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岩乡小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上传人:zejun11****26.com 文档编号:12845509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石岩乡小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白石岩乡小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白石岩乡小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白石岩乡小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白石岩乡小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石岩乡小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石岩乡小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白石岩乡基本概况一、乡域概况(一)地理位置白石岩乡位于紫云自治县西部,距紫云县城18公里。处东经105 5501一106 0209,北纬25 4428一25 5240之间。东邻松山,南界火花,西接镇宁县本寨乡,北抵猫营镇。南北长15.06km,东西宽11.4km,国土面积约143km2。(二)政区沿革白石岩乡原为秦属象郡驻地。民国21年建镇,归京州区(今松山镇);民国28年调整建置,设白石岩保,民国32年调整建置,辙白石岩保,划为德舆乡(驻地狗场 ),民国34年划为松山镇,设白石岩保,解放初,1952年12月26日复设白石岩乡, 1961年改为白石岩乡人民公社。1985年7月复建白石岩

2、乡,辖9村,土地面积62.88平方公里;1501户,7684人,其中:男1218人、女1020人;非农业人口125人。1991年12月辙区并乡建镇,建白石岩乡,辖原白石岩乡面积外,辖原松山镇白云乡的幸福园村、群联村、大水井村、及原火花区的新弛村,总辖13村。 (三)行政辖区及人口截至2011年底,白石岩乡辖13个行政村,分别是白石岩、小湾、大坪、抵桶、甘水井、幸福园、长山、岩上、新院、猛德寨、新弛、大水井、群联,其中白石岩村为乡政府驻地,计77个村民组15515人,其中农业人口15103人,非农业人口412人,在校学生2999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7.8%,在校学生占总人口的19.3%。(四

3、)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白石岩乡地形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东高西低,向东西两侧倾斜,属杨子程地台上杨子台褶带。境内以垭都紫云深断裂为界,分属两个级构造单元。垭都紫云深断裂在紫云境内属南隐伏段,由西部的镇宁县境进入后贯穿全乡。境内海拔1000.8-1250m,相对高差150m,山地面积占78.13%,丘陵面积19.71%,盆地面积占2.16%,岩溶面积占30.5%,土壤以黄壤土砂土居多。乡驻地座落于白石岩村小盆地,海拔约为1072-1061m,地面平均降坡为7.010.0%,地层下部为中更新统的砾卵石层,上部为亚粘土,厚度180250米。地质条件良好,尚无地质灾害的发生,查国家地震局颁发的全国地震

4、烈度区划图,地震基本烈度度,地震反应谱周期为0.35s,区域构造稳定。2、气候白石岩乡具有紫云县典型的气候特点,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两个农业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气温适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光照较好、热量丰富,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年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为1455.3小时;年平均气温15.3,平均无霜期288天,年平均降水量1337.1毫米,受季风气候影响,全年干、雨季节之分明显,干季平均降水量为135.2毫米,雨季平均降水量为1201.9毫米。3、水文及水资源白石岩乡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境内有小一型水库一座长沙田水库总库容10.5万m3,集水面积1

5、.8km2,主要功能为防洪、灌溉。出露井泉一个板母出水洞,枯水流量1.82m3/S,出露高程1020m。乡域内地表无径流,沟壑多为泄洪冲沟。长沙田水库、板母出水洞水位咬低,乡域水资源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严重。(五)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白石岩乡土地总面积14300公顷(21.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980.93公顷(1.2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68%;园地861ha,土6.02%;林地3403.4ha,占23.8%;牧草地面积约5861.5ha,占40.99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35.5ha,占4.5%;交通用地58.6ha,占0.8%;水域82.94ha,占2.2%;未利用土地95

