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44297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物理试卷一选择题。(4分12=48分)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7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8-12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B. 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C. 能量越小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D. 只要测量环境适合,可以同时确定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答案】D【解析】【详解】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选项A正确;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选项B正确;由可

2、知, 能量越小的光子频率越小,其波动性越显著,选项C正确;根据不确定原理可知,不可能同时确定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选项D错误;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黑体辐射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小的方向移动B. 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C. 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D. 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不一样,因此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人们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答案

3、】D【解析】【详解】黑体辐射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频率较大的方向移动,选项A错误;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能量变小,波长变长,选项B错误;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C错误;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不一样,因此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人们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选项D正确;故选D3.某种角速度计,其结构如图所示当整个装置绕轴OO 转动时,元件A相对于转轴发生位移并通过滑动变阻器输出电压

4、,电压传感器(传感器内阻无限大)接收相应的电压信号已知A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自然长度为l,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总长也为l,电阻分布均匀,装置静止时滑片P在变阻器的最左端B端,当系统以角速度转动时,则( ) A. 电路中电流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B. 弹簧的伸长量为C. 输出电压U与的函数式为D. 此装置能测量的角速度最大不超过【答案】D【解析】【详解】系统在水平面内以角速度转动时,无论角速度增大还是减小,BC的电阻不变,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与角速度无关。故A错误。设系统在水平面内以角速度转动时,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则对元件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5、得kx=m2(l+x)解得,选项B错误;又输出电压 ,联立两式得故C错误。当x=l时角速度最大,则由kx=m2(l+x)解得,选项D正确;故选D。4.图为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T1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T2为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3、n4,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不变,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只增大T1的原线圈匝数n1,可增大R消耗的功率B. 若,则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相等C. 当用户总电阻减小时,R消耗的功率增大D. 当用户总电阻减小时,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都变小【答案】C【解析】【详解】只增大T1的原线圈匝数n1,则升压变压器的输出

6、电压U2减小,若把升压变压器T1次级后面的电路等效为一个电阻R与R的串联,可知R和R上的电流均减小,可知R消耗的功率减小,故A错误。因为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电压损失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之和,即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与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等,即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不相等,故B错误。用户总电阻减小,则电流增大,可知输电线上的电流增大,根据P损=I2R知,输电线上消耗的功率增大。故C正确。当用户总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输电线上的电流也增大,输电线上电压损失增大,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变,则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减小。则电压表V1

7、不变,V2减小。故D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距离为d,用导线、开关S 将其与一个n匝的线圈连接,线圈 置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变化的磁场中.两板间放一台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表面静止放置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S断开时传感器上有示数,S闭合时传感器上恰好无示数.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情况和磁通量变化率应分别是()A. B正在增强,B. B正在减弱,C. B正在减弱,D. B正在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当开关S闭合时,传感器上恰好无示数,说明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静电力,且静电力大小等于重力,由楞次定律可判断,磁感应强度B正在增强,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8、E=n ,又q=mg,故 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求出两个极板上的电压,在根据小球的受力可以求出磁通量的变化情况。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25,电阻R1R225,D为理想二极管,原线圈接u220sin(100t) V的交流电,则( )A. 交流电的频率为100 HzB. 通过R2的电流为1AC. 通过副线圈的电流为3.414A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150W【答案】CD【解析】【详解】根据表达式可知=100,根据=2f得:交流电的频率为:,故A错误;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则根据变压器匝数比可得副线圈电压为,根据欧姆定律得通过

9、R1的电流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流过二极管中的交流电只有半个周期可以通过,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得:,解得:U=25V,根据欧姆定律得通过R2的电流为:,则通过副线圈的电流为(2+)A=3.414A,故C正确,B错误;电阻R1消耗功率为PR1IR12R12225W100W,电阻R2消耗功率为PR2IR22R2225W50W,则原线圈输入功率为P=P1PR1+PR2100+50W150W,故D正确;故选CD。7.一个匝数为100匝,电阻为0.5 的闭合线圈处于某一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从某时刻起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按图所示规律变化则线圈中产生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 )A. AB. AC.

10、AD. 6A【答案】B【解析】【详解】0-1s内的磁通量变化率为:K1=Wb/s=0.01Wb/s,则感应电动势E1=1V;1-1.2s内的磁通量变化率为:K2=Wb/s=0.05Wb/s,则感应电动势E2=5V;对一个定值电阻,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Q=Q1+Q2=12J;根据有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Q=I2RT得:I=2A,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在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光子的频率可能小于原吸收光子的频率B. Th(钍)核衰变为Pa(镤)核时,衰变前Th核质量大于衰变后Pa核与粒子的总质量C.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

1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则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就越大,平均每个核子的质量亏损就越多,原子核越稳定【答案】AB【解析】【详解】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在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光子的频率只能小于或等于原吸收光子的频率,选项A正确;Th(钍)核衰变为Pa(镤)核时,由于反应放出能量,根据质能方程可知,衰变前Th核质量大于衰变后Pa核与粒子的总质量,选项B正确;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基础,此实验没有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选项C错误;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则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就越小,平均

12、每个核子的质量亏损就越多,原子核越稳定,选项D错误;故选AB.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衰变中产生的粒子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B.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是由核内部本身决定,与外部物理、化学条件无关C. 铀核裂变反应堆中,常常用石墨、重水或轻水作为减速剂使裂变产生的快中子减速变成慢中子,从而使更多的铀核产生裂变反应D. 静止于匀强磁场中的A核发生衰变变成B核,衰变后的粒子速度垂直于磁场方向,则粒子和B核在磁场中的轨迹为外切圆,且B核的轨迹半径一定大于粒子的轨迹半径【答案】BC【解析】【详解】衰变中产生的粒子实际上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负电子,选项A

13、错误;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是由核内部本身决定,与外部物理、化学条件无关,选项B正确; 铀核裂变反应堆中,常常用石墨、重水或轻水作为减速剂使裂变产生的快中子减速变成慢中子,从而使更多的铀核产生裂变反应,选项C正确;静止于匀强磁场中的A核发生衰变变成B核,衰变后的粒子速度垂直于磁场方向,则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和B核在磁场中的轨迹为外切圆,由于,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则电荷量较大的B核的半径较小,即B核的轨迹半径一定小于粒子的轨迹半径,选项D错误;故选BC.10.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

14、为( )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光子能量范围(eV)1.612.002.02.072.072.142.142.532.532.762.763.10A. 红光、B. 黄光C. 蓝靛光D. 紫光【答案】AC【解析】【详解】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二能级,能够发出10.2eV的光子,不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三能级,能够发出12.09eV、10.2eV、1.89eV的三种光子,只有1.89eV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四能级,能够发出12.75eV、12.09eV、10.2eV、2.55eV、1.89eV、0.66eV的六种光子,1.89eV和2.55eV属于可见光,1.89eV的光

15、子为红光,2.55eV的光子为蓝-靛光,故选AC。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用光子能量为2.75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发生了光电效应,电流表G的示数不为零;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1.7V时,电流表示数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05eVB. 电键S断开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G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5eVD. 保持入射光强度不变,改用能量为2.5eV的光子照射,电流表G也有电流,但电流较大【答案】AD【解析】【详解】该装置中光电管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1.7V时,电流表示数为0,则知阴极的遏止电压为1.7V,则光电子点的最大初动能为1.7eV,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W0,得阴极的逸出功为 W0=h-EKm=2.75eV-1.7eV=1.05eV故A正确,C错误。电键S断开后,用光子能量为2.75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仍能发生光电效应,有光电子逸出,则有电流流过电流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