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第四次考试题 (普通班).pdf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44674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第四次考试题 (普通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第四次考试题 (普通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第四次考试题 (普通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第四次考试题 (普通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第四次考试题 (普通班).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62016 级级高二年级高二年级上学期第四次考试上学期第四次考试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命题命题人人 王中良 王中良审题审题人人 韩坤 韩坤 一 单项选择题 共一 单项选择题 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下图为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贸易量统计图 完成 1 2 题 注 左轴为铁矿石进口量 右轴为钢材净出口量 出口量 进口量 1 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钢铁工业 A 原料对外依存度增大B 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 C 钢材一直需要大量进口D 钢材主要满足国外市场 2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布局逐渐趋向东部沿海地区 其最主要原因有 A 靠近能源产地B 接近消费

2、市场C 便于出口钢材D 科学技术先进 被称作陕西省内 小南水北调 工程的 引汉济渭 项目 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 经秦 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 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 15 亿立方米左右 读 引汉济渭 工程示意 图 完成 3 5 题 3 引汉济渭 工程的劣势有 A 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B 调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大 C 需修筑的隧道长D 水源地污染严重 2 4 关于 引汉济渭 工程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解决渭河平原的缺水问题B 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 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D 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5 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 形成夏汛B 受

3、长江干流水量影响 汉江的流量更大 C 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D 渭河含沙量大 汉江含沙量小 读 黄河流域图 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 P 区域的放大图 完成 6 8 题 6 P 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 华北平原 流水沉积B 华北平原 风力沉积 C 黄土高原 风力沉积D 黄土高原 流水沉积 7 P 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A 地势低平 河网密布 流水沉积B 地势较高 开阔平整 风力沉积 C 地表崎岖 岩石裸露 风力侵蚀D 支离破碎 千沟万壑 流水侵蚀 8 图中甲 乙 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 从甲至丙依次是 A 水能 煤炭 石油B 煤炭 水能 石油 C 煤炭 石油 水能D 太

4、阳能 风能 煤炭 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 水资源总量 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 读 图完成 9 10 题 9 图中字母 a b c d 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A 水资源总量 土地面积 人口 耕地B 耕地 土地面积 人口 水资源总量 C 人口 水资源总量 耕地 土地面积D 土地面积 人口 耕地 水资源总量 10 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A 耕地后备不足B 水资源浪费严重C 人均土地面积少D 缺水问题突出 3 甲 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 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相关资料 完成 11 12 题 地区经纬度海拔 米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甲102 E 25 N18917 7

5、19 8 乙113 E 28 N68432 11 甲 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 云贵高原 成都平原B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C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D 云贵高原 洞庭湖平原 12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 其主要原因是 A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B 所处气候类型不同 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D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吉林省白城市湿地广布 近年来白城市十年九旱 成为缺水的 水乡 下图为吉林省西 部略图 完成 13 14 题 13 白城形成水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候与地形B 地形与水文C 植被与水文D 气候与植被 14 在旱灾时白城居民也很少引用湖泊和沼泽水 主要原因是 A 水质盐碱度高B 引水工程量大C

6、保护湿地资源D 保障下游用水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在下图 甲是海南岛气候分区示意图 乙图为地形分区示 意图 读图 完成 15 16 题 4 15 海南岛气候可划分为湿热 湿凉 干热 干凉四个类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湿热B b 干热C c 湿凉D d 干凉 16 海南岛的地形可分为三个地带 下列有关三个地带发展方向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大力发展热带农业区 大力发展加工工业 恢复和保护森林 B 发展民族风情旅游 大力发展红树林 大力发展热带森林 C 积极保护水源地环境 建设甘蔗 粮食等农业基地 建设港口 发展特色工业 D 大力保护红树林 划定农田保护区 大力推动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

7、发展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下图中甲是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 该国 1997 年将首都由甲迁至乙 丙为该国的重工业中心 读图 完成 17 19 题 17 哈萨克斯坦 A 终年严寒B 降水稀少C 森林广布D 多高原山地 18 哈萨克斯坦的河流 A 多源远流长 水量丰富B 多发源于我国 向西注入海洋 C 多为外流河 水量丰富D 多为内流河 水量季节变化大 19 甲市不适合继续作为首都的主要原因有 地处边境 安全受到邻国威胁 周围沙漠广布 环境条件差 人口众多 资源环境压力大 距其他城市较远 与国内其他城市联系不便 A B C D 下图示意世界沿南纬 20 纬线的海陆分布 读图 完成 2

8、0 21 题 20 图中 A 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B 大洋海域北部封闭 南部开敞 C 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D 大洋海域呈 S 形 风大浪急 21 图中 A 大陆地跨东 西 南 北半球B 大陆以高原为主 地形起伏较小 C 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D 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 5 下图示意某区域 读图 完成 22 23 题 22 图示 a 国的气候特征是 A 阴雨天气多 降水丰富B 夏季温度高 昼夜温差大 C 白天升温慢 夜晚降温慢D 四季分明 降水年际变化小 23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 采珠业是 a 国的支柱产业 20 世纪 70 年代后采珠业迅速衰退 其主要原因是 A 国际市场需求量

9、锐减B 养殖技术迅速发展 C 海水温度迅速上升D 石油开采业的发展 欧洲传统工业呈 香蕉带 分布 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 这一工业带演变 成了 金足球 形状 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 完成 24 25 题 24 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才向东流动B 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 降低生产成本D 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25 制造业转移后 香蕉带 会 A 增加劳动力需求B 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 制约制造业发展D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6 二 综合题 共二 综合题 共 3 3 大题大题 共 共 5050 分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16 分 材料一云南物种丰富 有

10、 动植物王国 的美誉 文山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区 境内山峦起 伏 河谷沟壑纵横 这里降雨量较充沛 属于亚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 特有名贵中药材 田 七 其全球主产地就在云南文山 每年 3 5 月是田七的生长旺盛季节 而此时恰好是当地水 资源短缺的时间 制约了田七的生产 材料二云南地形水系简图 1 分析 动植物王国 云南物种丰富的自然原因 6 分 2 分析澜沧江干流 P 地上游河段开发水电的优势区位条件 4 分 3 该地区属湿润地区 但对田七生长来说却常常缺水 简要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自然 原因 6 分 7 27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6 分 灵武市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 是毛乌素沙漠的前沿 也

11、是黄河灌区的重点地段 土地面积 4639 平方千米 山地 缓坡丘陵 沙漠占全市总面积的 88 7 全市总人口 23 7 万 非农业 人口 11 5 万人 占总人口的 48 5 灵武市能源资源丰富 主要有煤炭 石油 天然气等 煤炭的埋藏条件好 易开采 灵武市以煤炭 电力 煤化工 冶金等工业为主 现成为我国国 家级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 下图为灵武市地理位置图 1 分析灵武市成为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有利条件 6 分 2 分析灵武市发展能源重化工基地对当地产生的负面影响 4 分 3 近年来 有人提出将灵武市能源重化工基地从该市东部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 你是否赞同 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6 分 8 28 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经济以农业为主 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 印度河平原是该国 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8 分 材料一巴基斯坦等高线地形图 图甲 和巴基斯坦年等降水量线图 图乙 材料二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处亚热带 水果资源非常丰富 巴基斯坦素有东方 水果篮 之称 在平原洼地盛产香蕉 橘子 芒果 番石榴和各种瓜类 在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 葡萄 柿子 等 1 根据材料一 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特征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6 分 2 简析印度河对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4 分 3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 品质好的优越自然条件 8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