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育—孩子的性别不同父亲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843425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亲教育—孩子的性别不同父亲要扮演不同的角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父亲教育—孩子的性别不同父亲要扮演不同的角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父亲教育—孩子的性别不同父亲要扮演不同的角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父亲教育—孩子的性别不同父亲要扮演不同的角色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父亲教育—孩子的性别不同父亲要扮演不同的角色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父亲教育—孩子的性别不同父亲要扮演不同的角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亲教育—孩子的性别不同父亲要扮演不同的角色(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亲教育孩子的性别不同,父亲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与家长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父亲常常持有这样的观点:挣得钱越多,给孩子提供的条件越好,自己做父亲做得越成功。事实是这样的吗?每当遇到持有这种观点的父亲时,我都会明确地告诉他们:你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你所取得的成就与对孩子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我曾接触过这样一件父亲:这位父亲的事业很成功,现在已经拥有三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了。但他却对我说:“我觉得自己很失败,能够把三家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对自己的儿子却无可耐何。 ”原来,他的儿子已经读初中了,正处于叛逆期。无论他说什么,儿子总人跟他对着干。这不,他不让儿子去玩游戏,但儿

2、子却不听他的话,甚至常常会为了玩游戏整天整天的逃课。从这个孩子的表现来看,我们可以断定,这位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是失败。但认识这位父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位事业有成的男人,所以,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明确的结论:即使一个男人的事业再成功,如果他对孩子的行为总表面得无能为力,他也只能算作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在家庭生活中,虽然大多数的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但在孩子的心目中,父亲的形象却是伟大的。一个二年级的男生曾在作文里这样写过:在我心目中,爸爸就是一位“万能达人” ,家里的水龙头坏了,正当妈妈急得不得了时,爸爸三下五除二就把它修好了;每当家里出现麻烦事时,妈妈总会急得不知所

3、措,但爸爸却能冷静地把事情分析得头头是道,然后找出对付这些麻烦的方法我很崇拜爸爸,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爸爸那样的“万能达人” 。是的,在这些一二年级孩子的心目中,父亲是万能的象征。他们崇拜父亲,并渴望与父亲接触。然而,在我们周围,很多父亲却常常因为工作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孩子:在家长和同学的眼中,这个孩子很调皮,经常动不动就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结果,大家对这个孩子的受伤都习以为常了,每当医务室的医生匆匆忙忙地走向教学楼时,人们都会这样想:肯定是那个叫 XX 的家伙又受伤了。但在我与这个孩子接触不久后,我发现这个孩子常常故意使自己受伤。一次,趁他心情不错,我摸着他刚刚愈合的伤口问

4、:“痛吗?”“很痛。 ”“那你为什么还总是让自己受伤?”“只有我受了伤,爸爸才会来看我。 ”这个孩子很认真地说。原来,这个孩子的爸爸工作很忙,每天晚上他回家时,孩子已经睡了。因此,这父子俩一星期也见不到几次面,更不用说在一起聊天、玩耍了。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孩子竟会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赢得与爸爸见面的机会。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大多数父亲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工作了,甚至还有一部分父亲几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了。于是,在现在社会中,又出现了这样一个新名词“缺乏父爱综合症” 。所谓“缺乏父爱综合症” ,是指一些渴望得到父亲关注的孩子,因为常常得到父亲的关注,就用一些奇怪的行为来伤害

5、自己或他人,以赢得父亲的关注。上述案例中的那个孩子就是明显的“缺乏父爱综合症”患者。为了使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父亲相处,他竟然多次故意让自己受伤。作为成人我们知道,如果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很可能就会转变为孩子的心理问题。其实,父爱的缺乏对于孩子的消极影响绝不仅限于这些。美国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那些没有得到足够父爱的孩子在情感方面存在很多障碍。例如,他们常常会出现焦虑、孤独、任性、多动、依赖、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攻击性强等缺陷行为。读到这里,肯定有父亲会说:“我们也想多陪孩子一会儿,我们也想自己的工作不这样忙,但我们的工作确实很忙。作为工作很忙的父亲,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孩子出现缺

