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中毕业生语文中考模拟卷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843426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初中毕业生语文中考模拟卷 (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6年初中毕业生语文中考模拟卷 (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6年初中毕业生语文中考模拟卷 (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6年初中毕业生语文中考模拟卷 (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6年初中毕业生语文中考模拟卷 (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初中毕业生语文中考模拟卷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初中毕业生语文中考模拟卷 (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奥可尔资源库版权所有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 (34 分) 1、根据语境填空。 (4 分) 东阳木雕鬼斧神工,人物花鸟,飞虫走兽,无不玲珑 t( )透,精美绝伦( ) ,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寺院左依逶迤( )的福平山,面对险 jn( )的饭甑坛,峰峦环秀,溪流围绕,更添竹光松色,参错掩映,风景格外幽雅。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莫然置之 惩前毖后 要言不烦 休栖相关B、记忆犹新 光怪陆离 栩栩如生 夜郎自大C、出乖露丑 违疾忌医 芸芸众生 鞠躬尽粹D、味同嚼蜡 手足无措 耿耿于怀 心弛神往3解释下列句中“阳光”一词的含义。 (3 分)一条竖花

2、色的直身背带裙,可以有很多件 T恤与之相配,脚蹬一双 REEBOK旅游鞋,轻松休闲,很阳光,很青春的感觉。 (海上文坛2002 年第 8期)马书记说:“冯乡长帮凤舞山庄挖你们的人才,虽然做法有些不阳光。 (电视剧刘老根台词)“给你点阳光就灿烂,给你点木炭就造炸弹。 ” (相声马路情歌中台词)解释: 4仿照例句,任举个事物,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3分)例:竹正面:气节和谦虚的完美结合,使你生机勃勃。反面:既有内心空虚的不足,又有节外生枝的恶习。事物名称: 奥可尔资源库版权所有正面: 反面: 5、名著阅读。 (3 分)(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 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

3、幻想小说之父”(1 分)(2)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古往今来奸雄第一奇人”是 , “古往今来贤相中的第一奇人”是: (2 分)6、探究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 分)某中学对该校 300名高一学生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2004 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评选”和“超级女声”两大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评选 超级女声情况喜欢 不太关注 喜欢 不太关注原因 事迹很感人,很受教育 与自己关系不大 有趣 品味不高人数 91 209 245 55比例 30.3 69.3 81.7 18.3(1)请概括说明统计表所反映的情况。(2)以上调查结

4、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要回答。7、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请在以下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幽默答话,让盛气凌人的名作家听后羞愧不已。 (2 分)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某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该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当然不是。 ”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说, “ 。 ”8、 古诗文默写填空 (13 分) (1)积累(8 句中选填 6句)、 水是眼波横,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奥可尔资源库版权所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1 分)、溯洄

5、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1 分)、吊影分为千里雁, 。共看明月应垂泪, 。望月有感白居易(2 分)、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登楼 杜甫(2 分)、把夏完淳别云间默写完整。 (4 分), 。, !(2)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的诗句很多,请你任意选择个节日,写出相关的诗句或词句。(2 分)(3)欣赏下面古代诗歌,完成题。(5 分)西 江 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这首词上片从 (感觉)角度描写,意在衬托夏夜的寂静,下面则写视觉效果,“忽见”一词表现词人的

6、之情。(2 分) 这首词每一句都描写了一幅生动优美的图画,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简要描写一下它所表现的画面。(3 分)我最喜欢的诗句: 我所描绘的画面: 第二部分 阅读(56 分)奥可尔资源库版权所有(一)、阅读鱼我所欲也中的一段文字,完成 812题。(13 分)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9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两组是( ) ( ) (4 分)A、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B、故不为苟得也 C、得之则生万钟于我何加

7、焉 为宫室之美为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乡为身死而不受 E、宫室之美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1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 分)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11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 ,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 分)12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一个论据。 (2 分)13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 ,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

