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2020届高三政治复习之《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练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8465632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2020届高三政治复习之《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2020届高三政治复习之《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2020届高三政治复习之《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2020届高三政治复习之《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2020届高三政治复习之《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2020届高三政治复习之《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2020届高三政治复习之《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练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梅县东山中学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三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练题一、选择题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二者都A没有看到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B认为物质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C没有看到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没有认识到物质是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22020年7月,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直径300米的小行星,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公转轨道,并始终在地球前方“打转”。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 B C D3自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后,随着经

2、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先后三次调高个税起征点。由此可见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认识运动的载体是人脑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A B C D41980一2020年,我国个税起征点一直维持在800元。体现了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B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C事物的根本性质在一定时期内没有发生变化D一段时间内事物的相对静止取代了绝对运动5“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的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C城市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D物质是运动的载体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下列

3、说法与该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A B C D7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毕尔生认为,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两种说法都是A离开静止谈运动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D离开物质谈运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8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它通常在热带地区离赤道35个纬度外的海面(如西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上形成,其移动主要受到科氏力及其他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最终在海上消散,

4、或者变为温带气旋,或在登陆后消散。从热带气旋的活动过程可以看出A事物的运动变化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9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这首经久不衰的诗篇反映了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D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10据研究证实,人类大脑中存在着一个具有早期预警作用的特殊区域这个区域可以监控外界环境线索,同时衡量环境变化可能会给人体带来的后果,并调节人们的行为

5、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这表明人脑为人们行动提供选择依据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A B C D11从上世纪80年代的“大包干”“万元户”“计划生育”,到上世纪90年代的“农民负担”“打白条”“农民工”“村民自治”,再到本世纪的“税费改革”“免除农业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0多年来的涉农“热词”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充分表明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12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灾

6、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超过90。提前发出天气预警信息说明意识活动具有A目的性 B计划性 C自觉选择性 D主动创造性13教育工作者要帮孩子树起一面自信的旗帜,让孩子在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快乐前行。“树立自信”的哲学依据是A信心足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142020年7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永康在广东深圳考察社会管理工作。他强调,发扬特区精神,大胆探索实践,在不断破解难题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为全国当好排头兵、闯出新路子。强调发扬特

7、区精神,是因为A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B意识的能动性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152020年下半年北京市GDP增长8,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居各省区市之尾。倒数第一,是北京精心备考、主动站位的结果。制定“十二五”规划,北京把五年年均增速审慎地确定为8,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最低。这是北京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阶段的主动选择。GDP虽然减速了,但人民的幸福感却增强了。这表明意识活动的计划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决定条件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A

8、B C D16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个人单独完成某件事情的情况。有人便据此认为,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存在的。这种观点A正确,因为实践有时就是个人孤立的活动B错误,没有正确理解实践的社会性特征C错误,没有正确理解实践的历史件特征D错误,没有正确认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特征17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这意昧着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有条件的 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和谬误是没有界限的A B C D18“对真理的尊重是运用它,对真理的信仰是用一生实践它。”这说明真理要为实践服务 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绝对真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A B C D19“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

9、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各抒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A B C D20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潜水器下潜到海底5057米深处,完成了多项作业,并且多次“坐”在海底,对海底生物进行拍照,将网像及时传回海上,这对我国研究深海复杂环境,进行勘探、科学考察和近海底作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深海装备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表明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无限的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0、A B C D21美国科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收集的数据,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的强度以及它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进一步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为1375亿年。人类在科学解释宇宙大爆炸,揭示生命、宇宙、万物形成的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说明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 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认识的基础是永恒不变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 B C D22钱学森先生曾往其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上先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终的)。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11、 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A B C D232020年是我国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年,抗灾救难是最重要的,但更重要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ABCD24改革开放30年来,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党的十七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认识过程表明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正确

12、的认识中包含有错误,错误的认识里也有正确的成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地深化的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ABCD二、非选择题:252020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

13、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成功。材料三:在新的历史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有关知识,分析理论上成熟对发展党的事业有何重要作用。(2)联系材料二、材料三,运用实践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材料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三十年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1)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7材料一:2020年底,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0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