6、乏父爱综合症呢?”其实,只要父亲把教育孩子这件事放在心上,即使工作再忙,也能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陪孩子。一位父亲这样分享经验:由于平时工作忙,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女儿,于是,我和女儿商量决定,把每周的周六订为我们俩的“无工作日” 、 “无学习日” 。也就是说,在这一天里,我不再思考工作上的事情,女儿也不再思考学习上的事情,我们俩在一起专心地做那些事先约定好的事情。例如,有一个周六,女儿要我为她修理自行车。虽然女儿对修理自行车并不感兴趣,但她一直在旁边看着我修理,偶尔也会帮我递递东西。虽然那一下午,我和女儿仅仅说了极少的几句话,但从女儿的表情中我能看出,她很满足,因为这一下午她是和爸爸在一起的。又如,如

7、果周六那天天气不好,我们没有办法出去玩。我就和女儿在家里一起整理我的邮票。边整理,女儿一边不停地问我:“爸爸,这张邮票有什么特殊意义呀?” “爸爸,那张邮票上的建筑代表什么呀?”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女儿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她也爱上了集邮。其实,这些一二年级的孩子之所以渴望与父亲接触,是他们探索欲望发展的一种表现。我们都知道,在 6、7 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注意力刚刚从自身、从家庭中脱离出来,他们要去探索外面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但由于他们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能够探索到的新鲜事物也是有限的。也许就在这时,他们会突然发现,父亲是那么的渊博,又是那么的有能力,所以,他们渴望与父亲接触,渴望父亲带他们去探

8、索那个未知的世界。就拿上述案例中的情况来说,女儿会因为爸爸拥有那么多的邮票而感到惊奇,女儿还会因为爸爸懂得那么多有关邮票的知识而感到骄傲。所以,女儿不仅仅会喜欢与爸爸在一起整理邮票的感觉,在爸爸的影响下,她也会喜欢上集邮。读到这里,很多父亲肯定还会不解地问:“孩子渴望与父亲在一起,难道就是要我们陪他们玩吗?妈妈也可以陪他们玩呀?”其实,孩子渴望与父亲在一起,并不是因为父亲能够带他们去好玩的地方、会给他们讲好玩的笑话,这些母亲也可以做到。其实,孩子与父亲在一起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喜欢与父亲在一起的那种感觉.还是拿上述案例中的情况来说,女儿本来对修理自行车并不感兴趣,但因为爸爸的存在,修理

9、自行车也会变得有意思。虽然在这一过程中父女俩人并没有太多的沟通,但女儿也会感觉到满足,因为这段时间她是与爸爸一起渡过的所以,只要父亲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认真陪孩子,即使没有好玩的、好吃的,孩子也会满足。在多年的教育学研究中我还发现,对于不同性别的孩子,父亲的影响作用是不同。所以,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父亲还应该根据孩子的性别,来扮演不同的角色。方法一:面对儿子父亲要做出“阳刚”的榜样每年新生入学时,我都会发现班级里存在几名这样的男生:他们走起路来扭扭捏捏,说起话来柔声细气,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他们甚至比女生还要害羞、胆小。刚开始我觉得,这些孩子还没有适应小学的生活,他们表现出这些奇怪的行为是很正常

10、的。但随着与这些孩子的深入接触我才发现,这些缺少阳刚之气的表现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性格,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一位刚刚转学到我们班的男生母亲这样对我说:我家儿子已经转了三次校了,在以前的学校里,同学们都叫他“娘娘腔” ,不但不跟他玩,还常常欺负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儿子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了,我是没有办法才给他转学的。希望在新的环境中儿子能摆脱以前的那些困扰。我试卷跟这个男孩沟通,但还没等我说话,他就害羞地藏在母亲的身后了。看着这位母亲一脸疲惫和无奈的样子,我问她:“孩子转学这么大的事,孩子的父亲怎么没陪在孩子的身边呢?”这位母亲更无奈地说:“孩子他爸工作忙,平时就没有时间陪孩子,这联系学校、替孩子办转

11、学手续等事情,都是我在操心。 ”听这位母亲这样说,我终于知道这个男孩变成“娘娘腔”的主要原因了是父亲教育角色的缺失使得这个男孩有了“娘娘腔”倾向。我们都知道,从孩子 3、4 岁开始,他们就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认识周围的世界。但如果这些男孩每天接触的都是女性,如妈妈、幼儿园的阿姨等,因为没有男性可以作为榜样让他们模仿,所以,他们很难对自己的性别有正确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变成“娘娘腔”的几率就大为增加。所以,正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说,父亲教育角色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男孩变成“娘娘腔”倾向。据调查显示,在小学校园中,男孩妇性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并且数量每年都在增长,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

