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一物理第六次月考.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44121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高一物理第六次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高一物理第六次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高一物理第六次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高一物理第六次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高一物理第六次月考.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六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单选,9-12多选,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用质点代替实际物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B.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C. 在探究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D. 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租糙程度及正压力的关系时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答案】B【解析】用质点代替实际物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质点实际不存在,故A说法正确;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转换的方法,故B

2、说法错误;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相同,故C说法正确;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正压力的关系时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让其中一个不变,改变另一物理量,故D说法正确。所以选B。2.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B.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 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一定为正D.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答案】A【解析】A项,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量,故A项正确。B项,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加速运动,故B项错误。C项,加速度方向与

3、速度方向无关,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有关,故C项错误。D项,加速度表示了速度变化的快慢,所以当速度变化越来越快时,加速度越来越大,故D错;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3.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B. 石头击鸡蛋,石存蛋破,证明作用力可以大于反作用力C. 匀速上升的气球所受浮力没有反作用力D. 当作用力是摩擦力t,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答案】D【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一定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因此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等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故A错误;石头击鸡蛋,石存蛋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

4、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气球所受的浮力也有反作用力,故C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性质相同,所以当作用力是摩擦力时,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故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4. 甲小球的重力是乙小的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下落1秒时它们的速度一样大B. 甲、乙小球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大C. 下落1秒时它们离地的高度一样大D.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大【答案】A【解析】因为甲乙物体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任意时刻的速度为:v=gt,所以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

5、时刻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等,故A正确,B错误;下落1秒时,位移的初始位置不同,故下落1秒时它们离地的高度不相同,故C错误;因为甲乙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g,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相同,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斜面体B上,若A和B沿水平方向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和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A. mgsin B. mg C. mgcos D. 0【答案】B【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B对A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作出力图所示:B对A的作用力是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合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支持力N和摩擦力

6、f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有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mg,故B正确,ACD错误。6. 在滑冰场上,甲、乙两小孩分别坐在滑冰板上,原来静止不动,相互猛推下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于A. 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B. 在刚分开时,年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C. 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D. 在分开后,甲的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的大小【答案】B【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大小相等,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等于乙推甲的力,故A错误;由于两板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由牛

7、顿第二定律可以知道,mg=ma,所以a=g,即他们的加速度的大小是相同的,故D错误;由于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根据v2=2ax可知,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故B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等时性,故C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7.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观,小球和斜面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档板绕0点进时针缓慢划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有A. 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B. 斜面对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C. 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 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小球受到重力、斜面支持力和挡板支持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

8、零,根据矢量三角形可得,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挡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越来越小,先变小,后变大;故C正确;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8. 如图所示,物块C的质量为m,物块B的质量为2m,吊篮A的质量为3m,物块B、C之间用轻弹资连接,重力加速度为g.将悬挂吊篮的轻绳烧断的瞬间,吊篮A的加速度大小,以及物块B对吊篮A底部的压力大小分别为A. , B. ,0 C. g,3mg D. g,O【答案】A【解析】细线剪短前,物体C受重力和弹簧的弹力,由平衡条件知弹簧的弹力 F=mg。将悬挂吊篮的轻绳烧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都没有发生改变,此瞬间A、B的加速度相等,将A、B看作

9、一个整体,受重力和弹簧的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整体的加速度为:,对A:3mg+N=3ma,解得物块B对吊篮A底部的压力为:,故A正确,BCD错误。9.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因为速度越大的物体越不容易停下来B. 同一物体运动时的惯性大于静止时的惯性C. “嫦娥二号”卫星在地球上的惯性与它绕月球飞行时的惯性相同(燃料消耗忽略不计)D. 各种机床和发电机的底座做得很笨重,并用螺丝固定在地面上,目的是增大惯性【答案】CD【解析】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因素无关,故AB错误;物体惯性的大小仅由质量决定,与物体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无

10、关,故C正确;各种机床和发电机的底座做得很笨重,并用螺丝固定在地面上,目的是增大惯性,减小振动,使其保持静止状态,故D正确。所以CD正确,AB错误。10. 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A.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 大小可能等于0 D. 大小不可能等于F【答案】ABC【解析】由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沿斜面方向受力为零,而静摩擦力大小随物体受力情况变化而改变,可在0至最大静摩擦力间变化,方向也不定。可用定量假设分析方法,假设沿斜面向下,则有当时,方向沿斜面向下,故B正确;当时,故C正确;当时,方向沿斜面向上,故

11、A正确;当时,大小与F相等,故D正确;故选ABCD。【点睛】静摩擦力是一种被动力,在物体受力情况发生变化时,它可以改变方向,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大小。另外静摩擦力不能用计算,只能通过物体受力情况的变化去判断静摩擦力大小的改11. 假设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30m/s.距离So=100m.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t=6s时两车等速 B. t=6s时两车距离最近C. 06s内两车位移之差为90m D. 两车09s内会相撞【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由加速度图象可画

12、出两车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t=6s 时两车等速,此时距离最近,故AB正确;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06s内两车位移之差:x303+30(63)=90m100m,所以不会相撞,故C正确,D错误,故选ABC考点:运动图线【名师点睛】本题是追击问题,关键分析清楚两小车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或者画出速度时间图象进行分析则简单快捷;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利用图像解题的能力。12. 在升降机内,一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20%,则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g取10m/s)A. 升降机以8m/s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 升降机以2m/s的加速度加速下降C. 升降机以2m/s的加速度减速升

13、D. 升降机以8m/s 的加速度减速下降【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升降机的加速度人发现体重减轻,说明人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由,即,方向向下,升降机可能加速下降,也可能减速上升,故BC正确二、实验题(15分,13题6分,14题9分)13.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1) 其中有两个实验步骤如下:A.有水平位置的方水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栓上两个绳套,通

14、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资测力计(平行方木板) 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点O,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B.只用弹資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读出示数,记下F的大小和方向。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 A中是_;B中是_。(2)某同学认为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渑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D.两拉力之间的夹角不要太小,也不太大其中正确的是_。【答案】 (1). 未记下F1和F2的方向 (2). 未将结点拉到原位置O点 (3). CD【解析】试题分析:(1)步骤A中只有记下

15、两条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进一步才能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步骤B中只有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O,才能表示两种情况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2)实验要操作方便,尽量减小误差,两分力夹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弹簧要与纸面平行解:(1)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图示法可以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因而要表示出分力,必须先测量出其大小和方向,故步骤C中遗漏了方向;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替代的前提是等效,实验中合力与分力一定产生相同的形变效果,故步骤E中遗漏了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故答案为:C、E、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2)为减小实验过程中的偶然误差,就要设法减小读数误差,两个分力的大小不一定要相等,绳子的长短对分力大小和方向亦无影响,故A、B错误;读数时视线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能减小偶然误差,故C正确;两个拉力的夹角过大,合力会过小,量取理论值时相对误差变大,夹角太小,会导致作图困难,也会增大偶然误差,故D正确;故选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