6、9.0ha,占16.9%。耕地面积为12714亩,其中稻田3730亩,占耕地的29.33%,旱地面积为8984亩,占耕地的70.66%。人均占有耕地0.81亩,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农林产品资源白石岩乡境内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立体地貌及立体气候适合农林牧全面发展,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主要有大米、玉米、小麦、油菜籽、红芯薯、茶叶、苎麻、烟叶、水果、猪牛羊肉等。3、矿藏资源乡域内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主要有煤、石灰石、页岩等,煤的储量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分布于水井,猛德寨、新院、白石岩、新驰、群联等村近百平方公里范围内,并有多处露头,开采条件较好,石灰石分布广,集中在长山、岩上、小湾、抵

7、桶等村(六)、社会经济状况1、经济结构2011年该乡国内生产总值共0.81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936元。其中:第一产业0.4714亿元,占总量的57%,第二产业0.1958亿元,占总量的24%;第三产业0.1530亿元,占总量的19%。2、各产业现状(1)农业现状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科技不断深入,“三高”农业的普及,加上白石岩乡丰富的农业资源,白石岩乡的农业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但目前白石岩乡农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红芯薯、油菜、大豆、蔬菜,副业主要以养牛、养猪、养鸡、鸭为主。白石岩乡2011年第一产业总产值5714万元,占总产值的73%。(2)第二产

8、业现状白石岩乡2011年工业总产值1458万元,占总产值的19%。工业类型有:轻工、手工、建材、纺织,工业产品类别为:砖厂、食品、服装等。(3)第三产业现状目前,白石岩乡第三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白石岩乡2011年第三产业总产值603万元,占总产值的8%。(七)乡域社会服务设施现状1、管理服务机构乡级管理服务机构较为齐全,有乡政府、派出所、国土所、水利站、信用社、邮政、法律服务等机构。2、商业服务点除乡集镇外,全乡各村均设有商业服务点,位置多在村委会附近,数量为24个不等。3、教育机构现状全乡现有学校13所(其中寄宿制中学一所,小学12所),校舍占地面积17489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726平

9、方米,教室89间,教师124人(含21名特岗教师),在校学生包括小学和初中共2939人。基本实现“两基”教育目标,但基础教育设施的配置不足,村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多为小学、初中文化程度。文娱活动场所设施少,老百姓文化生活单调。4、医疗设施现状卫生机构14个,分别为白石岩乡中心卫生院和13个村卫生所,床位25个。共计卫生技术人员48人。但医疗器械较为陈旧和严重不足,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看病需要。然而,可喜的是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目前,全乡参合率达98%左右。(八)乡域基础设施现状1、道路现状目前乡域内主要的公路干线有1条,乡道2条。干线紫黄路为油路,其余乡域内道路为泥结石路

10、面。2、电力现状白石岩乡电源点目前没变电站,靠10kV输电线接紫云35kV城关变,供全乡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3、电讯现状白石岩乡电讯线由紫云自治县电信局进线,乡镇邮政所设有程控交换机,预留容量1000门,现已装机300余门,同时全乡已开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移动电话业务。2个行政村均已通有线电话。4、供水现状集镇区现建有高位水池一个,位于场区西边,以地下水为主水源,规模30m3d。目前基本能满足场区用水需求,乡域内其它行政村供水形式多样,有集蓄雨水的、有引出露井泉的、有提水,朋采用地下水供给的。5、排水现状场区下水道12500余米,污水处理池无,排污沟1500余米。(垃圾处理场位于白石岩村2组,

11、小地名,占地3.5亩)6、燃气现状现场区还无燃气配置。7、环卫设施辖区现状有垃圾收集系统,垃圾乱扔现象无,乡域农村聚居点则设有垃圾转运池。辖区内无公厕一个,增设新的公厕一个正在修建,。8、消防设施现状无消防站,但有消防栓等消防设施。二、集镇概况(一)区位位于白石岩乡西部、紫云县城以西18公里处,距黄果树风景区75公里,距格凸风景区52公里,紫(格凸风景区)黄(黄果树)主干线中部,交通便利,区位优越。(二)现状格局集镇区位于白石岩乡驻地的白石岩村,靠路建设,用地紧张,近几年逐渐形成新旧集镇一东一西的发展格局,由原来的紫黄老路过渡到现在的紫黄新路,白石岩干河沟把集镇分成东部教育区,西部行政、商业区