12、界的特别关注。当时,这一倾向的出现,也在侧面说明了大多数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做得是不合格的。那么,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父亲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父亲呢?其实,对于任何一个男孩来说,他们的成长不仅需要父亲的陪伴,而且需要父亲给他们做出阳刚的榜样。一位父亲这样分享经验:一直以来我的工作都很忙,每天晚上我回到家后,儿子都已经睡了,因此我与儿子接触的机会很少。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却发现儿子很胆小,见到小虫子也会像小女孩那样大嚷大叫,不仅如此,他似乎对男孩所喜欢的那些刀、枪、坦克等一点都不感兴趣。我知道,儿子变成这样我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于是,从那时起,我就有意识地抽出尽量多的时间来陪孩子。每次

13、下班早的时候,我就会接孩子放学,然后我就会告诉他,每个男人身上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力量,例如,他可以驾驭汽车、飞机,还可以把火箭送上天让他了解自己的力量。当然,更重要的是,一有机会,我就带儿子去参加体育运动、带他去爬山,让他在运动的过程中,在征服山川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需要榜样的,如果一个小男孩的周围很少有男性出来,那他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身边妇性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男孩身上那些胆小、依赖等女性化的特性就会被最大程度激发出来。随着年龄性的增长,如果他们身边仍然没有男性肯认真地做他们成长的榜样,那这些女性化的特性很在可能就会成为男孩性格的一部分。所以,由此我们可以说,上述案

14、例中的父亲是一位有心人。他看到儿子身上所表现出来这些女性化倾向,他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做得还不够,所以他决定要认真地做孩子成长的榜样。大多数有女性化倾向的男孩之所以那样胆小、喜欢依赖别人,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里的力量。或者说,他们身上的那些男性特性没有被激发出来。所以,引导男孩了解自己的力量,并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是引导他们走出“娘娘腔”倾向的最好办法。就像上述案例中的那位父亲,他有意识地带孩子去做运动、带孩子去爬山,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给孩子做出了阳刚的榜样,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从而也可以促使男孩逐渐地摆脱那些女性化的行为。读到这里,很多家长也许会这样说

15、:“防止男孩出现娘娘腔倾向,父亲只要让孩子爱上做运动、爱上一些冒险行为就可以了。 ”其实,这些家长的认识是片面的。的确,热爱做运动、喜欢那些有冒险性的活动,是男性特征的表现。但并不是说孩子拥有了这些特征,就能成为男子汉,就能彻底摆脱女性化倾向了。确切来讲,热爱运动、喜欢那些带有冒险性的活动,这些仅仅是男孩的表现特征。要想使孩子成为真正的男子汉,父亲还应该让他们知道男子汉的真正内涵。一位父亲是这样做的:为了锻练儿子的意志力,我带他去参加野外生存训练。那天,我们仅仅吃了有限的一点食物,但要在荒原中行走一整天去寻找一个目标。到了下午 4 点钟左右,我和儿子又累又饿又渴,都已经走不动了。在这种情况下,

16、只要向着天空发出一个信号弹,我们就会被接到舒服的宾馆里。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之前付出的那些努力就没有意义了,我带儿子来参加这次训练的目的也不会达到。看到儿子躺在地上直想睡觉的样子,我知道我必须给他做出榜样。于是,我打起精神鼓励儿子说:“儿子,来,我们互相扶持着,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到达目的地。 ”儿子也不想输,看我站起来了,他也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就这样,我们父子俩互相扶持着坚持到了终点。后来我问儿子:“在这次野外生存训练中你学到了什么?”“要坚持,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你说的是对的,但你仅仅说出了一个方面。你学到的还有,如何战胜自己、如何成为真正的男子汉”是的,真正的男子汉不能仅仅拥有男子汉的外表,而没有男子汉的内涵。而坚强的意志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等,这些都是男子汉内涵的具体体现。案例中的这位父亲可谓是用心良苦,为了使儿子具体这些男子汉的内涵,这位父亲带儿子去参加野外生存训练,并且在训练的过程中给孩子做出了良好的榜样。家长们可以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