8、,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回忆鱼我所欲也全文,想想孟子的话中哪一句能够印证孔子的观点,并写下来。 (2 分)(二) 、阅读下文,完成 19-22题。(14 分)水是地球生命的源泉,辽阔的海洋、奔腾的江河、皑皑的冰雪、飘荡的白云,这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态的水构成了地球上的水圈。虽然地球上的水非常丰富,但是,_,_。_,_,它们才是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河流、湖泊及地表浅层中的水已不能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蓝天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白云。奥可尔资源库版权所有云是悬浮在空中的极小的水滴。在夏季,天空中常常飘浮

9、着一朵朵形似菜花、云体高耸如山的积雨云,这种云的水分较多,整个云体的总水量可达上百万吨;还有一种连绵起伏、云层布满天空的雨层云,这种云云体庞大,总水量可达几百万吨到上千万吨。这些云就像空中的水库,人类向往着开发它们,以它们蕴藏的丰富淡水资源为人类造福。在自然状态下,水从海洋、江河、湖泊和陆地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空气中。水汽随着气流移动,在上升过程中冷却达到饱和或过饱和,依附在大气中悬浮的许许多多小粒子上凝结成云滴。当温度降到 0以下时,大部分云滴依然保持液态,叫做过冷云滴。在一定温度下,过冷云滴碰到一种被称为冰核的粒子,就会变成小冰晶。当云中的冰晶达到一定数量时,冰晶的个体就会迅速增大、下

10、降,形成雪晶。这样,有的云滴之间互相碰撞逐渐变大,下降;有的云滴与雪晶碰撞,形成更大的粒子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融化,降水就产生了。经过努力探索,人类找到了开发“空中水库”的办法,那就是创造促使云层降水的各种条件,进行人工增雨。目前我国人工增雨的方法,主要是在水汽充沛的云中施放催化剂,主要有干冰、液态氮,还有碘化银。实施的方式有飞机人工增雨和高炮、火箭人工增雨等。飞机人工增雨一般在稳定深厚的层状云内进行。层状云覆盖面积大,但自然降水量很小,甚至不降水,主要原因是云内缺少足够的触发降水的冰晶。飞机在高空中将液态氮播撒在层状云里,液态氮迅速汽化产生低温区,当温度低于时,云中产生大量冰晶,从而增加降水

11、量。高炮、火箭人工增雨,是将含有碘化银的炮弹射入积雨云中,人为增加冰核数量,达到增加雨量的目的。 我国是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而且分布很不均匀。全国 80.4%的淡水资源分布在长江以南,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仅占全国的 14.7%。因此,专家指出,要加大科学的、规模化人工增雨的研究实施力度,以缓解西北、华北地区的缺水状况。14下面是第段中空白处的句子,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3 分) 淡水大约只占 3%只有极少部分存在于大气、河流、湖泊以及地表浅层中 海洋水约占地球全部水量的 97% 这大约 3%的淡水绝大部分又分布在南极、北极和人迹罕至的高山地区

12、A B. C D15.第段划线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结合内容说说其作用。 (4 分)_奥可尔资源库版权所有_.16根据第段内容,在下面编有番号的四个空白处填写相应的词语。 (4 分)(1)_ (2)_(3)_(4)_17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水资源对人类生活极其重要,都能被人类直接利用。B当温度降到 0时,水气全部凝结为固体的冰晶。C目前我国人工增雨的方法,主要是在水气充沛的云中施放催化剂。D我国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三)美 哉 陶 公,完成 1723题(14 分)冯伟林庐山脚下,栗里小村,几栋茅屋,烟云舒展,竹篱密密,杨柳依依。陶渊明就居于斯。每日,他或耕地、种园,或读书、饮酒。陶公“性乐酒德” ,端起酒杯,就远离了凡尘,就仿佛置身先于他 100多年的“竹林七贤”弹奏的韶乐之中。在那激扬的生命乐曲里,他相识了以酒以诗为命的“七贤”之一刘伶。常于醉眼朦胧中,恍惚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