12、。(三)现状规模1、人口规模集镇规划区内现状聚居人口2320人,其中非农人口355人,住集镇农民1588人,现状实际城镇化水平15%.2、用地规模集镇建设用地集中在紫黄公路的两侧,镇区建设用地20.14ha,人均建设用地为100.7m2/人。从1996年至2006年,共增加建设用地5.43ha,年均增加0.54公顷。在过去的10年间,镇区建设主要是依托道路建设。集镇建设用地组成,居住用地(含规划区内农民宅基地)0.15平方公里,占现状建设总用地的60%;公共设施用地0.04平方公里,占现状建设总用地16%,道路广场用地0.03平方公里,占集镇建设用地的12%。(三)公共及基础设施集镇目前公建设

13、施基本配套,镇区内有行政办公、教育、医疗卫生、商贸、集市等5大机构,还有农机站、农技站等农业服务设施。区内没正规街道,主要是沿现紫黄公路及老紫黄路,分为2条街,现紫黄公路为油路,老紫黄路为水泥路面。难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需要。1、公共设施(1)行政办公白石岩乡政府位于现集镇西部,办公环境较一般,但室外活动空间较少,基本可以满足行政办公用地的需要。(2)教育白石岩中心小学、白石岩中学位于白石岩集镇区以东,分别位于紫黄路两侧。 (3)医疗卫生白石岩卫生院位于整个集镇的西部。(4)商业服务集镇内沿街个体商户多家,主要分布在主要道路的两侧。2、基础设施(1)交通设施现状集镇主要道路均为一块板形式

14、,宽度为68米,为水泥或油路面。有过境长途客车及到县城的客车,但尚无客运站。(2)市政设施给水:白石岩乡目前已建成高位水池位于集镇西部。基本满足场区现状供水需求。排水:集镇现状尚无污水处理厂,排水体制主要为雨污混流制,利用重力流排水,在集镇主要道路两侧分别铺设有明、暗沟,汇集街道两侧污水和雨水,就近排入水体,对部分河沟污染较为明显。电力:白石岩乡用电是由10KV输电线接紫云城关35KV变电站供电。邮政电信:集镇现有邮政所1座,电信有移动和联通,服务范围为整个集镇。消防:集镇目前无消防站,缺乏公共消防设施及消防人员。医院、学校、市场等重点单位自备有灭火器。二、镇区用地现状镇区建设用地20.14公

15、顷,现状人均建设用地为100.7平方米人。从1996年至2006年,共增加建设用地5.43公顷,年均增加0.54公顷。在过去的10年间,镇区建设主要是依托道路建设。用地指标为:(一)居住建筑用地含村民住宅用地和居民住宅用地,以及单身宿舍等用地。该类用地面积5.98ha,占镇区建设用地29.69%,人均29.9rn2。镇区缺敬老院用地。(二)公共建筑用地(C)公共建筑用地包括行政管理用地、教育机构用地、文体科技用地、医疗保健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和集贸设施用地。现状公共建筑用地合计为6.08ha,占镇区建设用地的30.18%,人均30.4rn2。l、行政管理用地(C1)现状行政管理用地主要是政府机关办公区用地,具体包括政府、土管所、地税等,面积0.93ha,占镇区建设用地4.61%,人均4.65m2。2、教育机构用地(C2)教育机构用地在白石岩乡区主要是白石岩的中、小学及学校附属设施占地,是公共建筑用地中用地面积较大的地类。教育机构占地2.63ha,占镇区建设用地的13.06%,人均13.15m2。3、文体科技用地(C3)文体科技用地含有文化娱乐用地、体育设施用地和科技展览、图书、文物、宗教等用地。镇区该类用地主要是农技站,镇区内缺乏标准体育场。文体科技用地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