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月刊专12热学解读.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49355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月刊专12热学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物理月刊专12热学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物理月刊专12热学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月刊专12热学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月刊专12热学解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高考物理月刊专版1. 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刻度: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一个大气压下,沸水温度规定为100,0100之间等分100份,每1份为摄氏1。温度的国际单位:开尔文(K)。常用单位:摄氏度()使用:分使用前和使用时。2. 晶体熔化:凝固和液体沸腾的条件:晶体熔化、凝固的特点:吸热(或放热)、温度不变。晶体熔化、凝固的条件:达到熔点(凝固点)、吸热(或放热)。液体沸腾的特点:吸热、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沸点与气压有关)、吸热。晶体熔化、凝固图象:熔点、凝固点多少?物态变化所用时间?也可通过图象求出固态和液态时的物质比热。3. 蒸发和沸腾:这

2、是汽化的两个方式。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吸热有致冷的作用。4. 内能及内能的改变:内能与机械能不同。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而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内能还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与物态变化有关,内能改变跟作功、热传递有关。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放热内能减少,用做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用热量来量度内能改变。5. 比热、热量计算、热值: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体比热一般不同(比热还与状态有关),比热与热量、质量、温度变化无关。水的比热要记住,知道意义记下常见几种金属比热谁大谁小。 热传递中不计热损失,。热值反映燃料的性质,不同燃料有不同热值,燃料燃烧放出热

3、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值与燃料燃烧放出热及燃料质量无关。(为热值,Q为燃烧放出热,m为燃料质量)【典型例题】例1 在0的环境中,下列情况下,冰的质量一定增加的是( )A. 0的冰投入0的水中B. 的冰投入12的水中C. 0的冰投入1的水中D. 的冰投入0的水中分析:冰与水混合,冰的质量是否增加,要看是否有水凝固成冰。水结冰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凝固点0,二是水必须放热,根据上述所说:A选项水温度虽能达到0,但与0的冰混合不能放热,所以不能结冰。B项冰水混合,水虽然放热,但温度不一定降到0,同理C项同B项,D项水温度已达到0,与的冰混合后能继续放热,所以水可结冰使冰使冰质量增加。D项正确。例2

4、 甲、乙两金属块的质量,初温都相同。将甲金属块放入一杯热水中,平衡后水温降低,把甲取出,再把乙金属块投入这杯热水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若不计热损失和水质量损失,论证:乙金属块比热大于甲金属块比热,即。分析:设甲、乙两金属块初温度为,水的初温为,甲的末温(即水的末温)为,乙的末温为。甲放入热水中, 乙放入热水中,联立有: 例3 现有甲、乙、丙三种初温相同的液体,其中甲、乙为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乙、丙为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若对这三种液体分别加热,则可根据它们吸热和升高的温度,在温度热量图象上分别画出对应的三个点(如图),则甲的比热和质量跟丙的比热和质量相比应是( ) A. 丙的比热比甲的比热大B. 甲的比热比丙的比热大C. 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D. 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小(1)作平行热量轴的直线,交乙、甲、丙三线三点,这样从初始温度到温度,甲、乙、丙相同,且,根据,、相等,Q正比于C。从图中看, , 。B(2)作平行温度轴的直线,交乙、甲、丙三线三点,这样甲、乙、丙热量相同,从初始温度到末温,又 ,根据,与成反比,有, 。C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