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黄富昌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28492710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培训黄富昌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安全培训黄富昌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安全培训黄富昌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安全培训黄富昌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安全培训黄富昌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培训黄富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培训黄富昌(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 生产安全知识培训 授课人 黄富昌2011 09 22 目录 一 生产安全培训的目的二 安全观念三 生产火灾事故的预防四 生产用电安全五 设备事故的预防六 特种设备事故预防 生产安全培训的目的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引起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要我安全 我要安全 我会安全 关于安全观念的思考 安全要有什么观念呢 两个观念 事故一定有原因 安全一定有办法 事故原因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事故原因有那些呢 有三个原因 第一 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第二 现场的不安全因素第三 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1 安全方面 火灾事故的预防设备事故的预防特种设备事故的预防2 车间生产方面的注

2、意事项 生产火灾事故的预防 所谓火灾 即是凡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常见的火灾原因 人为放火 电气 线路失火 违章操作 用火不慎 吸烟 雷击 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 怎样预防这些原因的发生呢 要预防火灾 还必须先了解物质燃烧的有关知识 因为火灾是由物质的燃烧开始 然后由小到大酿成灾害的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P4 燃烧三要素 助燃物 可燃物 着火源 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 是制定防火措施和灭火措施的依据 在某些情况下 虽然具备了燃烧三个条件 也不一定能发生燃烧 具备了三个条件就能发生燃烧吗 最后 三个条件同时存在 相互作用 燃烧即会发生 首先 可燃物质与氧有一定数量的比例其次

3、一定的比例的助燃物 再次 引火源具有一定的温度和热量 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上的应用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要素形成 或相互结合 相互作用 归纳出四种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 1 控制可燃物2 隔绝助燃物3 消除着火源4 阻止火势蔓延 防火基本措施 如采用隔离 控温 接地 避雷 安装防爆灯 遮档阳光 设禁烟火的标志等等 消除着火源 一般情况下 控制点火源是防止火灾发生的最常用手段 着火源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的燃烧的热能源 足够的温度和热量 可分为 1 明火焰 明火焰温度约在700 2000 它可点燃任何可燃物质 2 炽热体 电吹风 高温蒸气管道3 火星 温度约1200 打磨机 电焊机4 电火花 5

4、化学反应和生物热6 光辐射 电气火灾的预防 电气是由发电设备 输电线路 用电器具组成的供电 用电系统 而短路 过载 接触电阻过大是导致这一系统发生火灾的基本原因 一 电气火灾的基本原因 电气线路中的导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相线与相线 相线与零线 地线 的连接 在回路中引起电流的瞬间骤然增大的现象叫短路 线路短路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会发出很大的热量 可达2000 3000 这个热量能使金属熔化 引起邻近的易燃 可燃物质燃烧 造成火灾 1 短路 2 过载 过负荷 电气线路中允许连续通过而不致于使电线过热的电流量 称为安全载流量或安全电流 如导线流过的电流超过安全电流值 就叫导线过载 一般导线的最高允许工作

5、温度为65度 当过载时 导线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值 会使绝缘加速老化 热量超过250 绝缘层就会着火 引起短路火灾事故 导线过负荷的主要原因 1 电线截面选择不当 实际负载超过了电线的安全载流量 2 原来设计安装的输电线路是符合安全载流量的 但随意增加用电设备 导致超过了负载能力 1 根据负载情况 选择合适的电线 2 切忌乱拉电线和过多的接入负载 防止过载的措施 3 安装相应的保险或自动开关 严禁滥用铜丝 铁丝代替熔断器的熔丝 3 接触电阻过大 接头处理良好 则接触电阻小 连接不牢或其他原因 使接头接触不良 则会导致局部接触电阻过大 产生高温 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 引起绝缘材料中可燃物燃烧 导体连

6、接时 在接触面上形成的电阻称为接触电阻 08年广州荔湾区 2 29 一切灭火措施 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或使燃烧反应的游离基消失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实践经验 现行的灭火基本方法有四种 灭火的基本方法 抑制法 隔离法 窒息法 冷却法 隔离法 就是将火源处或其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 燃烧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窒息法 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 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 氮气 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运用窒息法扑救火灾时 可采用石棉被 湿麻袋 湿棉被 沙土 泡沫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或封闭孔洞 对一般可燃物来说 能够持续燃烧的 P10 冷却法 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

7、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 因此 对一般可燃物火灾 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 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火场上 除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 还经常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 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 还可用水冷却建筑构件 生产装置或容器等 以防止其受热变形或爆炸 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 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 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 使燃烧反应终止 卤代烷灭火剂和干粉具有抑制灭火作用 P10 抑制法 二 设备事故的预防 事故的定义 事故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 违背人们意愿的意外事件 是一种失去控制的事件 防止事故的发生 关键在于什么 关键在于用安全

8、管理的手段来规范 控制人的不安全成为 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因素 1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人身安全 设备安全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2 我国的消防方针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3 安全生产中的两种安全 有资料统计表明 机械引起的伤害事故占80 以上 因此我们了解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 并有针对的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事故的发生有原因和预兆 一次重大事故前必然孕育着许多事故苗子 消除 事故苗子 避免事故的发生 事故金字塔理论 对330起跌倒事故分析300 29 1 消除隐患 事故苗子 预防为主 重伤或死亡1起 轻伤或微伤29起 无伤害或事故苗子300起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人员的不安全行

