 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4.(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 有机械能的物体必有内能B 无机械能的物体必无内能C 有内能的物体必有机械能D 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5.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A 该物体一定做了功B 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C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D 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考点二:分子动理论1.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到现在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图中哪个模型最相似?()A B C D2.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春天,柳絮飞扬B 夏天,荷花飘香C 秋天,树叶飘落D 冬天,雪花纷飞3.放射性现象揭示了()A 原子有内部结构,可以再分B 原子

3、核有内部结构,可以再分C 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组成D 原子核内存在电子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A 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B 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C 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水银D 磁铁能吸引铁钉5.如图,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下列现象所包含的道理与之相同的是()A 磁铁吸引铁块B 两滴水银靠近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水银C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D 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6.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

4、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C 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D 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无关7.小名同学早晨起床时,闻到了妈妈炒菜的香味,这是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_8.不同的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_;(2)_;(3)_考点三:比热容1.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A 硬度较小B 隔热性好C 导热性好D 导电性好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比热容可用来鉴别物质B 水的比热容

5、较大,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C 沙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 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3.如图所示,实验室内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用同一规格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一段时间(热量损失不计,且液体均未沸腾),则加热过程中甲乙两支温度计升高的温度之比为(C煤油2.1103J/(kg/)()A 12B 21C 11D 144.(多选题)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解释的是()A 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B 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觉凉爽C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 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能有效防止因窖内温度过低冻坏蔬菜

6、5.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请写出两个你发现的规律(1)_;(2)_;(3)_(4)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其物理意义: _.6.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相同的水和煤油;实验时选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单位时间内_(2)实验中记录下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并描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可知b物质是_,分析图象还判断出_(水/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3)本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_7.为了比较甲、乙两种物质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从表中数据可知,甲吸收

7、的热量_乙吸收的热量(2)汽车发动机需要散热,根据实验可知,应该选用吸热能力更强的_(选填“甲”或“乙”)效果会更好8.如图,在某次研究物质的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_;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2)在上述实验中,若想使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下一步的在操作过程是:_,并比较两者所用的时间考点四:热量的计算1.在野外施工中,需要把质量为4.2千克的铝合金构件温度从10 升高到63 或以上现只有保温瓶中1.2千克温度为90 的热水可以利用,不计热损失,请设计一

8、个加热构件的方案同学甲设计的方案和运算如下:将铝合金构件直接放人90 热水中,在不考虑热损失的前提下,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构件吸收的热量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放cm1(tlt)、Q吸Cm2(tt2),将数值代入计算,得出构件与热水在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t56.2 .显然,这种方案不能使构件达到规定的温度同学乙设计的方案是把90 的热水分成等质量的两份,让构件先放人第一份90 的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取出,再放入第二份90 的热水中,再使构件与热水达到热平衡通过计算表明,这一方案可使构件的最后温度达到61.7 .问:(1)怎样才能让构件达到63 呢?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2)若采用最佳加热方案,构件最后的

9、温度可达69.5 .这一结果启示我们,工业上也可以用这一方法用冷水来冷却某些构件,请简要说明这种最佳冷却方案2.热水质量20 kg,温度80 ,与质量30 kg,温度30 冷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求:混合后温度3.质量为0.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参考答案考点一:内能1.与物体的内能有关的因素是()A 物体的运动速度B 物体的高度C 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高度D 物体的温度【答案】D【解析】因为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越多,其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势能就越大,因此,影响物

10、体内能的因素有温度、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2.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总是从内能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低的物体C 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 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答案】D【解析】A项,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B错误;C项,一切物体皆有内能,温度为0 的物体有内能,故C错误;D项,内能的多少取决于物体的状态、质量和温度,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故D正确3.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

11、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B 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C 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D 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答案】D【解析】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材料等有关从图中知,a与b、c与d的质量相同,a与c、b与d的温度相同, 所以d的内能比c多,d的内能比b多,c的内能比a多,b的内能比a多4.(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机械能的物体必有内能B 无机械能的物体必无内能C 有内能的物体必有机械能D 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答案】AD【解析】(1)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是不

12、一定有机械能,故选项A说法正确,选项B、C都是错误的;(2)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相互作用情况有,内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故选项D的说法也是正确的5.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A 该物体一定做了功B 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C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D 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答案】D【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且是等效的所以,在没有明确内能增加的过程情况下,无法判断是采取哪一种形式使其内能增加的考点二:分子动理论1.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到现在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图中哪个模型最相似?()A B C D【答案】D【解析】卢瑟福在总结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他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并位于原子中心,带负电荷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这个原子核高速旋转,因此,原子结构的模型就像太阳系一样,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电子相当于行星绕太阳运转2.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春天,柳絮飞扬B 夏天,荷花飘香C 秋天,树叶飘落D 冬天,雪花纷飞【答案】B【解析】A、C、D柳絮飞扬,树叶飘落、雪花纷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