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一物理调研.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42096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高一物理调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高一物理调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高一物理调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高一物理调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高一物理调研.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级高一10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1-8为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14为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选全的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的0分,共56分。)1.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A. 等效代替 B. 控制变量 C. 理想模型 D. 科学假说【答案】C【解析】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

2、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2. 2016年月15日22时04分,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将在393公里轨道高度对接,搭载 14项空间应用载荷释放伴随卫星开展联合试验将研究宇宙结构起源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月15日 22时04分表示时刻B. 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575秒表示时刻C. 控制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在 393公里轨道高度对接时,天宫

3、二号可以看作质点D. 天宫二号绕地球飞行一圈,其位移和路程均为 0【答案】A【解析】9月15日 22时04分表示时刻,选项A正确; 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575秒表示时间,选项B错误; 控制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在 393公里轨道高度对接时,天宫二号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可以看作质点,选项C错误; 天宫二号绕地球飞行一圈,其位移为 0,路程不为零,选项D错误;故选A.3. 钓鱼岛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其附近海域是渔民祖祖辈辈传统的谋生渔场9月16日12时休渔结束,我国派出海监编队到钓鱼岛海域护渔如图,中国海监46船(甲)和中国海监49船(乙),在钓鱼岛领海内开展例行维权巡

4、航甲、乙两船并排行驶,甲船上的船员看见钓鱼岛向东移,乙船内的船员发现甲船没有动如果以钓鱼岛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A. 甲船向西运动,乙船不动 B. 乙船向西运动,甲船不动C. 甲船向西运动,乙船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船以相等的速度都向西运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甲船上的船员看见钓鱼岛向东移,以钓鱼岛为参照物,甲船向西运动,乙船内的船员发现甲船没有动甲、乙两船的速度、行驶的方向应该是一样的即甲、乙两船以相等的速度都向西运动,D正确考点:考查了参考系.4. 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 s后指针指示在图乙所示的位

5、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A. 11 m/s2 B. 5.0 m/s2 C. 1.4 m/s2 D. 0.6 m/s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速度变化量:v=v2-v1=60km/h-20km/h=40km/h11m/s,则加速度为故选C。考点:加速度【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加速度的求解公式;解题时注意单位的换算;36km/h=1m/s;此题考查基本公式的掌握。5. 短跑运动员在100m的比赛中,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是8.7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3m/s,此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是( )A. 0.3m/s B. 9.5m/s C.

6、 9m/s D. 10m/s【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运动员的位移为100m;总时间为10s,则平均速度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一定要牢记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注意排除干扰项6. 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作直线运动,下图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 ( )A. 平均速度VA=VB=VC B. 平均速度VAVBVCC. A一直在B、C的后面 D. A的速度一直比B、C大【答案】A【解析】位移是指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由x-t图象可知,在0t0时间内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三者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7、故A正确,B错误;在x-t图象中,纵坐标表示了物体相对参考位置的位移,因此A一直在B、C的前方,直至t0时刻,三者相遇,故C错误;在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因此开始时A的速度最大,但以后A的速度逐渐减小至零再反向运动,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7. 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减小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 速度一直保持不变D. 速度的变化率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雨滴开始下落的时候,速度很小,阻力也小,重力的方向向下,阻力的方向

8、向上,故重力和阻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故雨滴做加速运动,随着速度的增加,阻力也越来越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当阻力增加到和重力相等的时候,雨滴做匀速运动,此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即速度变化率减为零,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8. 物体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前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v1,后位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2,则该物体在整个运动中的平均速度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设总位移为x, 前位移内所用的时间为:,后位移内所用的时间为:,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带入数据解得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ABD错误。9. 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

9、法正确的是()A. 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B. 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之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率C. 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D. 若火炬手选择其他线路到达相同地点,则两次的路程和位移一定相同【答案】BC【解析】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路程,选项A错误; 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之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率,选项B正确;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火炬手的大小和形状可忽略不计,即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选项C正确;若火炬手选择其他线路到达相同地点,则两次的位移相同,但是路程不同,选项D错误;故选BC.10.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10、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 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4 m/sB. 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C. 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D. 第1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6 m/s【答案】ABC【解析】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v=v0+at得,v0=v-at=6-12m/s=4m/s故A B正确;加速度是a=2m/s2,故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量均为2m/s,选项C正确;第1s内的位移x=v0t+at2=41+21=5m,则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ABC.11.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折线是物体甲

11、运动的图象,直线是物体乙运动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08s内甲、乙两物体是同向运动B. 在2s6s秒时间内甲处于静止C. 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08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答案】BD【解析】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可知,08s内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由甲图象可知:2s6s秒时间内甲的速度为零,处于静止,故B正确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08s内甲的位移为60m,乙的位移为40m,而时间相等,则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BD.点睛:位移图象的特点: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位移图象的纵坐标

12、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这是我们解题的关键12.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初速度、加速度均不为 0,且方向始终不改变),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 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位移减小B. 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减小,位移增大C. 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增大,位移增大D. 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位移减小【答案】BC【解析】若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无论加速度增加还是减小,速度均逐渐增大,位移增大;若加速度和速度反向,无论加速度增加还是减小,速度逐渐减小,位移增大;故选项BC有可能,AD不可能,故选BC. 13.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3、 ( )A. 第1s内的位移1m B. 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 sC. 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 D. 前3s内的位移是9m【答案】ACD【解析】试题分析: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连续1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则第1s内的位移与第3s内的位移分别是1m与5m,AD正确;则前3s内的位移为9m,由知,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B正确;由得,加速度为2 m/s2,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4. 某人乘电梯从1楼到14楼,v -t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 )A. 1s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B. 1s末、7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C. 1s末、7.5s末速度

14、相同D. 每层楼高3m【答案】ACD【解析】试题分析: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在02s内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由斜率得加速度大小为3m/s2,A正确;1s末、7s末加速度方向相反,B错误;09s内速度均为正,均向正方向运动,C正确;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09s内的位移为39m,则每层高为3m,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vt图像。二、实验题(本题每空3分,共15分)15.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下列器材供选择: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线,钩码,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若干、220V交流电源、缺少的一种器材是:_(

15、2)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 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测得:s1=1.40cm,s2=1.90cm,s3=2.40cm,s4=2.90cm,s5=3.40cm,s6=3.90cm。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记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s在计数点3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3=_m/s,物体的加速度a=_m/s2。(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3)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