9、为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技术原因 身体原因 精神原因 教育原因 管理原因 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 1 人的因素 人员缺乏安全知识 疏忽大意或采取不安全的操作动作等而引起事故 1 违章指挥 2 违章操作 3 违反劳动纪律2 物的因素 机械设备工具等有缺陷或环境条件差而引起事故 3 人与物的综合因素 上述两种因素综合引起 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三种主要原因是 不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 虽然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 却为了快点干完而省略了必要的步骤 按自己的习惯操作 员工常见的八种不安全行为 1 操作错误 忽视安全 忽视警告 未经许可开动 关停 移动机器 开

10、关机器时未给信号 开关未锁紧 造成意外转动 通电或漏电等 忘记关闭设备 忽视警告标记 警告信号 操作错误 奔跑作业 机器超速运转 手伸进冲压模 工件坚固不牢 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员工常见的八种不安全行为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安全装置被拆除 堵塞 作用失效 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 使用不安全设备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4 手代替工具操作 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用手清除切屑 不用夹具固定 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物品存放不当 5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冒险进入涵洞 接近漏料处 危化品房 基建工地 员工常见的八种不安全行为 6 攀 坐不安全位置 在起吊物下作业 停留 机器运转时加

11、油 修理 调整 焊接 清扫等 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7 未穿戴劳保用品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忽视其作用 8 不安全装束 在有旋转零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 操纵带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时带手套 女员工的长发不盘起来操作辊压机 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最常见的六种职工心理状态 自我表现心理 经验 心理 侥幸心理 从众心理 反常心理 逆反心理 事故的四M构成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较差的管理危险的环境 人员的不安全成为对事故的影响 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 一 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对危险性认识不足 从而进行危险作业作业程序不当 监督不力 致使违章作业得以泛滥图省事 走捷径 忽略了安全程序因身

12、体疲劳 精神不佳 导致动作变形安全意识差 接近危险场所无护具或未按规定着装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职工能否实现安全行为 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 1 职工本身具备的工作能力2 是否有持续 正确 高水准的工作动机另外 与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关系 二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合规格的防护缺少所需的防护设施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 强度不够 零部件磨损和老化设备 设施布局不合理 物质的堆放和整理不当安全防护装置失灵 机器工具的设计不安全劳动保护用具和服装缺乏或有缺陷 设备的危险性 被卷进旋转部位惯性引起的卷入夹伤 机械伤害基本类型 1 引入或卷入碾轧的危险 2 挤压 剪切和冲击的危险

13、3 卷绕和绞缠的危害 4 飞出物打击的危险 工作时注意围巾被机械转入 5 物体坠落打击的危险 6 跌倒 坠落的危险 7 碰撞和刮蹭的危险 8 切割和擦伤的危险 加工作业安全 使用电钻 砂轮机作业使用压力机 剪板机作业点焊机作业各种机器人作业电泳 装配 检测设备辅助设备 天车 电葫芦 输送挂链和板链 电瓶车等 设备异常的处理 停 提示禁止开动 叫 设备管理人员 班组长 保全人员 等 绝对不可自己判断 擅自处理 异常 机械设备故障 运作异常 加工中的材料 部件 产品卡住 掉落 位置偏离 1 按要求着装 2 机器运转时 禁止用手调整或测量工件 应停机测量 并把刀架移到安全位置 3 工件和刀具装卡要牢

14、固 禁止用手触摸机器的旋转部件 机械伤害事故防范注意事项 4 保证作业必要的安全空间 机器开始运转时 严格实行规定的信号 5 清理辊轴 切刀等接近危险部位杂物的作业 应使用夹具 如搭钩 铁刷等 切勿用手拉 6 禁止把工具 量具 卡具和工件放在机器或变速箱上 防止落下伤人 7 停机进行清扫 加油 检查和维修保养等作业时 须锁定该机器的启动装置 并挂警示标志 8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 非本机械作业人员因事必须进入的 要先与当班机械作者取得联系 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进入 9 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 经考试合格 持证上岗 上网作业中 必须精心操作

15、 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 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严禁无证人员开动机械设备 10 感到有危险时 立即操作紧急停车键 11 切忌长期加班加点 疲劳作业 三 控制不安全环境因素工作环境面积偏小或工作场所有其他缺陷外部的 自然的不安全状态 危险物与有害物的存在照明不足或强光刺眼工作场地 通道狭窄 易滑倒噪声或其他吵闹声音过大 三 特种设备事故预防 特种设备定义及分类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二条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 第二十一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 作业时随身携带证件 二 积极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三 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 四 拒绝违章指挥 五 发现事故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第二十二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每2年复审一次 持证人员应当在复审期满3个月前 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 复审不合格的应当重新参加考试 逾期未申请复审或考试不合格的 其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予以注销 使用单位职责 义务 一 检验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不得继续使用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周期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周期 常见安全附件 常见安全附件 生命与安全一线牵安全与幸福两相连 温馨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